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大禅主 > 第3章 003九个小灵人全文阅读

第3章 003九个小灵人

慧空和尚说道:“你前世是我太师父少林寺方丈大妙禅师,今世是大妙禅师的法身在你肉身上转世。太师父大妙方丈临终曾遗下法旨:十八年后,到苏州府齐家庄寻找你承继禅宗衣钵。”

佛送儿听了一脸呆懵,心想:“这也太传奇吧?”

“你八岁前懵懵懂懂地长大,就是为了不让俗世尘念蒙蔽你先天灵犀。前生九世记忆的知识、经验、能力,在你八岁之前就如一粒种子深埋在地下,如神龙潜藏深渊。我用药物浸泡排除你体内淤毒,用佛门灌顶开窍之法,唤醒了你体内前世积累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你才会拥有常人没有的种种神奇异能。”慧空法师继续说道。

佛送儿惊讶异常,好奇问道:“那我既然是太师祖法身转世,那太师祖又是如何圆寂的啦?”

慧空闻言,神色顿时黯然下来,沉思了好一会儿,长叹一声说道:“这里面牵涉到少林寺二十年前的一段公案。”

慧空似乎在理清思绪,略停了停又道:“当今洪武皇帝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出家。元末时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纷纷揭竿而起,洪武帝从投奔红巾军开始起事,采取‘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的谋略保存实力,伺机而动,先后灭陈友谅,败张士诚,驱逐蒙古鞑子于长城之外,最后夺得天下,定都建业称帝。”

“那少林寺与朱元璋又有什么干系?”佛送儿问道。

“少林寺被江湖上奉为武林泰斗,少林俗家弟子更是遍布天下,洪武帝生性猜疑,恐有枭雄之士借机起事,动摇其大明根基。又不知从何得知,少林寺有一本秘传佛典《大慈悲经》,传说据此修行,可以长生不老、不生不灭。洪武帝于是遂起灭派之心,派遣朝廷五大高手率御林军大队人马围攻少林,千年古寺被一场大火烧得一干二净,寺院上至方丈下至杂役等众僧皆舍身护法而殁。”

虽时隔二十年多年,说到此处,慧空和尚仍是痛不欲生。

“师父!《大慈悲经》究竟是本什么样的经书?学成之后,真的有毁天灭地的神通?真能让凡人修炼成佛?它竟让九五之尊的帝王都起了觊觎之心。”慧空的一番话勾起了佛送儿的好奇心。

“俗世的‘浊人’只摹其样,未得其中法门精义,皆认为佛学是一门欺世迷信之学,只有真正破墙入门的‘道人’方知佛法无欺!”

慧空和尚喝了一口茶,又道:“本寺《大慈悲经》是达摩祖师从天竺带到中土来的,是少林寺历代方丈口传心授不立文字的秘传修行佛典。”

相传是佛陀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面对斗明星悟到的佛法中的秘密修行之法,后著立《大慈悲经》,经文共分上下两部分。

佛法共有三十七道品修行,至于佛法如何从一品修行最高三十七品?每品究竟拥有什么样的神通?慧空修行尚浅,刚入门墙,自是不得而知。只知当年达摩祖师历经千难万险,孑身来到中土,弘扬佛法,受到北魏孝文帝的眷隆,建刹嵩山少室峰,世称嵩山少林寺。

达摩祖师驻锡少林寺,潜心修行,面壁九年,终于通悟妙解《大慈悲经》,创下少林十六神功,**飞升。

后世历代高僧妙悟禅理,兼收并蓄各门派武功,推陈出新,将少林武功发扬光大,闯下“少林七十二绝艺冠天下”的名号,奠定了少林寺千百年来在武林中执掌牛耳的地位,《大慈悲经》也秘密地代代相传。

遗憾的是,上辈方丈广海法师在传授《大慈悲经》给大妙禅师时,尚余最后一段未传授完,便圆寂归西。

慧空眼神凝视着佛送儿道:“大妙方丈曾在佛祖面前燃指发大愿心,他愿经多世累劫,获得《大慈悲经》地完整。圆寂前特的嘱咐指点你,将来一定要求得《大慈悲经》最后部分,以弘扬禅宗佛法,重振少林声威。”

“弟子将来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求得真经完整,实现太师祖的宏愿!只不过弟子有一事不明白,我少林是天下一等一的大门派,难道就这样轻易地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慧空和尚双眼已满是泪水,抬头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当时双方实力实在太过悬殊,何况朝廷是有备而来,本寺毫无戒备,朝廷为了夺经灭派,事先一切都经过精心的策划准备。先在寺庙周围放火,然后用九支连发的诸葛硬弩开路,再五大高手联袂破阵。本寺僧众武功再高,又怎能抵挡得住千军万马的诸葛连环弩。”

慧空法师一向淡定从容,佛送儿从未见过他神色如此悲怆不平。

慧空法师悲声道:“少林‘十八罗汉阵’,‘佛门卐字阵’,以及广字辈和大字辈的十大高僧在面壁禅院前摆下的‘十方大阵’,也仅仅只能为大妙方丈赢得一点时间,传授《大慈悲经》给我们五位慧字辈弟子。外面杀声震天,啸声连连,只不过片刻功夫,敌人已至面壁禅院前。由于时间紧迫,方丈给我们五人各传授一段,让我们强记硬背,然后分别嘱咐几句后,方丈启动密道机关,用掌力把我们推入洞中,迅速关闭了机关。我们前行不远,感觉地面一震,身后一声巨响,密道入口和机关已被炸毁。我们五人潜出密道,按事先约定,分五个方向逃离,以躲避锦衣卫追杀。”

时隔多年,想起当年战况的惨烈和凶险,慧空还是心有余悸。

佛送儿被这段故事深深震撼,也被少林僧众舍身护法精神所感动,更被大妙方丈在全寺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决断折服,对《大慈悲经》中神妙的佛法修行更是充满神往。

禅室中师徒俩一时无语,静静地相对而坐,空气显得有些凝固,慧空和尚低垂着头,挥了挥手说道:“天色已晚,你去睡觉吧。”

天刚亮,佛送儿象往常一样,拿着扁担绳索上山砍柴。

前三章已发完,能够在茫茫书海中看到此书也算有缘,如果喜欢它,十四小哥拜托你动动手,多宣传宣传,你的支持,就是作者码字的最大动力,在此拱手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