零点看书 > 次元小说 > 穿越之超品公爵 > 第二百一十章 会元《下》全文阅读

第二百一十章 会元《下》

现在二位主考大人的任务,便是选出本科会元。 王杰还是一副不温不火的模样,轻言细语道:“不知苏学士意下,那篇文章可以称魁?” 苏凌阿心里早有成见,闻言拿起一份,双手呈给王杰道:“王大人,请看,这篇文章呼声最高。” 王杰拿过来翻阅,那苏凌阿还在咋舌道:“可有好些年没见到如此好文章了。” 王杰将三篇文章看完,抬起头来,屋里众人都看自己,不由笑道:“诸位都在看我甚?” 苏凌阿笑道:“好容遇到这等鬼神工的文章,大家自然要宗师如何品评了。” 王杰呵呵笑,搁下卷子摇摇头:“依下官愚见,这个取个低低的名次吧,我看三百名正合适。” “为何?”苏凌阿不禁大吃一惊,他荐的那文章,确实写的极为出色,且用了数遍“于休“。他便想卖好于和珅,将其点为会元,一直以来,王杰都像摆设一样,给他造成一种错觉,好像自己说了就算数,现在冷不让李杰给一下,还真是措手不及。 目结舌了半晌。苏凌阿小声道:“此就算不取元,点他作前十,也是够资格的,如今却直接把他`入百名开外。直接葬他前途。这只怕让人难以心服啊。传了出去。恐对大人声誉有损。招人话柄啊。” 王杰呵呵笑道:“雍正元年的两道圣训。李苏大人难道忘了吗?” “那么久远的事。下官哪能想到。”苏凌阿闷闷道。 王杰依旧平静水望着他。向西苑方向拱拱手道:“雍正元年,圣上以科考文章纯正博雅之体然无存。乃下旨,切禁会试乡试取以艰险之词奇癖之字哗众取宠者凡钩棘奇之卷,一律落。又命严查试官内外勾结。,关节买字眼,等十余种舞弊手段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他慢悠悠的说着苏凌阿的汗可就下来了,他又不是傻瓜,自然知道自己的小把戏被王杰看透了,双目中不由流露出乞求之色。 王杰却连看都不看他摸一摸花白的胡须。呵呵笑道:“老夫年纪大了,把两个不相干的圣旨扯到一起作甚?苏学士以为应该把哪一条去掉?” 苏凌阿知道王杰这是放自己一条生路。不停擦汗道:“去掉后一条。” “好。”王杰点头笑道:“那这个名次,也没意见吧?” “没有意见。没有意见。”苏凌阿里只怪自己多事。那和珅又没说要拿下会元自己何必要多此一举呢? 唯有取中此卷的同考官仍不死心,他觉着问心无愧,还在那里作最后的反驳道:“谁的文章敢说一定胜过这篇?” 王杰从点一点手下的几篇文章道:“这三篇,都稳稳胜他数筹。” 众人纷纷凑过来。看往下看去。果然都词真法老字字珠更可贵是中正平和,言之有物令人读过之后神清气,这些日子积攒下来的疲劳似乎都一扫而空。与之相,那篇文章也只能算是上好,称不了优异了。 大家都是识货的,便有人轻声道:“这些文章虽然各有千秋,但风骨上似相同之处,该是系出。” 王杰微微颔首道:“不知是哪位名师教出来的高徒。”便点一点道:“那就在这三位当点出会元吧。诸位意下如何?”众考官无话可说。纷点头。 “那诸位先选选看吧。”王杰说便闭目养神去了。 过了许久,众考官两篇文章,搁在王杰面前道:“这两篇难分伯仲。请大宗师定夺。” 王杰瞩目一看。便见一篇文章的破题是:“善理财者。其道而自裕焉。”另一篇则是“传者论裕国之道。不外乎经制之的宜而已。”便笑笑道:“诸位好眼光。这篇确实难分伯仲。选哪个都不为过。” 众人知道这下选对便问道:“总要有个一二。还请阁老定夺?” 王杰颔首道:“这两篇文章,无论从文笔功底,还是立意思想上,都是无可挑剔的,单纯评论其文章本身。已经无法分清高下了。” 众人纷纷点头,都露出倾听之色。想要听听王大人从什么角度分高下。便听:“现在就的从陛下出这道题的用意来分了。”

紫禁城 乾清宫 “朕出这道题。”乾隆皇帝悠悠道:就是为了问计,谁的对策能解决问题,谁就是本科会元。”毕竟是皇帝出题,最终解释权和决定权,还在皇帝手里,当然皇帝很忙,不会每份卷子都看。一般只会过目前十名的卷子。 进宫禀报取中名单的王杰和苏凌阿肃立在殿中,聆听圣训。乾隆帝拿起拟取头名的墨卷。先看那篇“传者论裕国之道”不由赞叹道:“好书法啊,飘逸若仙,似乎还要胜纪学士一筹。”纪晓岚是公认的大清第一书法家,这评价的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杰和苏凌阿连忙道:“陛下眼光超卓,此人当的起书法大家。 ” “不过朕求的是国贤臣。不是书法家。”乾隆淡淡笑道:“还看文章。”便又看那篇“善理财者”。这个字是最漂亮的馆阁体,同样无可挑剔,只是比起那位来,少了些仙气,确实稍差一筹。 再看其内。前者“传者论裕国之道”。在治理的宜方面着手。强调“裁汰冗员”“削减开支”。也就是“节流”;而后者则着重讲开源与节流并重。全面生财富裕的方法。 毋庸置疑。两个法子都是解决问题道。但前者更正统。后者更激进。如果方才寻常时候。前者自然更符合朝廷选官的“中庸”之道,乃是更好的人选。但世易时移,大清朝过一百七十多年的发展后,许多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了…至少对讨厌虚伪的乾隆皇帝来说,是不愿意触碰那些雷区的,比说前者提到削减藩王开”“裁剪冗官”以及“淘汰宫人”等法子。哪不会引起轩然大波?不会引起一群哭诉的家伙,像无头苍蝇一般。围在自己身边? 归根结底,还是乾隆帝的私念在祟,他只想尽量少些麻烦,让国家过的去,让自己有钱,只要朕活着的时候能糊弄过去,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所以乾隆帝虽然欣这篇文的书法文采,却只是草草看了两眼。便将目光投注于第二上。 待看到“是君子生财也有道焉,固不必损下以益上,而经制宜,自有以裕于国也。”意思是。不必损害下面人的利益,也有让国家富裕的方法,这话实太对了,乾隆帝精神为之一振,不由坐直了身子。又怕看错了字,便伸伸手。宋世杰赶紧将老镜上,乾隆帝带上那眼镜,看到精彩处还念出声道:“然则何如?盖天的本有自然之利,农田森林,山川海洋,皆乃我大清之疆域,乃祖宗之基业,今何以重农田而偏废其余?固恒见其不足尔。”读到这。皇帝不由颔首道:“是啊,以往我们总是盯着的里刨食,但大清朝的耕的就那么多,却要养活越来越多的子民,还的负担四方征战,早已经不堪重负了,确实应想想别的途径了。这篇文章看似出自李尘无疑了。” 两位大学士唯唯诺诺道:“皇上英明。” “农者国之本也。以养民;商国之末也,以国哉,有国家者如树,本末倒置固为谬矣,然有本末树亦不荣,必内本外末,而后其财可聚也哉。” “臣也不才,试举一例,松江棉布,苏杭绸缎,江西瓷器,福建茶叶。素为西洋佛朗机人所垂涎,尝举万金以求之,若重开十三行,保海路通畅,我大清之万里海疆,可千万哉。” “届时以无穷之财,供有限之用,是以下常给而上常余,虽国有大事年或大灾,而三年九年之蓄,自可取之而不匮矣。” 轻轻摘下眼镜。乾隆帝喃喃道:“说的好,本逐末固然不对,但若是把国家的生财之丢了。就的沦落到今天这个步。”说着点一点这份卷子道:“王大人取这份为会元,确实是高见啊。” 王杰赶忙逊谢不已…

收藏啊 收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