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次元小说 > 大国思维 > 努力争夺外交说话权(1)全文阅读

努力争夺外交说话权(1)

外交,既是一个国家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又是处理国际关系的艺术和技巧。俗话说的好:“弱国无外交”。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有强大了,才有可能和其他国家建立关系。所谓成功的外交,就是在能够保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得寸进尺”,最大限度地压制对方,为本国争取最大的利益。说白了,外交的最终目的就是谋取利益。因此,中国必须在外交上争取说话权。

争取外交说话权,才能站稳脚跟

不难发现,外交上的强与硬是与国力直接挂钩的。回顾中国那段被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不堪岁月,就会发现中国的政府始终都处于外交的弱势,其他国家怎么说它就怎么做,毫无反驳的余地。正是这样,列强们才会把中国看作是一头睡狮,一盘散沙,无不想在这块风水宝地上掠夺一二。

众所周知,古时候的中国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基本上无外交可言。后来,是英国的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在被迫的情况下开始奉行外交,但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完全被那些列强国家牵着鼻子走。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大片土地,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不胜而胜,不败而败”的外交噩梦。而后来,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由于左宗棠积极备战反击,加上据理力争,使得沙俄不得不重新考虑修订条约,中国也收复了已经失去长达10多年的伊犁大部分地区。两种不同的外交手段形成了鲜明了对比,那就是:在外交上,必须尽力争取主动权和说话权,如果总是唯唯喏喏,只会让别人更看不起你。

在加入联合国之前,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大多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时中国的经济很不发达,在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地位。直到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才开创了新中国光辉的外交史。

进入1世纪以后,中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可是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交干扰。很多国家开始对中国表现出担忧,甚至公开表示敌意,面对这个全新的外交环境,中国该怎么办?如果才能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怎样才能得到全世界的承认和尊重?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

说到中国较为敏感的几个外交关系,莫过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和中俄关系。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两个国家既有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荣辱与共,又有过朝鲜战争时的残酷厮杀。既有共同利益,又有潜在冲突,不仅有政治方面的,还有军事方面的,甚至是文化方面的。在经济上,中美两国是相互依赖的关系。面对如此复杂的关系,中国的外交不仅仅要考虑到国家,更要考虑到人民。

说到中日关系,可能大部分人都会从心底生出一种愤恨的情绪,那段屈辱的历史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日本不肯对当年侵略中国道歉,其国家领导人还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在钓鱼岛的问题上,日本也始终死缠烂打等等,都极强烈地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之心。两国的国民都缺乏冷静和理智,这使得中日的关系曾几度陷入紧张局面,双方缺乏信任的基础。一直以来,中日在外交都伴随着一种强硬的姿态,甚至还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必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力。我们不能采用一种十分极端的思想来抵制日本,来表达自己所谓的爱国之心,那样对自己也无半点好处。中国想要在中日关系中多争取说话权,就必须走出那种屈辱的心态,从容地展现一个自信的大国之风。

外交关系,不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一种交流与平衡方式,更是考量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真诚与善良。在外交的世界里,不应该只有政治和历史,也应该有对人性的思考,将文化与思想的交流融入其中。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仅有利益的冲突,也有利益的合作。可以说,就是利益使两个国家走到了一起。中国必须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着眼于外交的本质意义,不仅考虑政治军事和经济,也要考虑文化因素。

00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试验成功,这一伟大举动震惊了全世界。当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仓中用双手捧着联合国国旗和中国国旗,向全世界人民微笑问好时,一个强大、自信、文明且受人尊重的大国形象已然在世界人民心中形成。从这一点上便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出路之一便是让自己更加强大,不仅是经济军事力量上的强大,更是心态的强大。我们必须正视历史,正视现在,并正视未来。所以说,外交需要突破旧思维,需要注入新的模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