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次元小说 > 魅夜行 > 第二十四章 夜雨不弃全文阅读

第二十四章 夜雨不弃

宝成殿内没有点灯,黑暗寂静,这地原本就偏僻,此时更是一丝人声都没有。

荒木的身体几近僵直地立着,他不知道自己跪了多久,许久没有进食,他的头有些晕沉沉的,意识也漂浮起来。仿佛又回到了八岁那年,从白天跪到深夜的那天。外面下了一场鹅毛大雪,银装素裹,寻常人家应该都围在炭火边烤火取暖,其乐融融,共叙天伦之乐。他却因为背不出书而被老将军罚跪,石头地面到了冬天阴冷,他的膝盖从麻木到隐隐作痛,屋子里没有生暖炉,寒意一阵阵侵袭上来,他又冷又饿,却死命咬牙忍住眼泪,就算哭到断肠也不会有人来的,他只是不住地往冻僵的手上呵气,企图让自己暖和一点。鹅毛大雪的冬夜,他独自一人跪在侧堂,屋内一灯如豆,将他孤单的小小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虽然还是夏季,荒木却觉得有股寒意上侵,眉间渐渐露出些痛苦的神色来。八岁那次之后,他的膝盖就落下了毛病,每到冬天就发疼,现在跪久了,疼痛也越发清晰。一切似乎都和那年一模一样,他一个人,从白天跪到深夜,没有人过问,他陷在深深的黑暗里,也没有谁会来拯救他。

耳边忽然听见一丝细微的乐声,他侧耳细细听去,却又没有了。大概是自己跪太久出现幻觉了吧。他笑了笑,依旧闭上眼。

然而那琴声片刻之后又悠扬响起,越发清晰,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曲调。他的眼睛蓦然睁开,是小梦!是她在弹琴!

琴声悠扬清脆,每一个琴音都铿锵有力,清晰入耳。她故意将弦拨重,仿佛是要透过琴音告诉他,她就在这儿,陪着他。

屋内一片漆黑,然而一扇门之外的琴音却滔滔不绝地传来,仿佛另一个世界的美好回声。那琴音犹如春天般温暖,阳光般明媚,一拨一勾,一压一荡之间,仿佛甘泉般填满了他干涸的心田,他的神色渐渐平静,前一刻还绝望如坠深渊,下一刻却又觉得飞入云霄,所谓的相守相依,不过如此吧。

他在堂内跪着,背脊高傲如不折羽翼的鹰隼,在黯色中似一座沉默塑像;她在堂外抚琴,手指灵动如同溪边渐开的花朵,素衣纤手,为他奏亮黑暗中的一点星芒。

有她,黑夜便不再是夜。

窗外更深露重,渐渐染湿了她的衣裳和发梢,几个时辰不间歇的演奏,本是极耗精力和体力的事,她的手却平稳没有一丝变化,月色下那一袭素衣清亮高洁,她的表情纯真美好,不带一丝杂念,琴声如同高山流水般倾泻而出,像天上的流云般自由自在,又像是月下的小船,张开风帆徜徉在大好河山之中,手起挑弦,琴音猛地一转,又像是雨夜静谧的夜晚,夜风轻拂,有人夜雨匆匆归家,却意外发现昏黄灯盏下,窗纸上映出的窈窕身影,那种最深刻的慰籍,穿透黑暗直入心扉,带来最熨贴的温暖;像是游子漂泊过千万个相似的港口,心境大起大落,直至苍凉,却最终在灯火阑珊处看见伊人翘首以盼的身影,从此不再是人生过客,,相伴到老。他沉默听着,眼角里有泪珠渐渐渗出,一划而落,在地上溅起小小水花。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听着琴音,天色渐亮。他们隔着一扇门,看不见彼此,但是却相依相偎,他在脑海中一遍遍描绘她抚琴的样子,她的心情,她的坚持,他都听在耳里。八岁那年雪夜他没有等来的人,今日白衣如雪飘然而来,一把古琴陪着他穿越过最深的黑暗,给予他毕生未曾得到的温暖和救赎。

宝成殿旁的高台上,青萝斑驳,草木深掩后,有人翩然而坐,手执一把华丽羽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眼神定定地盯着宝成殿的方向,听着那里淙淙流淌而来的乐声,唇畔笑意淡淡。

荒木已经跪了将近12个时辰了,那个女子也不间歇地在殿外弹了一宿的琴,那琴音声声传来,连他都没有睡安稳。怪只怪自己耳力太好,他连连叹气,本来想着梦清来了,荒木也许会回心转意,没想到他们俩倒是都挺倔的。看这架势,是打算一直弹到他下旨才肯罢休啊。国君有些苦恼地皱起了眉头,只是昨晚一晚上,他眼睛下就浮现了淡淡一圈青色,他可没闲情天天和他们俩耗着。这个女子也实在不简单,看着柔弱,精力还挺充沛,对荒木倒是有情有义的,他从高台上微微侧下点身去,刚好能看见她一袭素衣,盘膝而坐,一把普通的古琴也能奏得有滋有味,不知道比他乐宫里那些乐师强多少倍。有趣……他眼里的趣味越来越浓,那么,且先弹着吧!看他们能耗到什么时候!

他拂袖而起,以手中羽扇为剑,和着那乐声舞起扇来,他开始舞得阴柔,黑发如瀑,面容苍白,举手投足之间居然辨不出性别,然而后半段他却渐显阳刚之气,剑气凌厉逼人,琴声一飘,他脚尖轻点,也随之落到外面的树上,在片片绿叶,瓣瓣红花间轻挪点转,落了一树花雨。

素衣女子似乎被这花雨惊扰到,分神抬起眼看了一眼,仿佛看见有个身影一跃而下,再细细看去,那树上空空荡荡,哪里还有人影?只有几片花瓣缓缓飘下,落在青泥之中,格外湿润美丽。

夏季的天说变就变,白天还是晴空万里,到了傍晚天边隐隐传来雷响,阴沉沉的乌云迅速压过来,天色转瞬便暗了几分。

荒木虽不知道外面天色如何,但是还是听见了那几声雷响,他心下隐隐担忧,梦清已经陪着自己弹了近一天的琴,他水米未进,她又未尝不是?待会若是下雨,他好歹还有个屋檐避雨,梦清怎么办?她没练过武,身子骨弱,她……熬得住吗?

在他担忧的时候,外面天色猛地一亮,随即几声轰隆隆的雷响像从头顶砸下来一般,电闪雷鸣,连昏暗的内室都被照的雪亮,随即听见了几滴雨声,凝成一线从檐角滴下来。不过片刻,那雨由滴成串,渐成瓢泼大雨之势,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用雨浸泡般侵袭而下,哗哗声几乎盖过了一切声音。

他着急地在大雨声中细细分辨着,希望她能看在雨如此大的份上去避避雨,那琴声似乎是停了一下,他心中一喜,然而片刻之后又再次坚定地响起,虽然微弱,好比萤火之光般仍旧在大雨里不懈坚持,渴望以这一点微芒,驱散他眼前的黑暗,照亮他的孤寂。

大雨劈头盖脸地向她打来,一天未进食的身体有些摇摇晃晃,她就像是一叶扁舟,随时有被吹翻的危险;又像那暴雨中欲展翅飞去的蝶,带着如落叶般被雨点打坠地面的危险歪歪斜斜飞着。大雨将她浑身浇得湿透,大风呼啸卷起地上的叶片小石子不断朝她打来,她躲避不及,干脆不躲了,她又冷又饿,身体摇摇欲坠,意识也有些模糊,雨水黏在她的睫毛上,又颗颗坠落,在乌黑的琴身上溅起一滴晶莹,她几乎要看不清琴弦了,但是没关系……她就算闭着眼睛也能弹……只是手有些不停使唤,那些坚韧的琴弦拨得她指尖已红肿不堪,十指连心,每拨一下都是钻心的疼,但是……她咬牙看了一眼那漆黑的大殿一眼,他在那里,要为他……弹下去……

凭借着残留的一丝意识,梦清在大雨里坚持着,她已经没有力气弹出完整的曲子,却单独用手指拨着弦,一个个音符地往外蹦,麻木地重复着动作,梦清的眼神已经有些涣散。

而此刻殿内的荒木已经心急如焚,外面雨势如此之大,她却还在弹琴……如果说之前那琴声带给他的是所有温暖和慰藉的话,此刻已经变成了片片利刃割上他的心肺,他每听见一声琴音,都仿佛是凌迟般地在胸臆间带血划伤一抹伤痕。

他听见那琴音已经不再成曲,甚至连调都没有了,然而却是在响。

一声,一声,又一声。

单独的音符在大雨声中细弱传来,然而听起来却是那么的刻骨铭心。

她已经筋疲力尽,但却还是坚持着,她在告诉他,无论如何,她都不会丢下他离开的。

求求你……不要再弹了……他在大雨声中,漆黑的殿堂里深深地弯下腰去,只觉得心中满是苦涩疼痛,直到有什么东西接二连三地掉落,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哭。

为了那个为自己雨打风吹的人。

为了那个陪他一同受苦,不吃不喝,不休不眠的人。

她脆弱如琉璃,本应该由他捧在手心,如今却跨越黑暗勇敢为他而来,他不知道她是怎么进来宫城的,但是他知道那一定很为难她,她为了保护他而来,不顾自己柔弱,也要素手为他撑开一片天,让阳光照进来。

那一刻,驰骋沙场多年,马背上饮血,羌笛声中取名将首级,从刀光剑影中拼死拼活用血肉之躯闯出一道血路的将军在黑暗中泣不成声,哭得就像一个孩子。

高台上,有人冷冷地望着这一切。雨珠密集地从亭子顶部坠入,如同断线的珠子一般,在地上的水洼里荡漾起一层层波纹。他眼里只有那个几乎委顿于地的素衣女子,她半抱琴,死死咬着唇,保持着最后一丝清明,纤细的手指上已经有血丝渗出,在雨中被冲成淡粉色,然而她却没有一丝疼痛的表情,气息微弱,但每过一会儿,必然拨动一下琴弦。

他微微动容,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女子!他虽然拥有三千佳丽,但是他肯定那之中没有人为他做到如此!荒木这小子……命还真好啊。

恍惚间又是一道霹雳闪过,将周围照得透亮,他看见女子苍白如死的脸色,长发湿漉漉地贴在她脸上,脸颊却是反常的潮红,没有妆容,却意外地美丽。他心中一动,正欲将她抱回时,却又被什么生生扯住脚步,他已是国君,一步都不得走错。在利用她把荒木引出来之前,他不可以心软。看梦清的神色,顶多再坚持一刻钟,他也得耐心再等一刻钟。

雨声越来越大,国君沉默着,头顶黄纱灯笼不安地在风中摇晃着,将他的身影照得孤单。

五……四……三……

果然他还没数到一的时候,就看见梦清的身体一颓,无力地垂下去了。他还没来得及动,就听见一声巨响,荒木踉踉跄跄地奔出了门来,显然是跪太久腿已麻木,他步子不稳,看得出虽然想着急地奔到梦清身侧,但是双腿却不听使唤地打着抖,一不小心便摔了一跤,直接滚了过去。

指间触摸到的女子身上冰冷,额头却是惊人的烫,气息细弱如游丝,双目紧闭,脸色苍白,衬着那脸上的潮红格外明显,像一尊易碎的瓷娃娃,他急忙往她体内输入真气,然而她身体虚弱,发着高烧淋了一夜的雨,弹琴又耗费了她极大心力,此刻气脉堵塞,他虚弱之下竟然也打不通,他深呼吸,几次努力试图运气,却都没有成功,要是此刻不强行打通梦清的经脉,她很可能就……他不愿去想后面发生的事,然而越是着急越是不行,谁……谁能救救她?他的眼泪和着雨水一滴滴落在女子的身上,她却毫无知觉,像是在他怀里安稳地沉睡着。

有脚步声传来,他如遇救星般地抬头看去,眼神幽亮绝望,却看见了一身濡湿的国君,不知道在雨里站了多久,此刻才踏雨漫步而来。

国君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轻声道,“出兵,”他扫了一眼垂死的女子和绝望的荒木,眼神里略有不忍,缓缓重复一遍道,“出兵,我救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