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欺世盗明 > 第25章 升官了全文阅读

第25章 升官了

军事状况的改变刻不容缓,福建林氏有钱,唐琪手里也有钱,而且福建不缺船,也不缺匠人。

唐大少爷一声招呼,福建林氏家族立刻开始行动,富豪之家不是晒得,仅仅一个月时间,百条巨船,一百名造船工匠直接来到了石浦。

天津是大明最大的火器制造基地,唐汝进曾经在天津短时间任职,加上南京的关系,在两个地方,唐琪很快得到了帮助,鸟铳自不必说,他还得到做工jing良的几百只鲁密铳,这威力巨大的鲁密铳很是花了唐琪一笔银子。老爷子终究没有坐视不管,这些帮助让唐琪终于明白,老爷子等于已经无奈的认可了自己。

常规的武器装备更不是问题,唐琪有钱,有钱就好办事,这些东西只要拿出银子,没有得不到的东西。短短的两三个月,水陆军队同时被唐琪轻松地拉了起来。虽然是草创,但充足的粮饷和近似残酷的训练让这些士兵有了些唐琪希望的样子。

步卒还是不够,但水军的人数让唐琪很满意,在得到这些好东西没几天,唐琪开始训练士兵没几ri,就来了消息。唐琪升官了,他被任命为舟山游击将军,卫指挥佥事。

升官了,唐琪就没办法继续在翁山卫了。

当懵懵懂懂的唐琪带着人前呼后拥的赶到舟山,通过许国柱的暗示,唐琪明白了,老爷子终究是不放心,他再次破例,竟然亲自跑了一趟杭州的布政使司给自己活动。

许国柱很照顾唐琪,知道唐琪在翁山卫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他在调回唐琪的同时,给了唐琪一些面子,让他继续带着翁山卫的守备衔,也就是说,唐琪在翁山卫的所有努力仍旧属于他。

但回到舟山没几天,另外一个任命还在等待着唐琪,这个任命有些莫名其妙,唐琪被认命了一个他想不到的官职;舟山锦衣卫百户。

也许是皇帝的意思,认为他是自己人吧,不管文武,举人毕竟都是与天子门生,唐琪也得只能这么想了。

宁波府领鄞县、象山、慈谿(慈溪)、定海(镇海)、奉化五县,宁波府衙署与鄞县县治同在宁波府城内,所以鄞县也是附郭县。

为了上任,唐琪一行几十人进入宁波府城,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中小型城市,街上到处是身着灰sè或者蓝sè的普通市民、身背肩扛的各种小商贩与和百姓穿梭在这座古城之中。这里没有苏州府的奢华,没有杭州的山水胜景,但宁波府城在朴实中却处处透出它生活的气息。

唐琪要去的宁波锦衣卫百户所位于宁波城西的望京门内不远,这是一个破旧的三进院落,因为长久的禁海,又由于近年锦衣卫的弱势,宁波锦衣卫百户所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强势与光鲜。

崇祯初年朝廷对地方厂卫和太监开始逐渐进行大力裁撤,但宁波锦衣卫百户所被保留。这是因为宁波市舶司虽然不再对外进行勘合贸易,但这么多年宁波市舶司的整体框架依然存在,市舶司提举署、提举库、海仓馆、税课司、安远驿、嘉宾馆都是完备的。再有就是为了以备倭患,宁波历来都是浙东海防的咽喉要地,宁波锦衣卫百户所因有它继续存在的价值,所以,它得以被保留。

宁波锦衣卫百户汤直是一个五十岁的世袭百户,宁波锦衣卫百户这个职司虽然有侦缉与监督宁波地方文武的权力,显然在这个锦衣卫已弱势的时代,他对于文官几乎已经没有了丝毫约束力。除了每年驻防各地的将领和一些衙门小吏孝敬一些常例之外,自恃清高的文官几乎看都不看汤直这个锦衣卫百户一眼。

汤直混的说不上特别惨淡,但绝对说不上好,从他仅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下属与破落的驻地这一点,就已经显露出来。

已经准备老死于宁波任的汤直已经对儿子想要袭职不抱有任何希望,厂卫不断的被裁撤,汤直又没有多少家财和靠山,既然无法进行打点,汤志已经彻底绝了儿子世袭下去的念头。

现在的汤直感觉自己非常非常幸运,因为就在前几天,杭州的锦衣卫千户所的千户大人给自己传来文书与口信。将有一个新进的年轻锦衣卫百户来宁波顶替自己的职位,并承诺允许他的儿子袭职,只要他把新来的百户照应好,还可以给他的儿子在北镇抚司某一份差事。条件是,在新任百户新接任的一个月时间内不允许他离开,要好好配合新任的这位百户,不但要让新任的百户顺利接管,还要把锦衣卫的所有规则统统交代清楚,另外还必须把宁波的所有事情理好,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心情舒畅的汤直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包括那些宁波地方文武官员、世绅大族的密缉资料与卫所的各种文档,并且已经通知过自己辖区内锦衣卫仅有的几个暗线。

早饭时间过了没多久,汤直迎来了自己期盼已久的人。

殷勤的把唐琪一行照应至百户所内,进门,唐琪就感到了有些失望,破落陈旧的院落,几个毫无朝气已经上了年岁的校尉,一个即将离任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锦衣卫。

汤直不明白,这个高大英武的年轻人为什么要做一个已经没落了的锦衣卫百户,没有什么油水,没有什么实际权力。这个新任百户明显是一个衣食无忧、出身高贵的贵家公子。他那些众多的随从,jing致的衣物车马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稍稍熟悉了一下锦衣卫的规矩制度,接管各种文档,见过几个锦衣卫的暗线。第二天,唐琪在汤直的陪同下径直来到宁波府衙面见宁波知府许捷。

许捷,字博涵,四十六岁,安徽人,进士出身。许捷是唐琪父亲的同年,他对唐琪的到来早有准备,商人世家出身的许捷和普通文人不同,他属于另一类人,出身于徽商之家的许捷不但比唐信年龄大,而且官场的经验与路子也很广。

唐琪是什么人他心里很清楚,在半个多月前就已经有人给许捷来通报了消息。唐琪绝对与一般的锦衣卫和武官不同,一个出身仕宦的本地衙内,一个少有的从身军伍的儒生,还是武状元,重要的是,他成为一个锦衣卫百户。

许捷不是贪官污吏,商人世家出身的许捷真的不缺钱,为官中规中矩的许捷没有什么大的污点。所以,他从不惧怕已经颓势的什么锦衣卫。以前的锦衣卫百户许捷可以看都不看一眼,但现在的锦衣卫百户唐琪许捷必须搞好关系,这个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唐氏家族在浙东的巨大影响力。

许捷一直想着要升职,他想要更进一步,唐琪是绝对不能得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又有唐信这层关系,许捷有理由相信,自己和唐琪会相处的很好。

不知内情的宁波同知廖鹏举、推官何世晋有些不明白,一向稳重自持的知府大人许捷为什么会为了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迎出大门。

当许捷一出府衙大门,他就看到了身穿月白sè长衫,身材高大的唐琪。

“可是红尘?本官宁波知府许捷。”

“新任宁波锦衣百户,舟山游击唐琪见过府尊大人,见过各位大人!”见到一身官服的许捷与几个随同官员迎出府衙大门,唐琪赶忙上前拱手施礼:

毫不见外的上前,许捷一把就拉住唐琪的手:“你父亲与鄙人不但是同年,也是无话不谈的之交!早就耳闻红尘扬名京师,被授为舟山守备,没想到贤侄现在是游击了,还兼任宁波锦衣百户,伯父等待多时了!来,来!我给各位介绍一番!”

许捷伸手示意:“唐贤侄是浙东唐氏的嫡长孙,唐老大人曾是我朝参政,大家多多亲近!”

“这是本府同知廖鹏举廖大人。”

“这位是本府推官何世晋何大人。”

“这位是鄞县知县薛钺薛大人...各位以后可要多多亲近!”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位胆敢穿着文士衣服上任的武人原来是那个唐半街。

无论是对文官还是武官来说,对于锦衣卫肯定没有什么好感。这一次见面,许捷的姿态可以说放的很低,当跟随许捷出迎的诸位官员知道唐琪是谁的时候,他们很快也就释然。

官面文章就是这样,可以说宁波知府许捷在特意与唐琪拉近关系,对其它官员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势比人强就是这样,一个强势的锦衣卫对于他们来说绝非好事,锦衣卫本身就担负着监督与稽查地方文武的职责,把这层关系首先搞好,总归不会有错。

礼尚往来,接待新任锦衣卫百户的地方算是宁波府城最好的一个去处“德盛楼”。

在宁波衙署简单的滞留之后,宁波府的各级官员一行二十几人在“德盛楼”开始礼尚往来。“德盛楼”这个名字取自得胜之意,据说还是因为当年戚继光抗倭得胜所取得名字。

丰盛的酒筵当然必不可少,在丝竹与古筝声中,主宾开始推杯换盏。风花雪月的代名词不仅仅是伎乐,自古崇尚交往与礼尚往来的文人士大夫,官员之间多事游宴,历朝历代都蔚成一时风气。品味是身份的一种象征,这次的接风宴虽然不算简朴,但也绝算不上奢靡。没有穷奢极yu的感觉,没有放浪形骸的行为,酒酣面热,这是文人之间的待遇,宾主相谈甚欢正是这个时代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