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破壁记 > 第98章 徐图安民计全文阅读

第98章 徐图安民计

当晚王可义设宴,为周剑雄、连生等人接风。大家尊周剑雄坐首席,连生、王可义分列左右。周剑雄道:“这第一杯酒,我敬夺取和州的两位功臣:王可义和宋达。”几人将酒喝了,周剑雄颇为感慨,说道:“想不到啊,我和连生领兵半年,夺城池十余座,年底却无立锥之地。要不是王可义和宋达两位自家人,我连女儿的亲事都不知该在哪儿办。”

宋达道:“老爷,可馨姑娘是我的救命恩人,您又是我东家,今后只要有我宋达一天,肯定指哪打哪儿。”

王可义道:“内兄华百草敬重连生,肯定错不了。我相信,明年开春,自有一番新气象。”

周剑雄欣慰不已,说道:“王可义,你明日将华百草、乐斋他们请来,大家准备喝喜酒。老周去世那天托梦于我,担心可馨的婚事夜长梦多,多少城池、兵马,我周剑雄都可以让。连生这位姑爷我让不起,不然哪天我闭了眼,老周都不认我这位老爷呢。”

席上众人不少都知道其中原委的,听得哄堂大笑。

罗翠花道:“和州离滁州约莫五天路程,我们便赶在五日之内,将新人送进洞房。先前我听说好些人在打闹洞房的主意,我罗翠花可先声明啊,事关家国大事,洞房那天我领三千兵马守护,看你们谁敢。”

连生、周可馨两人给众人取笑,羞得不敢抬头,哪里还能接话。但两人心里却无比温暖,像被家人拥抱着的感觉,每一张笑脸都那么真诚热情,每一句话都那么自然动听。

人逢喜事精神爽,周仲强到了和州,身上的病竟然不药而愈,每日里忙着准备婚礼布置、吃用采办、招呼宾朋,只等两日之后,将女儿亲手交到连生手上。

王可义帮着周剑雄忙里忙外,不辞辛苦。周可馨看在眼里,对连生道:“王可义想来也是能成事的人,呆在定阳委屈他了。”

连生道:“不错,此人有柄国之才,不但品行端正,而且不惧巨重细杂。我看和州主事非他莫属。”

周可馨轻靠在连生肩上:“你识人有术,如今谁说你不是转轮圣王降世,我也不信了。”

连生惭愧道:“馨儿,转轮圣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佛经上记载,转轮圣王出世之后,自然有七宝汇聚。分别是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神珠宝、玉女宝、藏主宝、兵臣宝。前四宝为物,后三宝为人。一统中州,平服四夷,开创盛世,人民炽盛,这得需要多大的功德福报才行啊?”

“你且用心,说不定就能做到。”周可馨抬眼望着连生,流露出无限的期许和几分自豪。

连生顿感热血沸腾,心道:“就算披心沥胆,但愿不负众望吧。”

周可馨道:“那玉女宝是什么?”

连生憨憨一笑,说道:“我是转轮圣王的话,玉女宝就是你了。”

“哦?”周可馨忽然想起梦中有人说她欺霸轮王正室之语,问道:“可有些什么说道?”

“馨儿,你既对我有信心,为何问这话?”连生随即俯在周可馨耳边,轻声道:“我爱你,即是玉女宝全部的说道。”

周可馨虽不太相信,却忍不住眼睛一红,滚落两行幸福的泪儿来。

乐斋闻听连生喜讯,和华百草早早来到和州道贺。连生将他让进屋里,拜倒在地,哭道:“师叔,您可无恙吧?”

乐斋连忙将他扶起来,说道:“连生,今后可不许这样,你已是万人统帅,哪能动不动就流眼泪呢。”

连生道:“有什么打紧,至情至性才见男儿本色,连生想念师叔,便自然流出泪来,岂管得他人怎么看待。”

乐斋听了笑道:“好!连生,我也读了多年佛经,平日里参禅打坐,期悟妙谛,却从来说不出你这样的话语,你果真与众不同!”

连生静了静心神,说道:“师叔,我没听您劝阻,如今就要娶馨儿为妻,您可怪我么?”

“不但不怪你,还替你由衷高兴。”乐斋拍拍连生的肩膀,感慨道:“你智圆师父要在的话,该有多自豪!”

“我和馨儿去连村祭拜过父母,也给师父扫过墓,墓前的松树已经长高了。”

乐斋满意地点点头:“可馨是个好姑娘,日后好好待她。”

连生应诺,两人又聊了些家常,连生得知华掌柜等人都好,心中皆是欢喜。

这时周可馨敲门道:“连生,大盛景少东家盛成铭非要来拜谢乐叔叔。”

“盛成铭?”对这个名字,乐斋心中疑惑。

“是我啊,乐叔叔,了知和尚。”

“啊!”乐斋看见眼前的小伙子,才想起来,高兴地上前拉着他的手,“怎么还了俗,还成了大盛景的少东家?”

“这事儿多亏了您啊!当日丢了师父度牒,我便尊您的嘱咐,带着师父一路向西,到了川渝之地,果不其然,人生际遇发生天大的变化,给大盛景商行的老板相中成了他的姑爷。这不,听说连生大婚,便带了一百匹好马,一百匹绸缎来贺喜,凑个百年好合,希望连生和周姑娘早生贵子!连生,你有一位神仙一般的师叔,只怕连你们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都知道了吧?哈哈。”

听了这些话,周可馨羞红了脸,连生和乐斋却有些尴尬,连生怕他多说话,忙一旁让了茶,待周可馨出了房门,几人才畅聊一别思念之情。

王可义和华百草到连生房里时,周可馨也在,便为他们泡了好茶,几人边喝边叙。

王可义道:“连生,你张榜的方式着实有效,定阳百姓一看便知道该分多少地、交多少粮,减免了衙役解释口舌不说,更赢得了民心。你们走后,定阳均田迎来秋季丰收,老百姓纷纷主动来县城交粮,更多的人带着儿子、侄子来参军,所以半年功夫,我们就有上万的兵马,还得空向军中送了一趟粮。”

连生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首先打的就是钱粮。有你坐镇后方,我们都心里踏实,现在定阳郑家人多话杂,我看你不如就在和州任主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