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次元小说 > 大国思维 > 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1)全文阅读

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1)

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在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中国不免容易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位置。“中国威胁论”一直存在,并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每当美国等一些国家又在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时候,中国的反驳仿佛总是敌不过攻击的一方。中美之间始终是带着敌对的性质在交往,到现在美国政府依旧有很多官员对中国抱着很大的敌对态度。在台湾问题上,双方更是无法达成共识,甚至不排除动用武力的可能。美国已经公开表明态度要保卫台湾,这种态度实在是令中国人无法容忍,但是迫于很多情况,中国却又不得不容忍。这样不免给人留下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嫌疑。

被动回应,后发制人

相比于美国的激烈措辞,中国舆论的回应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中国的回应甚至很难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不当之处就在于,中国舆论对于美国的相关论调并不深究,这样就恰好掉入了美国设下的语言陷阱,使事情进一步恶化发展。研究中美关系的中国学者都深有感触,“中国威胁论”是导致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阴影。

拿五角大楼事件来说,中国舆论是在五角大楼报告出台之后才进行的反击,美国的一位五角大楼官员在此之前有过这样的论断,他说:“你看,中国媒体明天一定会写出类似的标题出来。”果然,中国的确这样做了,中国媒体的被动回应总是很容易给人造成“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对于国际新闻的报道,最忌讳的就是报道已经报过的新闻,所以即便中国已经给出了强有力的回应,但是还是不会得到太多的转载。人们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很少有人愿意关注已经发生过的新闻。

除此之外,对于美国人一些非常新的说法,中国媒体的评论却不够充分,佩斯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曾经发表过评论说,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对另一个国家构成威胁,不仅要看它是否有这样的实力,还要看它是否有这样的意图。他还说,我并不认为中国有这样的意图。对这样的公正报道,中国却没有给予回应。如果中国当时能够做出相关的有说服力的报道的话,那就显得相得益彰了。佩斯的话被美国媒体忽视,而国际中文媒体也没有重视其分量,导致中国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

中国人可能自己夸大了“中国威胁论”

由于中英文语言上的差异化,中国人有些时候自己渲染和夸大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美国人在强调中国威胁论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出中国的发展威胁到美国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强调美国是被威胁的,而不是中国主动威胁美国。这样的说法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人十分担心自己的未来,但并没有要把中国说的多么邪恶甚至是不择手段。事实上,很多美国人在谈到中国的时候都非常欣赏和羡慕。中国应该理解美国的这种担忧,可以给这种心理做适当的解释,而并不是一听到“中国威胁论”就想进行激烈反驳。这样只会让事情更加恶化。由于语言上的误差,中国的解释自然抵不过美国的渲染,中国的回应往往位居下风。一旦做出不符合美国心意的解释便会误入美国的语言陷阱,美国势必要进行反驳,这样又等于中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邓小平曾经提出“韬光养晦”,意思是强调要收敛锋芒,不要太外露。但是美国却将其翻译成“掩藏实力,等待时机”。这一来自然给美国拉响了警笛。他们会猜测,中国在掩藏什么,在等待什么。美国的中国事务顾问就曾经在发表自己的书籍时,对这个词语的意思加以发挥,他认为中国存在危险的霸权心态。再比如,美国人常常误解“有所作为”这个词,他们总是认为中国会有意外的举动。因此,中国有必要向美国人全面解释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008年刚好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在这三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是在社会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体育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的改善和提高,中国社会的经济水平正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于是,中国民间普遍流传着一种心理: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性的大国,只有美国才能和中国相提并论,世界的未来必然是属于中国的。在这样的偏激大国心态下,中国民众都普遍认为中国是完美的。于是一旦发生国际上的问题,中国民众都会认为错误是别国的,对于问题的根源并没有兴趣去探究。

除此之外,中国民众一旦遇到国际上的问题,都抱着强硬的态度,甚至不免有一种人多欺负人少的优越感。这种心态随着中国取得的成就而不断滋长,并且也越来越不切实际。由此,中国的某些评论就会为外国媒体引发新的探究课题。他们会把中国人的心理无限放大,这样,又等于中国的观点受制于人,被人牵着鼻子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