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小人物闯都市 > 第172章 我好时刻记着你全文阅读

第172章 我好时刻记着你

为了它,每一个知识青年都把眼睛给望穿了。我们能不喜极而泣吗?

老杜一定要送我,我不忍。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要赶着毛驴车送我去六十里外的汽车站。又是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叫我如何安心。

“不!”我摇着头语气十分坚定的道。

“娃,明早四钟我准时来叫你。”老杜的倔劲儿又上来了,他对着我大声的吼道。

毛驴的蹄子敲在已经被冰冻的坚硬的地面上,“得得”地响着,老杜的大头皮鞋踢踏着地面的“嗵嗵”的声音,同时也重重地敲打着我的耳鼓膜。

月亮还高高地挂在天上。我不知道内蒙古寒冬里的月亮会是如此的清凉。月光冰冷冰冷的倾洒下来,没有一美丽和温柔的感觉,凝住了似地冷冷地笼罩着着空旷的荒野。

我坐在车上,紧紧地裹着棉大衣,咬着老杜给我的热馒头,眼睛里噙着泪花,不觉思绪翻滚……

记得刚刚到建设兵团的那会儿,我忽然得了关节炎,冬天不能出去干活。连长照顾我,叫我去后勤跟老杜做豆腐。

听到这里,胡安娜知道她的肖书记的又是别人跟他的,只是因为他得就像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样,因此,她也就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去打断他。

我怕有怕,因为他很倔,平时脸无表情,不苟言笑,藏在胡子后面的那张脸总是阴沉沉的,就像下着脸面的阴雨。

我紧张而又忐忑不安的推开那件豆腐房的木门,怯怯的跟着大家的叫法叫了一声:“老杜。”

屋里很暗,那时候又没有电灯,看不清老杜正在坑上的灯光下干着什么。

听见我的叫声,他就头也不抬的道:“娃,门边寒,坑上坐。”

他的话,声音很低沉,我第一次听见就像一阵风穿过了峡谷,有一种厚厚的沉重的感觉。也感觉到他原来很慈祥呢。

这样想着,我也就慢慢地坐到了坑沿上去,一坐上去,就感觉到坑上暖暖的。¤%¤%¤%¤%,m.↑.c⌒om据人们全村就要数老杜的坑盘的最好了。就连坑沿也是热的。

这不,我刚一坐上去,立即就有了这种暖热的感觉。不觉在心里暗暗地道:“真不赖!怪不得在男生中有不少人对这个怪老头有不少人佩服。”

“停停,肖书记,听你的好像是一个男的,怎么的是一个女人的口气呢?”听到这里,胡安娜忽然连忙道。

“哎,你别忙,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女人的嘛。那里来男生的了。”肖朝阳笑着道。

听了肖朝阳的这句话,胡安娜知道他总是有理的,也就只好静静地听他继续往下下去了:老杜爱毛驴是远近闻名的。以前都是道听途的,现在终于亲眼看到了。

别人都把毛驴圈在牲口棚里,老杜却放在屋子里,啊毛驴优哉游哉的咀嚼着干草,享受着别的同类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

门边的大锅里已经烧开了的水正在“咕嘟咕嘟”的冒着水泡,我带进去的寒气立即自然而然的变成了雾气在屋子里弥漫了开来。

看不清曲子里的情景,但干草驴粪掺和的味道一阵阵的飘来,使我不由得吸了吸鼻子,有皱起了眉头。

那时候,是要批资产阶级思想的。谁要是不习惯这种味道,就是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因此,我就不敢丝毫的把我的这种不习惯的样子表现出来,但身子却仅仅坐在坑沿上。

“吃了吗?”那老杜看着我大声的问道。

“吃了。”在大队里天天吃窝窝头就咸菜的早餐,早就吃得我每天直冒酸水了。我同样不习惯。但那也是资产阶级思想。

所以我不能把心里不爱吃的想法有所表现。再了,不吃这个又去吃什么?喝西北风?

“南边的娃娃就不习惯了哇。”

老杜这么一问,我居然委屈的心头阵阵酸楚,鼻子发酸,眼睛发酸,简直就像哭出来。可又不敢哭,只好十分违心地摇了摇头。但在心里不觉又暗暗地想道:“看来这个老杜还听仔细着呢。”

这时,老杜下了坑,正在往锅子里下着什么?长长的,黑黑的面条一样的东西。捞起来生在一个大碗里。

我不知道老杜吃什么早餐?这种黑乎乎的面条,大概也跟窝窝头的味道差不多吧?

穷地方!嗨!

我在心里直叹气。

老杜正在往碗里加着什么?立即,整个屋子里飘散开来一种葱油诱人的香气,勾人食欲。“咕嘟”一声,我也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口口水。

这是情不自禁的表现。

清汤寡水的生活已经把我的食欲搞的十分敏感了。

“来,吃罢。南边没有的。好吃。”老杜吧碗递过来,看着我道。

现在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比当时的一碗面条更实在的了。在十七八岁长身体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营养补充,每天又要干很多的体力活。这碗面条在当时对我来意味着什么?

我没有拒绝。如果我是在什么时候才开始真正接受大西北老乡的,也许就是从这碗面条开始的。

这是只有在那时才有的莜面,三道工艺,很精细的程序。磨面时要把莜麦炒熟了再磨,做面条是要把面条烫熟了,做好后再把面条蒸熟了。

那时。莜面是一种很稀罕的东西。可我却不知道。当时,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那碗面条上面。

面条上面漂浮着辣椒油和喷香的葱花。还有能自己钻进我喉咙去的面条。没有多少时间,我就把这一大碗面条吃了一个底朝天,就连汤露都不剩一滴。

我不知道那时的我还要嫌弃老乡什么只觉得的豆腐房竟然充满了家的温馨。

屋子里弥漫着的那股味道,对我来已经不重要了。

老杜用他父亲一样的爱给了当时的我真正的感动。老杜自己没有吃,在一边面无表情地抽着烟。灶堂里的火光把他的脸映的少了许多的严俊。

那刀刻一样的皱纹里,我发现了老杜的亲切。他的眼神其实也是很温和的。但却像是藏着什么忧伤。

当他在定定地注视着灶火的时候,这种忧伤就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后来我才知道,老杜是有过家室的,但老伴死的早,做爹做娘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又得病死了。老杜也终于成了一个孤寡老头子。只有他的那只心爱的毛驴仍在陪伴着他。

我也知道了老杜为什么特别优待毛驴的原因,因为那一头毛驴已经是他唯一的家庭成员了。

我看着那头毛驴,你看它那忽闪忽闪着的大眼睛,好像是很懂事的呢。

从这以后,豆腐房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早出晚归拉水磨豆腐,老杜的豆腐做的很好,全村有名。

老杜,豆腐要做的好,水很要紧。所以老杜坐豆腐从来不用本村的水,每次都要去相隔五里外的一个叫马脖子的村里的那口井里去拉水。一个星期去一次。

每次去拉水,老杜的心情似乎都会很好。这天早上我一打豆腐房,老杜就会立即对我:“去哇,拉水咯。啊。”

随着老杜的声音,我们就关门落锁,赶着毛驴上路。

毛驴车上的大水桶,老杜早就装好了。

嘻嘻,咋整个拉水的过程中,我后来终于知道了老杜的一个重大秘密。每次到马脖子村里,老杜就带着我去村口一个干干净净的大院落里面。

大院落里有一个五十开外的老女人。瘦瘦的,能干有利落。

见我们一到,她就把毛驴车接过去,叫她儿子+一个跟我同样岁数的男孩子去打水,然后叫我们进屋子上坑。

她的屋子比老杜的屋子明亮宽敞也清爽多了。只要我们一到这家,女主人就很周到,对我非常客气。而且我们一定会在那里吃了午饭才走。

午饭有黏米炸糕和酸茎炖土豆。里面还有不大见的到的肉片。

所以,每次去拉水,也是我心情最好的时候。

一次, 女主人拿出一件已经做好的黑棉袄给老杜船上,老杜呵呵地笑着乐着,脸上一片开朗之色。

无论那时我再在不懂事再没有心眼,我也看出他们俩的关系不同一般啊!

哈!老杜还有爱情呢。

那一天回来的路上,老杜跟在毛驴车后面,嘴里哼着当地的爬山调,那真是少见的情形了。

那件棉袄就穿在他的身上,毛驴挺赶时间的撅着屁股拉屎,臭烘烘的,我就捏着鼻子转过身去对着老杜嚷嚷道:“老杜,驴粪好臭啊。”

“呵呵,呵呵呵……”老杜只是呵呵的笑着,脸上的表情真是烂漫。怪不得老杜要邻村的水了,也怪不得老杜的豆腐做的最好了。

那是有秘密的,只有我知道。

每次豆腐出锅,前来买豆腐的老乡就会排成长长的队伍等着买豆腐。因此,他的豆腐经常不购卖。

但老杜也不加做,卖完为止。每次结束后,我要回到知青去,老杜总是每次变戏法一样的从笼屉里变出一块豆腐来,看着我笑着道:“趁热吃。”

这个时候又累又饿的我,也就不再客气了,拿过来就吃,心里充满了惊喜,温暖和幸福。

那个寒冷又漫长的冬天,我就是在老杜的豆腐房里度过的。开春后我就调到大队的学校里去做起了老师。

虽然离开了豆腐房,但和老杜结下的这段近于父子之情的友谊却没有断过。

每次探亲,我总忘不了给他捎烟和糖果,休息天也经常去帮他烧火磨豆腐。而每当杜甫出锅,老杜也忘不了托人给我捎来一块豆腐。

八年后,知青大返城,我也要走了。偌大的候车室里只有冷冷清清的几个人,这是一个新建的车站,时间没个准。

返城的大潮已经过去,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几朵浪花了。我便是这些浪花中的一朵。

老杜在帮我卸下行李后,看着我道:“娃,一路好走。我回啊。还得拉水磨豆子。回家问你爸妈好。”

老杜的话依然很少很精简。声音已经美誉八年前那样厚沉了。哑哑的,还带着一丝的痰音。

我的心里酸酸的,看着老杜佝偻着被往回走去,泪水模糊住了我的视线。

八年前,我想方设法的要想离开这里,但当我真的要离开这里时,我居然会有那么强烈的依恋之情。

黎明的微光中,空旷的原野无边无际,在那条路上,一位老热赶着一辆毛驴车,正在孤寂的走着,那一套黑色衣裤和那个苍老的背影,就这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好了,这件事就到这里吧。”肖朝阳笑着拿过茶杯来喝了一口后道:“胡,今天怎么你不再插嘴话了呢?”

“没什么好,也就不了。噢。对了。那回来后,你又回去过吗?”胡安娜看着肖朝阳问道。

“去过了。但我还是真的香再次踏上黄土地。再一次道老杜的豆腐房钱,房已经找不到了,老杜已经不在了。但是我真的像再吃一次老杜的莜面。再一次帮老杜拉水磨豆子、这里虽然仍然落后荒凉,但却有着嘴深厚最丰富的感情。这种感情已经和我的生命结合在一起了。再也无法从生命中消失了……”肖朝阳回味着深沉而又舒缓的道。

“真的很多事情只有在自己亲生体验到了,才会有无比深刻不可磨灭的影响。”肖朝阳道。

“肖书记,那你感觉前面的事情跟后面的事情是一种什么关系?”胡安娜问道。

“因果关系。我们不是常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吗?要是没有前人种下的树,后人用什么去乘凉?没有前人种下的瓜苗豆秧,你们后人吃什么瓜?吃什么豆?这道理还不是十分明白的吗?”肖朝阳着着忽然有儿激动了,他看着胡安娜道:“胡,你,要不要我向你作更多的解释了?”

“嗯,好像不用了。”胡安娜频频地着头道。

“好了,胡,今天我就跟你这些。希望你在写作的时候要多想想其中的道理。我想你是会想明白的。这不还有朝阳村和全国其他很多类似的例子吗?”肖朝阳看着胡安娜微笑着道:“早休息吧。”

跟肖朝阳道别了以后,胡安娜就租出了门去。肖朝阳目送着她跟她道别,然后转身就回去休息了。

再胡安娜回到住处。她想着肖朝阳的话,又想着咋网上看到的那种闲言碎语,心里想道,可不是吗?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生活和事实都是这样。

不是书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吗?他们比较的人真不知道是怎么比较的?**接过来的是怎样的一个摊子?他总设计师从**的手里接过来的是一个怎样的摊子?

再滚滚的历史潮流总是向前发展的,不会倒退的。只是他们制定的政策是否得民心?生产力的发展如何?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实质性的提高了?

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检验,也难怪底层的老百姓想念**领导的时代了。因为在那个时代的后期,已经出现了较多的轻工业产品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轻工业产品出现,随着轻工业产品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品也就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这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在不断的提高着,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样想着,胡安娜觉得自己想的事情是不是太多了。按现在比较时髦的话来,就是吃的是地沟油,操的是国家心。

罢罢罢,不想了,睡觉去。这样想着,胡安娜就收拾好桌子上的东西,关掉电脑,开始休息了。

可是,此刻已经是午夜二多的时间了。此刻,天上的月亮似乎正露着微笑,探着头看着这个美女。

第二天上午,当胡安娜睁开眼睛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老高老高了。她一骨碌坐起身来,穿好衣衫就朝着外面走去。正走着,忽然她衣袋里的手机十分热闹地响了起来,拿过手机一看,是自己的男友朱勇来的短信。

打开一看,是这样的一句话:娜娜,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去吃饭好吗?

胡安娜想到今天晚上自己不去肖书记的家里看望老书记了,时间有的是。于是就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要胡安娜的这个男朋友,肖朝阳也有一半的功劳。

那是在去年十月一日的一天,胡安娜跟肖朝阳一起去市区办事,当他们的车子来到市区的时候,看到前边出了事情。因为有事情,胡安娜就去城里吧。

肖朝阳却把车子停了下来拉着胡安娜就过去看热闹了。后来,在肖朝阳的帮助下,把那件事情办好了。

那男生看着肖朝阳万分感激地问道:“大哥,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我好时刻记着你。”

他啊,就是朝阳村的……

本書首发于看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