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列强 > 虫洞全文阅读

在我们这个宇宙之中有很多我们目前无法解释的问题存在,比如说宇宙的起源、比如说有没有外星人,更比如说虫洞!

虫洞,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虫洞是191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代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间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可是从1930年代到现在已经经过了80多年但是人们依然无法解释到底这个所谓的“虫洞”存不存在。

邱镡是个很普通的人,小城市出生的他,没有什么巨大背景,只能靠着自己一步一步的在大城市打拼,经过两年的刻苦努力,好歹成为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主管,工资在每月付完房租、水电煤和网费后勉强够吃饱,但是想存点钱也是难上加难,更别提还有每月的信用卡需要去还,所以这生活都是jing打细算,也因为这个jing打细算的毛病女朋友也吹了。这一天邱镡正在街上疾步前行,这也是这个大城市很多人的走路方式,突然整个天空都黑了下来,再一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接憧而至,邱镡一边嘴里不断的问候着老天爷的女xing家属,一边寻找着路边可以躲雨的地方。很快,他发现了一处走廊便快速的飞跑过去,就在邱镡刚刚抵达这处走廊之时天空中一道闪电劈在了此处,而后……对于现实来说没有然后了,因为那里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在邱镡这里,他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他的面前很多穿着清朝服饰的行人走来走去,不但是衣服就连脑袋后面的金钱鼠尾都在他面前摇晃,再看看周围的建筑物都是古sè古香的,而当他准备去问一些人问题时,却发现那些人似乎看不到他一样,邱镡在拼命的思考自己这是怎么了,不过强烈的头痛让他昏厥了过去。

等到邱镡醒来的时候,他感觉自己也有了变化,身上的衣服变成了古装,脑袋前面的头发都没有了后面多了一条很是丑陋的金钱鼠尾,就连他所在的这间屋子和屋子内的家具装饰也是古代的式样,难道我穿越了?这是他脑袋中的唯一想法。

过了几天,邱镡终于知道自己在哪里了——甘肃平凉,自己的老家;也清楚了自己所在的时间——清光绪三十年四月,公元1904年5月;并且知道了自己的父亲邱源,母亲崔邱氏,更加知道了自己家在当地以前也是名门望族、诗书传家,但是在经过“回乱”之后一切都变了,家中虽然还有几亩薄田,但是早已不如当年辉煌,而他的字是祖父取的叫“云济”,取自李太白《行路难》中的一句“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祖父对他的殷切期望与寄托。当然他更加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知道了这一切之后的邱镡找了个时间向他这个时代的父亲诉说自己的想法:“父亲,孩儿听说朝廷开办武备学堂,孩儿yu望保定参加考试。”

邱源看着这个前两天发高烧的儿子,还以为他烧糊涂了脑袋于是说道:“我们邱家乃诗书传家,而今你乡试已过,当刻苦攻读,为今年恩科大比做好准备,怎可三心二意?”

邱镡听后说道:“父亲,当年班定远曾感叹‘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今国朝外敌环伺、内乱不止,孩儿愿效法定远侯投笔从戎,为国效力,驱除外侮!”

邱源听后沉默地看着邱镡,然后缓缓地问道:“你意已决,无可更改?”

邱镡答道:“孩儿意已决!”

“好,既然如此,为父便答应你!”邱源看着眼前目光坚定的儿子说道“不过科举之途亦不可废,如若武备学堂应试不第,自当备战明年大比。”

邱镡听自己的父亲答应了下来,便连声应是。

光绪三十年五月初四邱镡从家启程前往直隶保定府。可是等他月底到达直隶府时,才知道今年的招考还没有开始,要想参加考试只能等到八月份了,邱镡无奈之下只得先往běi jing准备今年的恩科大比。

光绪三十年本来不是科举年,但是恰逢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于是朝廷按例开恩科取士,邱镡凭借自己脑中存留的历史知道这是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甲辰恩科,从光绪三十一年起光绪颁布圣旨从次年起废除科考。当然对于邱镡来说既然来到这个时代,没参加科举考试也不算完整,所以他就兴高采烈的来参加了。

六月初七甲辰科会试开始,而就在两天前邱镡才刚刚抵达京师,居住在京城的山陕会馆内,邱镡看着最后一年的科举考试会试的题目由衷的感叹:这出题的水平太高了,大家来看一看这一年的会试题目:首先是第一场的史论五题: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金论。

其次是第二场是时务策五题: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ri本则尤注重尚武之jing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3、ri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ri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最后第三场才是经义三篇: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这些题目尤其是第一场和第二场都是切合当时国内外的时政而出的论述题,借古讽今有之、谈论当代朝政有之,只有第三场才是解答儒家经典,可以说清末的时候清廷也知道都是一帮懂得儒家经典的人是做不了官的。邱镡自认为自己答得很不错,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名落松山,不过或许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八月举行的武备学堂邱镡却被录取了,并且因为邱镡的举人身份免试录取,成为第二期中年龄最小——这一年的邱镡只有16岁——并且为数不多的以举人身份进入武备学堂的学子,也正式因为如此邱镡被分到了第二期第七队进行学习。

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创立于光绪二十九年,以冯国璋为督办,冯祖培为监督,聘ri本陆军步兵少佐多贺宗之及咸瑶圃、李泽均为总教习。第一学年习普通学科,第二学年分各种兵科学习。第一期分为一、二、三、四队。于九月间开学。第一队皆常备军士兵,名官长班,专习军事学术,一年毕业。第四队选拔年少或志愿学习外国文字的100人,名洋文班,依各人志愿分别学习ri、德两国文字,3年毕业。第二期学生共350人,其中八旗选送四十人,另有举人齐振林、邱镡等十余人免试入学,并且因为投考人数多,录取名额少,未被录取的,皆纷纷呈请志愿自费入学,督办冯国璋具情呈请袁世凯批准后,又录取自费生120人。第二期学生分为五、六、七、八队,而这个第七队为洋文班,与第一期的第四队相同。

时光一晃一年就过去了,邱镡在军校内刻苦攻读,光绪三十一年七月邱镡成为了赴ri留学四十人中的一位,而这一去就是整整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