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明朝美好生活 > 第117章 幼女小长今全文阅读

第117章 幼女小长今

身为小辈,又是宗室子弟,何况和文臣攀谈本身就有些别扭,是以朱祐桓含笑立在远处,只听,不说。

张升则没有任何顾忌,神色愤愤不平的陪着老臣马文升叙话,刘大夏则一脸冷笑,不时打眼瞅着朱祐桓,眼神中透着一丝嘉许。

听了片刻,原来马文升漕运总督的椅子还未等坐热,就被李孜省和刘吉联手鼓动皇帝,转任南京吏部尚书去了。

南京是明朝故都,各部衙门和京师一模一样,能去南京做官的一般分为两种人。

一种是为了将来入阁参与机要,提前积攒些经验和资历的新贵。一种是变相赶去金陵养老,官位虽然尊崇,实则已然是远离中枢了。

马文升明显属于后者,至此朱祐桓恍然,看似万安和李孜省弄权弄钱不太讲究派系出身,实则是把一干老臣通通给打发走人,这样一来,行事也就没了顾忌。

“李孜省祸乱朝纲,一介被罢免的贪官,竟然还能起复把持朝政,老天无眼。”

愤愤不平的张升骂完还不解气,又骂道:“看看那三阁老,万安只知献上房中术,一味媚上。刘吉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彭华行事阴刻,就会揭同僚之短,毫无阁臣的气度涵养,如此一干小人结党营私,大肆排挤忠臣老臣,长此以往,早晚国将不国,民生涂炭。”

马文升皱起眉头,急忙劝道:“博崖慎言,小心隔墙有耳。”

张升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激扬神态,洒然道:“学生不怕,大不了被罢官追随约斋先生远赴金陵,陪王恕大人在那名传千古的秦淮河荡舟聚饮,也是一桩乐事。”

“好,博崖痛快。”刘大夏性子刚硬,一样看不惯那起子小人,笑吟吟的大声附和。

“休要胡言。”马文升不悦的道:“博崖缺少历练,说些牢骚话情有可原,你东山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忘了祸从口出的至理名言?”

刘大夏笑了笑,不以为然的叫道:“东厂都奈何我不得,区区万安等人,又能把我如何?”

好似受到鼓励,张升继续痛骂朝中乱象,马文升苦笑着直摇头,情不自禁的把目光转向远处的少年身上。

朱祐桓早就无心逗留下去,诚然他想和文臣攀上交情,奈何身份实在尴尬,临走时朗声道:“老大人说的是,张大人满腔热血是好事,但做官第一要务是懂得明哲保身,自身难保何谈兼济天下?张大人还请慎言慎行。”

被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出言教训,哪怕明知对方是出自好心,张升还是斐然不悦,沉声道:“妇人之见。”

朱祐桓毫不在意,意味深长的说道:“看来张大人早晚会因慷慨之言而带来一劫,还要多加小心才是。告辞了。”

眼睁睁看着人家扬长而去,张氏心里老大不痛快,笑骂道:“乌鸦嘴,真是童言无忌。”

马文升心里则有些吃惊,疑惑的问道:“观世子的谈吐,明明不像是鲁莽之人,为何会行事肆无忌惮,胆大包天?”

刘大夏闻言大笑,乐不可支的嘲笑道:“世人都是看的懂别人,看不清自己,这位拼命六郎眼光不俗,偏偏自己遇事就会冲动的不可思议,倒也算是个直爽之人。”

欣然站起,刘大夏手捋长须,洒然说道:“该说的都说完了,临别宴刘某就不到场了,约斋一路珍重!”

马文升含笑点头,感叹道:“东山也要好好保重,此一别恐怕再无相见之日了。”

“保不准哪天我也要收拾行囊,跑到南京投靠老友,何来再无相见之日,哈哈!”刘大夏放松自若的笑言。

张升头一次见到此种临别场面,念起昔日满朝忠臣,今日死的死,走的走,真好似雨打芭蕉,故人星散。一时间悲愤莫名,竟说不出话来。

刘马二人清楚年轻人的脾性都如此,相视一笑,刘大夏走过去拍了拍张升肩膀,悠然笑道:“江山代有人杰出,此乃天道循环,非人力可以扭转。莫要做小儿女般扭捏之态。博崖今后尚需历练,要记住适才世子临别赠言方好,不可忘记。”

随即刘大夏大笑而去,但那笑声却有着说不出的愤慨,远没有其人表面上来的那么看破世情,潇洒自然。

马文升到底历经沧桑,很快恢复如初,温言道:“相请不如偶遇,东山素来不喜应酬,随他去吧。博崖与老夫同去赴宴,走!”

张升心情复杂,苦笑道:“今日来此受了太子之命,扔下那朱祐桓怕是不好吧?”

马文升顿时失笑,指着张升摇头叹息:“你呀你,在翰林院久了,竟连人情世故都看不懂了。人家分明是故意先走的,糊涂。”

··········

单说朱祐桓在国子监内四处溜达,看似漫无目的,实际上目的地很明确,径直朝番学馆而去。

不问可知,他心中始终有一根刺,就是作为番邦属国的朝鲜,在后世竟然因为暂时领先而变得飞扬跋扈,目无中华文明。

至于日本,他心里倒是有些佩服,起码一介岛国能和中华分庭抗礼,其自身优点不容抹杀。

说到底,与日本的恩恩怨怨,他认为将来只有通过再次一决雌雄,马踏东京之日,方能一雪百年来的前耻。而其岛国心态到时恐怕非但不会怨恨,还会从此心生尊敬,这是岛国千百年来强者为尊的独特文化使然。

对夙敌要正视其优点,有时候能产生惺惺相惜般的感觉,尤其是日本人从不掩饰对于中华古代文明的喜爱和向往,两国之间的相似点太多了,日本人不会否认其文化确实是源自中国,只会诡辩说青出于蓝而已。

至于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国仇家恨,朱祐桓确实深感愤怒,但人与禽兽之间的分别,就是人能克制自己的仇恨,不会去学禽兽屠杀无辜,能够彻底战胜对方就好,不能滥杀平民复仇,不然又与禽兽何异?

而朝鲜就像那反复无常的小人,千百年来事中国为再生父母,恭恭敬敬,一朝得志就数典忘祖,捧着杜撰的历史书,大肆污蔑真实历史之外,竟然下流无耻的什么都想要占为己有。

诚然这些下作手段只会徒惹世人笑话,作为堂堂中国人更不必与此等小人斤斤计较,但就如那嗡嗡叫的苍蝇一样,有时候真是令人厌恶。

顺着学子的指引,朱祐桓穿过几道角门,迎面就是一个宽敞的四合院。

整个院子静悄悄的,不过来往走动的外国人很多,其中有穿戴明显与众不同的倭国学者官员,一身宽宽大大的衣衫,长袖飘飘。戴着样式古怪的帽子,留着各种好笑的头型,颇有些盛唐时期的风采,唯一不同的,就是衣衫质地很是简陋,几乎全都用的粗布。

凭借来自后世的广博见识,朱祐桓很容易分清哪些是琉球人,哪些是泰国人和吐蕃人,人种肤色都很容易辨认,此外还有一些本民族特有的装饰和小饰品。

独独看不到穿衣风格鲜明的朝鲜人,放眼望去,似乎有些面有菜色的明朝人,就是所谓的高丽人了。

很少有监生会跑到番学馆,就连普通百姓都不大瞧得起这些所谓蛮夷,更何况身份高人一等的士林中人。

此时的明朝,一扫宋朝以来的积弱,随着太祖皇帝武功强盛,横扫天下各族,明人的自信前所未有。

哪怕是英宗皇帝遭遇土木堡之痛,明朝边军对外作战依然是胜多负少,蒙古人不过是凭借着马腿作战,先天占着先手,从而使明军很是被动,实则远不是当年能征善战的蒙古人了,何况明军拥有精良火器,即使对上全盛时期的蒙古铁骑,要是朱元璋再世的话,一样敢叫成吉思汗在中原折戟沉沙。

突然闯进来一位皇族子弟,一身耀眼的纯白貂皮斗篷,白玉冲天冠,随便一件配饰都是罕见的名贵之物,羊脂玉的龙形玉佩,其色如血的和田玉寄名锁等等。

都知这是来了货真价实的贵人,那些倭国学者顿时一脸尊敬,恭恭敬敬的弯腰施礼。

琉球人神态亲切的纷纷见礼,一副对着天朝上国的热切,大有与有荣焉的架势。

吐蕃人的表情很是耐人寻味,既有对大明天下的敬意,又不免夹杂着几丝对汉人体格的轻蔑,别说明人了,高原下来的这些家伙,对矮小的令人发指的朝鲜人,倭国人,琉球人,更是打心眼里瞧不起。

反应最是自然的,反而是泰国人,天竺番僧和安南人,其中安南人隐隐间有些敌意,毕竟大明多次征伐越南,死的人太多了,都有着切身之痛。

朱祐桓神色平静,他的目标是那些朝鲜人,突然下一刻的遭遇,使得他倒足了胃口。

就见人数最多的朝鲜人,多达八十多个学者官员,蜂拥而上的冲过来跪地磕头,人人好似看到了神仙一样,神色虔诚的令人发指。

“小臣见过贵人,给您老磕头了,恭祝贵人身体安康,升官发财,美人多多。”

人人满口纯正的北京腔,竟比朱祐桓还要来的正宗,每个人的谄媚神色,就好比突然穿越到了满清世界,眼前跪着的乃是一大群拼命巴结主子的家生奴才。

一句美人多多,瞬间给朱祐桓提了个醒,朝鲜人毕恭毕敬,把明朝贵人视为再生父母的做派,委实使他大开了眼界,暗道后世韩国人要是见了祖宗这副奴才相,真不知该是如何感想。

其实人家祖宗的反应很正常,朝鲜本国物产匮乏的程度,根本远远超出汉人的想象。

就拿著名的韩国泡菜来说,源自四川发明,因为极为适合朝鲜的现状,被朝鲜人学来用作储存蔬菜。时鲜水果朝鲜人根本享受不起,唯有腌制后吃上一整年的咸菜。

大酱汤,狗肉锅,冷面,人参鸡汤,说来就令人心酸,除了人参乃是朝鲜一种特产外,其它都是中国永远上不了台面的饮食,普通百姓都不屑一顾的食物,却被朝鲜人奉为最珍贵的美食,实在是吃不到别的。

就拿面条来说,在中国不过是老百姓很喜欢的一道普通美食,贩夫走卒,乞丐都吃得起,放在朝鲜和倭国就不得了了,其中朝鲜不产面粉,全都要靠从明朝进口,唯有过节祭祀祖先时,宫廷贵族才能人人吃一小碗,普通百姓想都别想。

现今朝鲜李氏王朝最大的依靠就是一江之隔的明朝了,倭国不去说他,两国自古以来就是死敌,要不是中原文明和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过去,有宗主国为区区小国寡民撑腰,朝鲜的特产能够卖过来的话,朝鲜人的处境还得更艰难无比。

不过朱祐桓并未因此而放弃先前想法,笑吟吟的问道:“如今你高丽国,哪位王爷在位?”

领头的是位四十岁左右的官员,一身大红朝服几乎与明朝官员一模一样,身材矮小,面相有些消瘦,闻言叩首道:“启禀千岁,现今是我朝第十一世国王,李泽殿下在位。”

“李泽?”朱祐桓自是不认识什么李泽。他只听说过什么世宗,中宗,和中国一样,都是驾崩后的称呼,其在位时的国号,他自然不知晓。

“我问你,针灸可是你朝鲜人发明的?”朱祐桓脸色突然变冷,盯着那官员的反应。

中年官员愣住了,诚惶诚恐的叫屈道:“针灸之术明明乃是自上国传来的,与小国有何关联?啊!定是那起子无耻之极的倭国浪人血口喷人,小国下臣焉敢把上国医术污蔑为自己的?千岁,冤枉啊!”

朱祐桓冷笑道:“什么冤枉不冤枉的,尔等明明仗着山高皇帝远,私底下大肆侵占我中华文明。你敢说你家国主李泽,住的不是模仿紫禁城的金銮殿?下面官位不是照搬我大明?史书医学什么的,不是稍微改良后就自称自己发明的?我看你们分明是早有不臣之心。”

“冤枉,冤枉啊!”

一干官员立即吓得魂飞魄散,纷纷磕头认错如同捣蒜,也是朱祐桓来的正巧,这些年臣服明朝的女真人渐渐兴起,时常过境抢劫朝鲜村镇。

此外就是为祸百年之久的倭寇,第一目标自然是一海之隔的朝鲜,朝鲜被两方强盗包夹,可谓是苦不堪言,是以时常上奏朝廷,恳请大明天子派兵征讨贼寇。

有了这一层因果,不难理解朝鲜人为何卑躬屈膝了。加上朝鲜确实自古就对中原王朝顶礼膜拜,几乎所有方面都是模仿中国,所谓贵族阶层要是不会说汉语,那肯本就不能被称为贵族。

朱祐桓恐吓一番后,又换上笑脸,笑问道:“我问尔等,你们王宫里是否有位名叫大长今的宫女?对了,她好像叫做徐长今。”

一干官员顿时一头雾水,哪怕朝鲜王宫不大,宫女数量不多,也没听过这么个人名。

忽然一位年轻贵族叫道:“小臣想起来了,我属地有一家姓徐的贱民,他家生有一女,乳名就叫做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