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天下风云之重生 > 第五十二章 木材加工厂全文阅读

第五十二章 木材加工厂

邹远航微微点了点头,李娟这个人,不但人长的漂亮,各方面能力也十分强悍,值得大力培养。

“托里奥斯福斯基,你们这里允许外资开矿吗?”邹远航若无其事地问道他们的导游一个会说汉语的俄罗斯本地人。邹远航曾经让李宗诚专门就这个问题询问过苏联使馆人员,当时得到的回答是,要合资,并且苏联一边要占大头。只是不知道到了这地方,有没有变化。

托里奥斯福斯基皱着眉头想了会说道:“应当是不允许的,但是按你们的话来说,那个什么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李娟接话道。

“对对,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托里奥斯福斯基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

“好,李叔,我的初步打算是这样,我们可以投资在这里开采煤矿、铁矿,具体洽谈的事情就要李娟和李叔多费心了!”邹远航沉思了会决定道。

“可是矿开采出来了,我们卖给谁啊?如今国内又不缺少煤矿和铁矿,反而每年都大量向日本出口,难不成……我们卖到日本去?”李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聪明,我就是打算卖到日本去。别忘了,维申斯克口岸位于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阿穆尔州境内,阿穆尔州,位于北部的斯塔诺沃伊山脉和南部的阿穆尔河之间,面积约有三十六万多平方公里。这里有西伯利亚铁路,有河流可以直通到日本海,还有机场和四通八达的公路遍布阿穆尔州全境。好了,执行吧!”

邹远航记得,新闻常说,华夏钢铁产量一直伴随着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增长,短短的十年时间,华夏的粗钢产量就有了明显的增长。到了两千年之后,华夏的粗钢产量更是突破了五亿吨大关,远远地超过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但是这种跨越式的增长,所带来的弊病也是越来越明显。首先,国内的铁矿石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澳大利亚等铁矿石出口国借机大赚特赚,连带着海运公司也是一再提价,华夏每年仅在这一项上,所花费的外汇就得数以百亿美元计;其次,由于华夏钢铁企业所生的粗钢虽多,但是高端的钢材产量却是长得可怜,例如说生产汽车所需要的钢材,每年都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甚至于出现了从华夏购买粗钢,进一步炼制后再返销华夏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结果,国人中有识之士自然是深为痛心。

自重生以来,邹远航就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在钢铁业里插上一腿,即便改变了不了大环境,只要能有所改变,也不枉上天给自己这样一次机会啊。所以他决定到俄罗斯收集炼钢技术和冶炼方面的人才。虽然现在的华夏,钢铁业还是属于国有企业所垄断的行业,但是私人所有的钢铁企业还是有不少的,只是此时都没成气候而已。现在大家都在等,等国家开放钢铁业。

邹远航对此早有盘算,他准备以远航投资日本分公司的名义在俄罗斯购买一家小型的炼钢厂,再借苏联解体后这段俄罗斯陷入混乱的时间,在俄罗斯大肆收买先进设备和高级技术人才,在靠近华夏的西伯利亚再建一个小钢厂,这样购买矿产开发权,所产出的铁矿石等矿产可以就近加工,维持炼钢厂的正常运转,同时在国内招聘人员,到炼钢厂里去学习技术和管理。等到一切都走上了正规之后,可以通过国内的远航公司与其进行合资。

邹远航已经命令山口子百惠子抵押贷款出来的巨额卢布在苏联国内大肆投资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图纸、技术人才、矿藏的开采权、油田。至于那些巨额的卢布贷款,过不了几年,经俄罗斯几次新旧卢布兑换,还款时就会变成微不足道的小钱了,根本不用担心。

邹远航让李宗诚和何远、牟和平,一起在俄罗斯这边建立了一个大型的木材加工厂,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通过国内的好又多超市大肆采购降低成本、通过港香远航贸易公司采购一些国际商品丰富商品种类。邹远航又重点强调了一下保证商品质量的问题。因为未来的好又多超市将会登陆俄罗斯市场,他可不想砸了自家招牌。

很快李宗诚与何远、牟和平达成了合作协议,由远航投资港香公司全权控股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何远何牟和平平分剩下的股份,公司前期投入五千万港币在这边先建设一家远航木材加工厂,后期在俄罗斯各个开发口岸附近都要建设木材加工厂,将俄罗斯的木材运回国内进行家具生产,同时任命何远为公司总经理,远航投资公司只派驻财务人员进行监管,具体的公司运作由何远全权负责。

1991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到处都是一片大搞建设的火热场面,此时的社会,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国内的风向已经开始向着经济建设的目标前进了。国际上,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在这一年也解体了。邹远航的事业在这一年却是蓬勃发展的一年。国内的好又多超市已经开遍了全省,刨除每个月的银行贷款利息,全年净赚五千万。好的家具的销售也随着超市的步伐,走进了全省人民的家中,销售情况很是火爆,全年净赚一千万。至于国外的产业,邹远航的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全年收到稿费分成二千万美金,远航投资公司目前还处在大肆投资阶段,目前在股票、期货市场也只是小打小闹,暂无太多收益。邹远航的几个姨夫和大舅的大棚蔬菜种植也已经成规模了,每家的收益都在十万元以上,成了村里的“万元户”了。这让在城里的几个亲戚都羡慕不已,都有做生意的想法了。现在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