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我是天骄 > 第一三四章 世界街球联赛(上)全文阅读

第一三四章 世界街球联赛(上)

为什么王杨坐拥巨额价值的专利,不去找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运动业巨头合作,反而去收购and1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呢?

第一,王杨个人非常喜欢and1。WWW.tsxsw.COM

and1是什么?

是一家美国的私人公司,以thebasketballmarketingco.inc.注册。

是一个专业篮球运动员与极度爱好者的专属品牌,产品包括篮球鞋、篮球服、热身服、t-shirts及其他配件等。个xing化的设计与咄咄逼人的语言是它的特sè。

是一种灵感的能量,是一种jing神的联系。没有五官的“theplayer”,象征无种族的篮球形象,酷劲地传达个人尊严。“theplayer”就是最好的球员。

1993年,芝加哥一个运动商品展上,三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在耐克、锐步和阿迪达斯的业务员间打转。他们看完展出的商品得到一个结论:美国已经没有够酷的东西了。于是,这三个大学生决定,自己来为“真正在打篮球的人”(他们称之为theplayer)创造一个品牌。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在餐巾纸上写下最早的几句trashtalk(后来发展成闲言闲语t-shirts系列),并且立誓要“踢nike的屁股”。他们说,从现在开始十年内,人们将会写一本关于我们的书,就像有人已经为nike写了一本soth一样——and1就是这样开始的。而这三个年轻人就是杰伊·科恩·吉尔伯托,赛思·伯格和汤姆·奥斯汀。

三个人从五万美元起步,经过步履维艰的初创期,吃了五年的沙丁鱼罐头,阿尔斯通的一盘录像带给他们崛起的最佳契机,在推出and1mixtape第一集的1998年,在当时美国球鞋产业整体销售不佳的情况下,and1创下了百分之四百的增长额,到2003年,and1的年营业额超过两亿美元,旗下签约球员包括了加内特、马布里、斯普雷维尔这样的一线球星,简直是爆炸式的发展,一步登天爬上了国际大牌的宝座,甚至有人预言“后耐克时代”将是and1的时代。

所以从一开始,and1就是一个骨子里流淌着zi youjing神的篮球品牌,朝气蓬勃的灵魂,在追求与众不同、酷感十足的狂热中起航,在街球运动的热cháo中成长,蜕变为街头篮球装备的先锋。

你也许是乔丹的粉丝,是科比的拥趸,是詹姆斯的球迷,但是谁都不会排斥拥有一双and1,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and1代表着最纯粹的篮球。

第二,因为惊人的市场和利润。

其实从王杨拿到专利授权的一刻起,耐克、阿迪达斯等体育巨头就已经上门商谈购买事宜,并且开出的价码都非常丰厚,但是王杨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非常清楚,交易专利权,顶多能够拿到几亿美元的专利转让费,可是立足于这些专利之上的庞大市场就从此与自己无缘了。

很多重生者的选择都是电子、数码、娱乐、资源、金融,从来没有人关注到体育用品这一块。其实体育用品才是真正的吸金大户。1999年,美国体育产业的总值为2125.3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4%,位居十大支柱产业的第六位,前五名是房地产业(9350亿美元),零售业(7131亿美元),健康保险业(4600亿美元),银行业(2660亿美元),交通业(2560亿美元),后四位是通讯业(2120亿美元),汽车及设备业(2100亿美元),农业(1320亿美元),影视业(310亿美元)。

不少人惊叹于一部《阿凡达》全球席卷27亿美元,一个视窗cāo作系统,成就比尔·盖茨的世界首富,一个脸谱网,造就了三百三十亿美元的网络神话,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仅仅在1999年,美国体育用品市场销售额就达到了465亿美元,比整个欧洲市场多出80亿美元,其中运动服装销售额为203.6亿美元,运动鞋为85.6亿美元,运动器材为176亿美元。

截止王杨重生前的2012年,仅仅一个耐克公司,全年销售收入就高达241亿美元,其中净利润104亿美元。

而且,体育用品业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消费者对单个产品认知的门槛非常低。虽然从整个行业来看,这个领域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可是只要能够做出一款足够出sè的产品,整个市场就会被打开,例如,and1taichimid(太极)伴随着文斯·卡特夺得2000年扣篮大赛冠军,因为“半人半神”的上脚,taichimid(太极)一夜走红,成为小品牌中不多见的经典鞋款,至今已经复刻数次,热cháo不减,成为and1最具代表xing的篮球鞋。再比如,2003-2004赛季,“狂人”斯普雷维尔上脚了一双dadaspree‘s,活塞式交换气囊推动两个银sè的轮子“嗖嗖”地飞转着,炫爆了无数人眼球,这款dadaspree‘s立刻成为2004年十大经典鞋款,与复刻的乔丹十三代、勒布朗二代和2k4同场竟风流,也让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dada公司很是风光了一把。

这就是体育用品行业的特点,只要有一款产品脱颖而出,就取得了在这个行业立足的资本。只要有一款产品不被认可,原有的市场就会立即被后来者占领。前世里,and1借着街球的热cháo和文斯·卡特一举成名,五年时间将一个五万元起步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年度纯利润超过两千万美元的世界大牌,但是,它的陨落也同样迅速,美国时间2005年5月16ri,and1被北美运动器材公司(asg)收购,这时候,距离and1公司2003年的巅峰期刚刚过去两年时间。

and1之所以失败,除了核心技术的短板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劣势就是它是一家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这从它的口号“只有够酷的人才配穿and1”就能看出来。and1的三个创始人对“酷”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不惜放弃对体育用品企业至关重要的专利研发,这样做固然使得and1在篮球鞋领域中独树一帜,但是也极大地限制了自己的发展,要知道,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耐克就从一家产品导向的公司转变成市场导向的公司了。

而王杨拿下and1公司后,就等于正式进入竞争激烈的运动产品市场,同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大鳄展开争夺,所以马面才会说他“心够大的”,他不是只关注体育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还要将整个市场一口吞下。现在,王杨的脑子里有2000到2013年全部的经典产品,再加上他熟知未来的市场方向和cháo流趋势,由他来把握and1的发展大势,再加上美国jing英的职业经理人具体cāo作,王杨完全有信心将and1发展成为世界第一体育品牌,而不是像前世那样黯然落幕。

不管别人怎么想,王杨在成功收购and1的当天就召集所有股东和高管,召开入主后的第一次股东大会。不过也没什么其他人,因为and1成立以来一直处于惨淡经营状态,除了三个创始人之外,没有人对这个小公司的股权感兴趣,1998年and1时来运转后,还没来得及进入快速扩张,王杨的收购就如约而至了。现在整个and1里面,杰伊·科恩·吉尔伯托是cto,赛思·伯格是ceo,汤姆·奥斯汀是coo(首席运营官),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管理层。再加上新任命的法律事务部主管比尔·达菲和大股东兼董事长王杨,这五个人就是and1的核心层了;而整个股东大会在王杨的办公室就能召开了。

王杨拍拍手:“好了,我们直接进入主题,关于and1,我们都有同一个梦想,把它变成世界上最好的篮球品牌,我的专利权里,百分之九十的篮球专利和百分之百的跑步专利都将作为and1的独家专利,而我本人也将亲自负责产品设计部门,其余的部门暂时不做改变。”

杰伊·科恩·吉尔伯托不解地问道:“老板,为什么不投入全部专利?难道你还想把这些专利转让给我们的竞争对手吗?”

赛思·伯格和汤姆·奥斯汀也有同样的疑问。

王杨笑了笑:“我的想法是,and1将作为一家专业的篮球品牌进行发展,而不像耐克和阿迪达斯那样全面铺开,所以公司产品最多涵盖跑步和综合训练两个项目。”

杰伊·科恩·吉尔伯托更加不解了:“既然如此,老板你那么多其他类型的专利岂不是白白浪费掉了?”

王杨摇着手指说道:“不不不。杰伊,其他类型的专利我会有另外的安排,不会用来为耐克和阿迪达斯输送炮弹的,多少转让费也不会。”

杰伊·科恩·吉尔伯托和赛思·伯格、汤姆·奥斯汀对视一眼,耸耸肩:“好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王杨转向比尔·达菲:“比尔,and1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膨胀期,我们急需一大批jing英职业经理人来充实公司管理层,我给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支配权,一千万以下的年薪不用向我请示,你务必在一个月内为公司解决这个问题。”

比尔·达菲虽然之前主要是体育经纪人,但是在其他行业同样有很多人脉,他点点头:“中层以下的经理人很容易解决,但是高层的jing英恐怕很难说服他们到and1来,毕竟现在我们只是一家小公司,即使薪水开得再高,也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王杨打了一个响指:“这个问题我来解决,只需要一年时间,他们就会相信and1的前途将会无可限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