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大宋最强航海王 > 第一百二十章 兖州分号全文阅读

第一百二十章 兖州分号

晁盖拿了二百贯钱沉甸甸的铜钱出了酒楼的门,门外刘唐、大壮正等候呢。

“走,回家。”晁盖上了马车,大壮鞭子一挥,马车缓缓启动,往镖局赶去。

刘唐很好奇:“哥哥哪里弄的钱?”

“官府的赔偿,难得啊,陈师爷说是官府弄错了,给晁熊赔的汤药费。”

刘唐也是大惊,的确很难得:“哥哥厉害,官府都认错赔钱。”

“陈大人想要稳定的局面,两家必须言和。刚好趁机咱们也快速发展,唯有实力才真的,别的都是虚的。”

安通镖局,晁熊躺在床上百无聊赖的看着天花板。

晁盖乐呵呵的把二百贯放在晁熊床头上。

刘唐笑道:“老熊,你发财了,官府给你赔钱了。”

“什么,官府给我赔钱了,赔了多少?”

“快看看,好大一包,二百贯呢。”

“还真多,这顿打没白挨。不过我感觉我能起来了。”

“不行,伤口化脓,毒素进入血液里,到时候神仙难救。不仅要躺着,还得忌口。大夫说了必须结疤以后才能起来。”

伤口又多又长,还有烙铁烫伤,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难得的和平时期,刚好努力发展。

镖局着手开始筹备兖州府分号,从济州府向东,不过百余里就是兖州府,而且水上、陆上都很方便。

兖州属于大府,盛产煤炭、焦炭、人口众多。来往货物也比较多,安通镖局主打普通货物,所以在兖州开分号是势在必行的。

而且晁家庄的产业是一个系列,酒楼、客栈、商铺,都以镖局为先驱。

因为这个时候水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没点势力,想开个酒楼,那是不可能的。

晁盖回到晁家庄,检查了养鱼、养牛、养猪、养羊,一切进展顺利。

见晁盖来了,公孙胜非常的高兴。

“恭喜哥哥,贺喜哥哥。土豆丰收已经成定局了。”

“哦,道长如何得知?”

“前天一头小野猪闯入土豆地,护卫驱赶不及时,破坏了几颗土豆,在那放着呢,小的有鸡蛋大,大的有拳头大,哥哥随我前去看看。”

“太好了,快去。”

两人一路小跑,从养牛场来到土豆地。

负责看护的护卫过来承认错误是难免的,两人专门负责土地,还让野猪糟蹋了。

晁盖处罚肯定是要的,休息日去庄里打扫一天卫生。

公孙胜提议又加了两个护卫,晚上值夜守护。

窝棚里,公孙胜拿出六个土豆,崭新的土豆嫩皮很白。

最大的一个拳头大了,最小的也有鸡蛋大了。

“很好,很好,大局已定。这就是土豆,能做菜,能当饭,还能加工。拿回家我给道长炒菜吃。”

公孙胜连连摇手:“这可使不得,留着做种吧。”

“这个留不住的,留种的土豆立秋前后种植,生长出来个头都不大,等天冷了才挖出来地窖保存。不过道长可清楚,我研究土豆、红薯的真正用意?”

公孙胜摇摇头:“贫道可不会算这个。”谷

晁盖把晁斌喊过来:“你来说说。”

“那小人就献丑说说了。这些年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卖儿鬻女,虽然有朝廷和奸臣的因素,但是也有百姓愚昧的因素。天旱了之后求雨。发洪水了只会拜龙王,蝗虫来了不敢捕杀,荒年来了,只好去逃荒。咱们山东道上几乎年年都有蝗灾,只是范围大小的不同。有时候有夏蝗,有时候有秋蝗。”

公孙胜恍然大悟:“贫道明白了,春土豆成熟的时候,正好赶在初夏。就算蝗虫来了,把土豆叶子吃光,丝毫不影响土豆的收获。秋天蝗虫来了,也同样对红薯影响不大,只是收多收少的问题,不至于颗粒无收。”

晁盖点点头:“道长说的不错,百姓愚昧就要开化民智。道长平常要多多给百姓传授一些正确知识,切记不可糊弄百姓。”

“哥哥放心,但凡有妖道糊弄百姓,定然让他吃我一剑。”

其实公孙胜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为晁盖宣传,让百姓感恩晁盖,偶尔也会稍微的神话一下。

时文彬县令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县令,而且为人开明,每年从春季开始就会鼓励百姓夜间在地头点火,让蝗虫扑火烧死。

而今正是土豆膨大期,最需要水分。

五天刚浇水过一次,晁斌决定安排壮丁两头再浇水一次。

再有二十来天就能丰收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开挖,只需明年多种几千亩,那就能养活数万人之多。

红薯种块育苗的秧子已经一拃长了,也可以种植了。

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虽然不能快速进步,但是每走一步都很踏实。

“晁家庄三村建设的如何了,咱们去看看。”

晁盖最近太忙,有两个月没去三村转转了,今天有空刚好过去看看。

远远的就看见原本毫不起眼的村子现在大变样了,一座座的院落拔地而起。

青砖红瓦五间正房,东面灶房柴房,西面是菜园、鸡舍、牛舍、茅厕。一套院子占地半亩还多,宽敞明亮,非常的漂亮。在当时的属于中等人家的住宅了,因为大多数的农户、佃户住的都是土房子,草顶。

除了外聘的泥瓦匠、木匠、石匠之外,其他都是大家自己动手。砖瓦、石材、木料、人工,庄上一共作价十贯钱。按照庄上一月三百多文的工钱水平,只需一共个人三年就能还清了。

不过这种事情着急不来,这一个大庄子四百户,才只建了一百五十套。最快也得冬天来临前才能完工。

“这两天新来了三百流民,不过晁管家要求很严,但凡体弱多病一概不许他们干活,不然的话还能更快一些。”

“这种事情着急不来,道长多理解吧,体弱多病的流民万一带有瘟疫,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更何况咱们做的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给饼给干粮,还让他们在远离村落的地方搭建草棚居住。”

“这个贫道明白。天下穷苦人太多,如果都救助,咱们没这个能力。有多大本事做多少事情。就比如给流民修建的这个村落,一村二村的小部分人是有意见的,认为不该给他们修这么好。”

一村、二村也在改建,只是有房子住那么着急做什么?

“道长这是用心了,三村的管理的井井有条,各家各户毛驴子养的很好,鸡鸭鹅养的也不错。”

“这都是村中兽医的功劳,经常过来给毛驴子修蹄子。今年春种的时候毛驴都派上了用场,驮东西、拉车、拉磨都挺好。”

这些人算是真正的从晁家庄扎根了,不可能离开了。

房子,在百姓心目中不仅仅是房子,代表的更是家的温暖。

房子建好了,就代表家建好了。

三村的农民土地少,但是几乎每户都有人做工。

要么在碾米坊,要么在造纸坊,每个月保底就二百多文,加上奖金、全勤等三百文还是有的。

工人们不舍得花一分钱,大多数都拿来还房子钱了。

晁盖定的是良心价,十贯钱偌大一个院子,本钱都不够。

傍晚,回到家里后院。

火铳坊的工匠们都已经下工了,只有坊主还在,正拿着一把三尺的长火铳实验呢。

和短火铳不同的是,晁盖要求只发射一颗铁丸,这样能把距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