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明朝美好生活 > 第209章 大明第一败家子全文阅读

第209章 大明第一败家子

看着熜儿甜甜睡去的可爱模样,朱佑桓一如每一个父母,想着今后孩子的未来。

如果按照既定的历史轨迹,被赐封为郡王的宗室子,一生都将在封地中懒散悠闲的度过,成人后就藩,娶妻生子,慢慢老去,周而复始。

作为孩子的亲生父亲,换做以前的话,朱佑桓无疑会很欣慰,因为孩子没有任何危险,只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没有任何野心的话,一辈子都将衣食无忧。

但是站在现在的角度去看,尤其是站在仅次于帝王的角度去看,很悲哀!猪一样的活着,万一孩子不像自己,不愿意怎么办?

熜儿身上流淌着的,可是朱家的血脉,他要是有雄心壮志,有本事能耐,难道一辈子籍籍无名的老死一生?

遥想祖先是何等荣耀?太祖皇帝,永乐大帝,何等了得的英雄豪杰?就算是后来的仁宗皇帝,宣宗皇帝,乃至祖父代宗和英宗这两位兄弟,其一生坎坷际遇,担得起一个合格帝王的美誉。

哪怕是一代昏君朱见深,一样给大明遗留下皇兄这位不世出的中兴明君,可是后来的皇帝,后来的宗室郡王,后来的朱家子孙呢?就和日渐腐朽的明王朝一样,纵使偶尔有一些闪光点,却再没有出现能重现大明王朝往日辉煌之人了。

人都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做好的,朱佑桓也不例外,万一熜儿继承了祖先的优点,那岂不是生生抹杀了振兴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丝希望?

假如把熜儿的封地放在塞外,迎娶某个部落首领的女儿,就和小王子迎娶了个好老婆一样,融合胡汉两家之长,从小经历风霜雪雨,那他能否淬炼成一位真正的男人?

答案应该是介于五五之数,赐封的郡王多了,成功的机会还要更大一些,可惜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任由宗室子手握重兵。

朱佑桓眉头紧锁,他的思绪已经由孩子身上,扩展到了整个北方,如何彻底解决北方强敌,这纠缠中原王朝几千年的夙敌呢?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科技!不然纵使涌现出无数的良臣猛将,仅仅依靠冷兵器作战的话,永远只能解一时之渴,几十年后,又会陷入循环不休的死结中。

眉头稍稍舒展,朱佑桓的思路渐渐打开,想法变得很清晰,既然无法一劳永逸的击败鞑靼人。那么对外守好边疆,伺机而动。对内慢慢积蓄国力,兴办教育,提升科技,三十年后,就不信依托坚船利炮,精良火器,受到新式教育的军人,征服不了整个北方,三十年不行,那就五十年,一百年,有了火枪火炮,坦克大炮,所谓的蒙古铁骑就会完全变成一桩笑话了。

朱佑桓的眸子越来越亮,眼神回到呼吸平稳的孩子那娇嫩的小脸上,不禁生出无数人经历过的感慨,未来总归是孩子们的。

最终朱佑桓哑然失笑,自己今年不过十六岁,什么都缺,独独不缺时间,饭得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的走,目前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为将来预先做些筹划,耐心等待国家恢复元气。

朱佑桓不再纠结与击败达延汗与否,他想清楚了,就算杀了一个小王子,还会涌现出第二个,第三个,游牧民族永远不缺能征善战的首领。事实上,统一蒙古的达延汗看似是个巨大威胁,又何尝不是难得的机遇?

终明一朝,蒙古人都没有任何机会再次南下牧马,每当各族稍有融合一去的时候,往往也是和明朝相安无事的和平时期。而一盘散沙时期的蒙古各族,对于边境的危害要大得多,绵延上万里的漫长边境线,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会受到侵扰,会牵制明朝的大批人力物力。而作为一个整体,仅仅在一两次战役中击垮对方,往往就会换来几十年的和平,互派使节,互市贸易,为自己争取时间。

朱佑桓的目光顿时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可思议的站在上位者的角度,思考看待难题。他不自觉的,已然关注起整个民族的兴衰,所思所想已经和后世联系在了一起,他并不知道,这对于他到底意味着什么。

发了一通感慨,就犹如做了一场白日梦一样,在梦中挥斥方遒的统一天下,振兴民族,最终一觉醒来,自己还是那个自己,这个世界依然还是那个世界。

一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每日都有亲人登门,京城繁华,谁都不想继续住在郊外,各房亲人暗地里都盘算着进京,风声渐渐传到两位老太太耳朵里,立时派人把朱佑桓喊了回去。

熜儿还小,进京无妨,朱佑桓对此无所谓,不过如何安置那么多的亲戚和下人,却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面对满屋子眼巴巴瞅着自己的亲人,朱佑桓不假思索的道:“郕王府乃是祖父留下来的故居,原先老太太打算扩建一下,用来供我们兄弟五个成家立业,但被我劝止,还搬到了这郊外暂住。何故?因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不能擅动,那是祖宗留给朱家后人的遗产。”

此言一出,全家人都深感失望,不过老六的借口冠冕堂皇,帝王龙潜时的藩邸,又是病故时的故居,岂是后人可以说改建就改建的?要报备朝廷不说,除了老太太和老六,现今谁有那个胆量,言官都能参你一本不敬先帝爷。

谁知朱佑桓口风一转,笑道:“郕王府就空闲着吧,去年圣上又住过几日,咱们再搬回去未免不妥。如今城里没有主人的大宅子多了,我看那万家的宅子就不错。”

“万家?”老祖宗神色微微一变,忙说道:“可是万贵妃娘家住过的宅邸?哎呀!这传扬出去,未免不好听。”

朱佑桓笑了笑,意味深长的道:“京城就是这样,景物依旧,一代代主人却走马观花似地换了一茬又一茬,即使生来富贵,一旦多行不法,早晚就连祖宅都会改了他姓。”

老祖宗立时体会出孙儿的话中深意,这是在借机提醒全家人,不要以为回到京城就可以为所欲为,省的将来害人害己,连累后人。

老太太缓缓环视周遭,沉声道:“没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日子家里下人增多,花销日甚一日,长此以往,早晚会坐吃山空。打今日起,各房月银用度统统裁剪一半,至于那些亲戚,你们有本事就养着。”

话音刚落,不等亲人们反应过来,朱佑桓就淡淡的道:“还请各位长辈体谅,眼下就连宫里都勒紧腰带过日子,我朱家贵为宗室,自然当为百官表率,不然陛下的一番心血岂不白费了?总之今后一切都要裁剪,而且不许任何人私下购置田地,尤其是侵占百姓良田。昨日我问了下嫂子,这短短几个月,家里下人的人数,竟然多了三百多人,光是二哥屋里的丫鬟,现在就多达二十八个,长随小厮书童三十多个,岂有此理!”

啪!随着朱佑桓怒气勃发的狠狠一拍桌案,人人都惊呆了,不可思议的望着他,此刻才惊觉京城传闻已久的拼命六郎,并不是大家眼中的那位温和少年。

朱佑桓没有任何顾忌,指着一脸尴尬的二哥,幽幽的道:“马上遣散大多数下人,各房都要如此,不然休怪我翻脸无情,禀明皇兄下旨剥了你们的爵位,赶回老家种田为生。”

朱佑林立即神色大变,太太潘氏则神色复杂,母子二人最终没敢开口,二嫂荣氏听的心花怒放,忙说道:“就依着叔叔的意思,嫂子一准打发她们走人。”

谁知朱佑桓摇头道:“不是打发,而是把咱家的土地都分给她们,除了两位姑姑的封地作为贡田,以为后世不孝子孙的救命糊口之外,今后朱家不许拥有一亩地,想要种田的下人返还卖身契,今后种地朝官府纳粮,与咱家再无半点主仆干系。”

此言一出,顿时满室皆惊,任何人都万万想不到,朱佑桓的第一把火,竟是烧在了自家头上,没有土地,没有下人,这还叫做贵族吗?

朱佑桓神色平静,语气冰冷的使人心悸,声音铿锵毫无回转余地,根本不给亲人一丝拒绝机会,因为他有凭借,不单单是两位老太太建在,家里人无法分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人敢当众质疑他的决定。

得罪朱佑桓的严重后果,任何人都清楚,就连老太君都微垂着眼帘没有反驳。即使她心中不满,除非是宁肯放弃刚刚得来的荣华富贵,哪里来的哪里回去,要不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如此朱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分田地运动,其实大多数下人不愿离去,在这年代,做个贵族家的奴隶,都比做个泥腿子强,何况还是大有体面的王府下人。

奈何六爷铁了心的逼奴为良,不愿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可以,二百两银子拿着走人,反正今后家里是留不得闲人了。闹来闹去,谁都不是傻瓜,分个百亩地那就是生生不息的聚宝盆,土地对于汉人的诱惑委实太大了。

不单单是下人,朱厚熜被封为郡王时,弘治皇帝特意把一处皇庄,将近万亩良田赏赐下来,用意是犒赏兄弟的从龙之功,连带着将近三千户的雇农,近几日才被内务府打理清楚,连同地契和花名册给送来。

好嘛!结果就被朱佑桓大手一挥,统统送人了,可怜朱厚熜不懂事,不然非得捶足顿胸,痛哭一场不可,合着他便宜亲爹就是个败家子。

一夜之间,昔日的拼命三郎,沦为今日大明朝最大的败家子,被整个京畿百姓视为大傻瓜,反而对更大的败家子,当今帝王视而不见,谁让人家贵为天子,即使把亲爹侵占的土地全都返还于民,这天底下的一草一木,乃至茫茫未知的蛮荒异域,还是人家的。

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瞎折腾,家里没人敢管他,可朝中言官却是不干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弹劾朱佑桓邀宠民心,胡作非为,更改礼法祖制的奏疏,源源不断的飞往乾清宫。

对此朱佑桓权当是放屁,你们爱说什么说什么,根本懒得理睬。果然弘治皇帝皆留中不发,这还罢了,反而赐下万家宅邸,黄金千两,御赐金牌铁卷作为封赏。

朱佑桓更加可气,当日就骑着高头大马,命人高举着免死铁券,跑到六部衙门前招摇,大有不气死这些正事不干的言官们,就不罢休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