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次元小说 > 大国思维 > 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1)全文阅读

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1)

日本曾做过这样一项统计:将世界各国生产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最终表明,在发生的质量问题中,重复发生的问题所占的比例正在大幅度增加。在过去二十年中,企业中重复发生的问题比例仅占15%,而现在已上升到60%,预计10年后,这一比例将达到70%。

在中国企业中,重复性问题也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但是,越来越多的事件却在表明这一现象正在加剧。

连续的奶粉事件

005年5月5日,浙江省工商局对外宣告,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005年6月1日,江西省工商局向媒体通报雀巢成长奶粉3+碘含量严重超标,属于不合格奶粉。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的消息公布后,省工商局就专门发文给各设区市工商局,要求全省工商系统1万多名执法人员在全省范围内的超市、商场和批发市场进行清查,对涉嫌不合格的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予以下架和封存处理。人们对此次雀巢奶粉事件特别关注,工商局也曾多次抽查各大商厦百货店,但是这样的奶粉事件却仍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006年,光明奶厂“回奶,变质奶事件”又将人们的视线拉回了奶粉事件上。006年,通过上海国资重组而诞生的光明食品集团,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食品产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包括光明乳业在内的四大上市公司,以及光明、大白兔、冠生园、梅林、正广和等十多个着名品牌。此次事件无疑是把光明集团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给毁了。雀巢奶粉事件发生后,业界几乎人人自危,谨慎行事。在这样的紧张气氛中,作为竞争对手,光明集团首先应该做的不是想着去抢占市场,而是引起警觉,在整个集团内部进行自查,查看有没有管理漏洞和可能存在的隐患。然而,光明集团竟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危机,反而紧随其后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008年中国毒奶制品事件,制造商三鹿集团是第一间被发现生产的一批婴幼儿奶粉中,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导致食用该奶粉的婴儿患上肾结石的事件。其后此事件涉及扩大,愈来愈多制造商的奶制品被揭发也含有三聚氰胺。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这样不该犯的错误使中国制造商的信誉受到了重创,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

这一系列的奶粉事件给中国很大的警示:为什么各个厂家会在奶粉事件上接二连三地犯错?仅光明集团来说,008年9月18日,光明乳业被抽查了9批次的产品,6批次检出三聚氰胺。仅仅三天之后,9月1日,新加坡农粮及兽医局宣布在一批冠生园集团生产的“大白兔奶糖”验出含有三聚氰胺。在国庆长假期间,仅在上海第一食品商店一个门店,大白兔奶糖销售额的损失就达8万元。这样的事件难道不应该让各个厂家做出深刻地反省么?一次警告还不足以换取厂家的警觉,非要在同一块石头上多次绊倒才醒悟。

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

金融危机让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种紧张的局面,素来倡导自由贸易的美国竟然率先搞起了“专买美国货”。接踵而至的是,印度对中国进口玩具为期6个月的禁令,并有可能延长为永久性禁令。在南美,巴西宣布,将对包括玩具、鞋子、成衣和照相机在内的4种进口产品实行许可证制度,其中部分中国出口产品可能因此受到影响。众多迹象表明,世界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重新抬头,这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这样的现象,不禁让人们联想到上个世纪0年代那场经济大萧条中人类犯下的错误,人类真的会被同一块石头再一次绊倒吗?

190年美国面临着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签署旨在保护美国贸易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被认为是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犯下的“最大错误”,法案导致了农业与工业都采取保护政策,还引发了世界市场的报复,令美国经济正式进入寒冬。从这个事件上人们不难看出,贸易保护主意根本挽救不了经济危机。

既然保护主义挽救不了经济危机,为什么眼下一些国家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呢?因为在经济危机面前,自由贸易正在经历一场信任危机,催化剂是经济的大幅度萎缩带来的就业压力。为此一些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把保护主义看作是走出困境所必须的一剂药,但对积极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国家而言,实在是倒退。遗憾的是,人类就是有这样一个通病:好了伤疤忘了疼!即便动辄以“维护世界秩序”而自诩的某些国家也不能例外。特别是有些国家为了所谓本国利益,不惜牺牲本国消费者利益,对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加以限制,使消费者为购买本国产品而付出高昂代价。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国家的经济更加衰退而已,丝毫起不了挽救的作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