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近身宗师 > 第91章:地盘,中盘,天盘全文阅读

第91章:地盘,中盘,天盘

只不过,这也仅算是刚刚摸到自然拳的门儿而已,也就是说,能走簸箩,只能算是有资格学习自然拳,但还没有真正敲动自然拳的大门,更别说登堂入室了。

清末民初的时候,自然拳创始人徐矮师,徐老祖这个人,很有名气,也很有传奇色彩。用当时的话说,他的武功境界,已经能和张三丰披靡了,达到了天盘境界。

而这个人的武功,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习的,它并非单传,而是门槛极高,能有机会学习的人,少之又少,时间久了,在武林中以讹传讹,就成了此门拳法只单传,不外传的说法。

正因为这个说法,所以才让许多投机取巧的外门汉,钻了空子,利用“我是自然拳唯一传人”的说法,出来蒙蔽世人,赚取昧心钱。

郭云深把武学分为了三种境界,其中囊括了三层道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还有三步功夫,易骨,易筋,易髓。以及三种练法,明劲,暗劲,化劲。但是在此之前,武学中的境界大轮廓,乃是地盘,中盘,天盘。

所谓地盘,乃是真正武术的初级阶段。

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得到名师的指点,自己又天资聪颖,还肯下苦功,苦练十年以上,就可能达到地盘境界。

练成地盘境界后,可以一敌百,一代武术大师李小龙,霍元甲,王子平等人,就属于地盘境界。

以一敌百的武功是确实存在的,除了以上等人,日本的大山倍达也曾经以一人之力,挑战三百人成功过,而且是车轮战。我国交通桥的修建者彭勤先生,也曾经以一人之力,轻松击败了四十多个手持凶器的歹徒,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至于中盘境界,它则是远远高于地盘,要达到此境界非常困难,即使是天资聪颖,悟性极高,且肯下苦功,又能得到多位名师指点的人,苦练数十年,也不一定能达到这个境界。

这期间,还必须要有非常好的运气,和突然的悟性才行。一万个练武者里面,通常都很难有一个能练到中盘境界的人,所以古往今来,能练到中盘的人,寥寥无几。

练成中盘后,可以一敌万,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有一个练到此境界的人,他叫王征南。

史书上记载,王征南曾赤手空拳,孤身一人战胜过一支强悍的军队。除了王征南,历史上倒还有一个人练到过这个境界,这个人名叫言永福,是个恒古罕有的武术奇人,只是史书上没有记载过他的出生年月,不知道他是哪一个年代出生的人。

练到中盘境界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外表看似文弱,但举手投足间,却能发出巨大的力量,手触树树断,足点石石飞。这些人的性格温和而内敛,平静如大海,但身体里却蕴藏着深不可测的能量。

天盘,是武术中最高的境界,也是最后的终级境界。

达到天盘后,无论是身体和心灵,都不再受到任何限制了,当真是茫茫宇宙兮,任我游,矫矫天龙兮,任我骑,可上天入海,能登萍踏水,一日之间,往返于山川大河之间,从心所欲,无所不能。

当然,这仅仅是传说,就像张三丰一样,是一个只能让人在传说中认识的传说。

至于达到天盘境界以后,真的能上天入海,遨游宇宙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只不过是文学修辞,夸张的表述而已,和三千尺,万丈,千里,万里之类的文学修辞,是一样的道理,只蕴含其中的意境在里面,却无实质性的东西。

看着当前只放着一块方砖的簸箩,裴风忽然产生了一种好奇心,是对徐慕凝产生的好奇心,心道,“难道,这个看似柔弱的徐姐,是个会自然拳的练家子?”

这样想着,裴风微微蹙了蹙眉,心里又道,“虽然徐姐可能会是懂自然拳的练家子,但极有可能并非真传,毕竟按照自然门的规矩,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练自然拳的,况且,杜心五后来也有择徒不精的嫌疑,更导致了自然拳被乱传的局面。”

杜心五是清末民初,自然拳留在俗世里的唯一一支,虽然他的武功还不及徐祖师的十分之一二,但在当时,已经算是一代宗师的级别了,况且,能做国父孙中山的保镖,岂会是等闲之辈?

而被杜心五传拳的高徒万籁声,后来由于他门徒众多,完全违背了自然门的意志,所以据说是被杜心五逐出师门了。

按照裴风的猜测,如果徐慕凝练的真是自然拳,那么她的拳法一定就是和万籁声的后辈学习的,算不得真正自然门里的人。

走到簸箩旁边,裴风注意到了簸箩沿儿上的磨损程度,就断定这个簸箩已经效力了有些年月,然后又细致的回想了一下徐慕凝的走路习惯,便更加认定,徐慕凝绝对是一个有功夫在身的女人。

“这簸箩里仅放了一块方砖,想来它的承重能力和凤凰湖中心的薄冰也差不了多少,不知道我如果站上去,能走上几圈。”

裴风回头看了一眼健身室的房门,然后走过去直接关上了,再次回到簸箩旁边时,已经变得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

AAAAAA第一百一十七章试探{105471}

“呼……”

裴风深呼了一口气,摆出了一个画龙步的架子,然后朝着簸箩上一跃,顿时只觉得脚底的簸箩如摇曳不定的小船一样,要向自己脚下的着力点倾斜,便马上在簸箩沿儿上变换了步法,以趟泥步走铜缸的架势,提着劲力走在了簸箩上。

走在簸箩上,裴风立刻感觉到了走簸箩和走薄冰的不同之处,喃喃自语道:“走簸箩和走薄冰果然不同,前者需要不停的转移身体和脚底的重心,后者却只需要转移身体的重心,和注意自己的落脚点就行。”

一圈……

两圈……

三圈……

走簸箩走到十几圈的时候,裴风已经摸清了脚下这只簸箩的轻重与摇摆的规律,所以走起来,也就不那么费力了。可是,令裴风比较恼火的是,随着走簸箩的时间加长,他的心情,竟然也如簸箩的摇摆幅度一般,起起伏伏了起来。

裴风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明确的说,这就是从走簸箩一事当中,看出了自己功夫上的严重弊病,基本功不扎实。

走了大概有十多分钟,裴风已经有点控制不住自己毛孔的趋势了,便直接跳下了簸箩,不再继续逞强。

看着地上已经有移动痕迹的簸箩,以及簸箩里同样有移动痕迹的方砖,裴风微微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进手容易,固手难。拳头是这样,双脚也是这样,我手上的功夫虽然到家了,腿上的功夫也到家了,但就这脚上的功夫,还没有到家。甚至连基本功都没有练扎实,就连走个簸箩,都走不稳的。要是以这样的功夫去跟人搏命,兴许速战速决还可以,但要是时间长了被敌人看清了自己的弱点,对自己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所谓进手容易,固手难。道理很简单,有动作很容易,但要做到真正的静下来,就难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心欲静而身不稳。

例如一个人连续打出十拳,不管是速度还是力量,兴许都不是事儿,但若是让这个人运转着出拳之力将拳头平举在空中,估计没多长时间,这个人的整条手臂都是酸的。

下盘的功夫也是这样,出腿,出脚都容易,只有站下来不动不容易。

站下来,站在平地上容易,站在梅花桩上不容易,站在梅花桩上容易,站在薄冰上不容易,站在薄冰上容易,站在筐里没有方砖的簸箩上不容易。

百练不如一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快到慢,从慢到停,功夫,就是这么来的。

无论是走薄冰还是走簸箩,最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让自己停下来,站得住!

只有站得住,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基本功,才能练成真正的武功。

真正的武功,是感应时间,感应万物,感应天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个快,不仅要比对手快,还要比自己快,比时间快,比万物快,甚至,能跟得上四季的节奏,跟得上天地的节奏。

慢慢的,裴风从沉思中抽离了出来,继续看着地上的簸箩,心道:“自然拳,果然不同凡响啊,起点高过顶,我如果现在练,肯定还没有资格。不知道,我如果先把簸箩换成一口大铁锅,在上面走画龙步,而且不走那么快,走起来如同运劲一般,走出运劲如抽丝的意境,将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咔”一声!

正在这时,徐慕凝推门进来了,正好看到裴风对着簸箩发怔的一幕,笑道:“小风,原来你在这儿啊,怎么没在外面看电视?”

“我不怎么喜欢看电视。”裴风扭头看向了徐慕凝,直言不讳的问道:“徐姐,你也是练拳的人?”

徐慕凝闻言一怔,似有似无的也看了一眼地上的簸箩,笑道:“没事儿的时候练练,只当是修身养性了。”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看这健身室里还摆着一只簸箩呢。”裴风指着地上的簸箩说道。

“你上去走过?”徐慕凝饶有兴趣的问道。

“刚下来没多久。”裴风点了点头,实话实说道。

“那,走出什么心得了没有?”徐慕凝一边说着,一边重新打量了一下地上的簸箩,紧接着,她的眼里闪过了一丝诧异,心道,“如果裴风刚刚真的走过簸箩,那看这簸箩现在的移动痕迹,肯定就说明,裴风的身上是真有功夫了,而且,并不是市面上那些随处就可以学到的三脚猫功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