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大皇女 > 435、第441章 人间天河(9)全文阅读

435、第441章 人间天河(9)

林显得知离炎不顾自己的劝阻就去了长安城, 他安排一番后便从草原上赶回了雁门关, 可迟迟等不到她回来。

再着人打听,得知皇后已经失踪了,而离炎人也已不知去向。他的手下查不到她在京城活动的任何踪迹, 林显着急上火。

他甚至都做好了倘若离鹂将她秘密圈禁什么的,他就要怎么着怎么着营救她的准备。

更想过最坏的结果, 便是索性反了朝廷!

其实那时候离炎正和影滞留在暗宫的地下城。

所以,你道为何庞英一逼, 何永富等人轻易就应了个“反”字?

一则是多年来对朝廷和皇帝的失望与怨愤所致, 积年成仇;二则,林显已经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何永富等几名亲信。

与皇帝和朝廷对着干这种事情是要诛九族的,他林显反, 纯粹就是为了离炎, 乃是一己之私。他的确需要助力,可是多年来的正直忠义使得他做不出将手下一并绑上战船的事情出来, 就坦荡荡告之, 大家来去自由,免得被他拖累。

令他欣慰的是,林家军众人生死都愿跟随他。

终于,从金莲那里传来消息,离炎出了玉门关跑到代国去了。

她平安逃出了京城, 让林显着实大松了一口气,可他奇怪她为什么不回雁门关,反往其他地方去?

金莲也不知道, 信中说离炎神色有些不对,同行的熟人就离若一个,问离若,离若也不知离炎为何情绪不佳。

金莲的信中并未提及有皇后同行,所以难道是皇后出了问题?

得了这样让人揪心的消息后,林显无心回草原,便在雁门关滞留了下来,想等她才能安心。

然而,没等到离炎,倒等来了朝廷派来雁门关的监军。

这就有些难办了。

只因为林显目前的职责比较尴尬。

他本是雁门关的守将,且他自请永驻忘川城,所以是不能擅自离开驻地的。结果他却拿了黑莲的虎符,在没有请示皇帝的前提下,擅自带着几十万兵马去了呼伦草原。

解救被困丰国的五千兵甲之事,完全就是他林显自作主张,既没得到离樱的认可,也没得到离鹂的认可。虽然这两任皇帝都暂未追究的责任,但不代表皇帝心中不膈应。

边关的兵力为何只有区区两三万人?

防的就是这些封疆大吏天高皇帝远,造反、闹事或者干出其他威胁皇帝宝座的事情出来。

这一回好了,朝廷忽然派出十万兵甲开赴雁门关,而且还来了一个监军,这是要做什么啊?

林家军所有人都猜测是找林大将军的麻烦来了,这叫做---秋后算账。

倘若让那监军抓到他在雁门关,同样也是一条死罪!

为什么?

你林显有虎符,你可以说黑莲原来的任务就是要去将黄泉兄弟俩和五千兵士救回来,好吧,皇帝认账。毕竟离樱死了,黑莲又是主动将虎符交给林显的,林显的说法又站得住脚,离鹂不好问他的罪。

可是,你现在却又待在雁门关是怎么回事?!

你身为几十万兵马统帅,抛弃自己的手下独自回了雁门关,算怎么回事?!

万一丰国趁此机会袭击那三十大军,林显就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因为这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他送了三十万人给龙萍做投名状啊!

无论如何,林显得避着庞英。

本来他也已经收拾行囊准备偷偷离开雁门关回呼伦草原去了,偏偏,祸不单行。

怕什么来什么。

林显没有等来离炎,先等来了欲要找他晦气的监军庞英,跟着又从玉门关传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金莲告诉他:施夷光有一支十多万的队伍不见了!

林显大吃了一惊。

施夷光带着三十万人跑去攻打年国未遂,于是唱了一出空城计瞒天过海,一支队伍绕远路再次偷袭年国,一支队伍则折返了回来。玉门关没有遇袭,雁门关也没有,那会去哪儿?

林显只想到了一个可能。

他那号称三十万的大军正在呼伦草原上!

如果施夷光偷偷回国,自然不可能无功而返,必定是去了草原想要立功。偏草原上还有个狡诈的妥颜,那支离军不是得遭两头夹击?!

话分两头,这就来说说施夷光。

冻住的黄河给了人便利,过黄河如履平地。

离国朝廷的举动自然逃不过施夷光的耳,她在离国那几年不是白待的。

她的确是带着十五万军队过了黄河,欲要突袭雁门关。

为什么会选择雁门关呢?因为林显不在啊,离国朝廷调派的十万人马也还在路上玩耍啊。

雁门关兵力薄弱,又没有战神坐镇,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送她的一场功劳。

之前她和她的皇帝龙萍商议,说年国皇帝年红芍垂垂老矣,年轻一辈的武将中唯一得力的雁南飞又不受重视,内部几个皇孙争夺皇位十分激烈。君臣皆认为年国不过是匹瘦骆驼,空剩了副骨架强撑着,而她们这一奇袭将成为压死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惜计划却提前败露。

年国不但迅速确立了新皇,还提拔了雁南飞,又调集了千军万马做好了边关的防御准备,搞得施夷光灰头土脸。

她在龙萍面前可是夸了海口的,不建功勋誓不还朝。攻打年国的计划败露后,为此,她苦苦的等了三个多月,终于等来了寒冬,于是迅速做出分兵部署,欲要攻打年离两国一个措手不及。一支队伍绕远路奇袭年国陈关,另一支则由她率领去夹击草原上的黑莲。

政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皇帝虽与黑莲私下有过约定,可谁又知道那杨黑莲拉着几十万大军摆在黄河岸边就没有攻打过来的企图?黄河一结冰,说不定他就坐不住了,何不先下手为强?

黑莲是离国权臣,一手遮天。若能除掉他,离国朝廷必定震动,皇上也许就可以趁此机会挥师南下了。

谁知施夷光走到半路,得知黑莲回京了,手下兵马尽数交给了林显,且他将几十万大军开拔到草原上一直按兵不动,频频传信要求与龙萍谈判。

得到这个消息,施夷光更加兴奋。

她没有把握能在战场上赢过林显,但却可以借刀杀人!

既然林显人在草原,雁门关岂不是无将?若攻下雁门关,离国皇帝定会治林显一个死罪。

施夷光于是路上改道,跨过冰冻的黄河就要往雁门关去。

然而运气不太好,才过了黄河,忘川城内的细作便给她送来消息---鹂皇派的十万人刚到雁门关。而且,林显也在雁门关!

有林显在,又有十万新到的兵员在,即便有草包监军想坏事,林显也能将大局控制下来。所以,突袭雁门关已是无望了。

但是,还有机会。

这时候,施夷光就跟林显想到一块儿去了---联合妥颜夹击那三十万离军!

林显得到军中急报,只得立刻披挂而出。

他刻意放出自己在雁门关的消息,且只带了两百亲兵走。还大张旗鼓的叫人做了面书了他林显姓氏的大旗一路扛着走,目的就是想转移施夷光的目光,要她冲着自己来。

北疆各国,敬畏林显的同时,倘若能抓住他斩杀了他,那真是无上的容光。想来施夷光若得知他就只带了两百人随行,还要大声吆喝着回草原,不来捉他才是傻子!

林显这么做,也是无畏,跟离炎有得一拼---艺高人胆大。

可是,林显带着两百亲兵刚刚走出雁门关,还在关门口外百米远处,送行的何永富等人也还在与他边走边议事。

忽然,平地起妖风!

那股风来得十分诡异、强劲,刮得地上尚未结成冰的雪直往空中蹿,迷了眼的人,马背上众人差点被掀飞在地。

然后,所有人都只听见“咔嚓”一声破响,邪风迅速退散,大家睁眼看去,几步远外小兵扛着的那面“林”字帅旗的旗杆已应声而断!

众人惊愕万分。

大将军尚未出征,旗杆却先被风吹折,这是非常不吉利的征兆。

众人于是纷纷劝说林显另择良辰吉日出发。

林显心头也是微微一动,但此时哪里还有时间给他等待来日再走?

遂大声斥责道:“良辰吉日?我们这是要入洞房,还是要上花轿啊?!还另择良辰吉日!我这是去上阵杀敌,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闻言,何永富等人个个噤声,不敢再劝。

林显执意要走。

不过他叫人另做了一面旗帜,帅旗上不再写“林”字,而是改为了“离”,以便安抚众将士忐忑不安的心。

毕竟他可以不管不顾不信邪,可是手底下这些士兵却没他这样的心志啊。

离炎赶回雁门关的时候,林显已经带着他的两百亲兵离开了约有小半个时辰。

庞英在城下叫嚣,林家军故意不理会她,就是为了给林显争取离开的时间。

此时离炎问话,何永富赶紧就将当时林显出关时发生的怪异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她听了。

离炎听后,同样也十分惊愕!

她想到了《水浒传》里有一出,梁山好汉彼时的第一把交椅上坐的那人晁盖,便是在出征前被风吹断了旗杆,之后果然死于非命。

她本来不迷信,可是若这种事情发生在至亲至爱的人身上,心底无限蔓延开来的惶恐已由不得她了。

离炎不敢停留,也不与那监军拢苯拥髯硗肪鸵プ妨窒浴

何永富喊住她:“王爷,这狗官怎么处置?”

既然称之为狗官,想来此人已经惹恼了林家军,不是个好官。

离炎听话辩音,勒马回头看着那庞英道:“大人贵姓?”

庞英被身旁一机灵的家仆扯了扯衣袖,她矮下身附上耳朵,那家丁道:“大皇女蛮横无状,不要得罪了她。”

庞英已知林家军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勉强挤出一个难看的笑来,躬身答道:“王爷,小的免贵姓庞。”

离炎点点头,转头看向何永富,眨了眨眼道:“好生招待庞大人,她是皇上钦差。林大将军要去解救我们离国的将士,责任重大。他不在,那庞大人就是这里的统帅了。诸位一定要记得任何事情都要对庞大人早请示、晚汇报。”最后六个字咬得特别重,缓缓出口。

这是要将姓庞的绑上一条船龋

有事发生了,责任就尽可推到庞英身上!

何永富听罢,犹如醍醐灌顶,当即一抱拳,大喜道:“王爷放心,大将军不在,我们唯庞大人马首是瞻!”

离炎于是放心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