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刘秀君临天下 > 18、 太学全文阅读

热门推荐:、 、 、 、 、 、 、

世界教育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由统一的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太学。

公元前124年,刘彻接受大儒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正式建立太学,专门研究知识、传授学问,是帝国的最高学府。

当时,太学规模很小,只有5个老师、50个正式学生:设5个五经博士(教师),分别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每个老师带10个弟子(太学生)。

由于招生名额太少,正式在册的学生只能由朝廷的太常(西汉初名奉常,九卿之一,景帝时改为太常,执掌宗庙礼仪)选择“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的干部子弟而来。不过,各郡国可以选拔保送“好,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青年学子,作为旁听生,不占编制,数量也不多。

1年后,他们经过考试,如果能通一经以上,就能排队依次做官。

由于太学成为从政的重要途径,所以入学需求十分旺盛,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1000人,成帝时更是猛增至3000人。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大家都想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好事。

但是,教育是是一门科学,也是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我们不尊重教育规律,不注重教育内涵的提升、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产品的使用(学生就业),只注重学校规模的盲目扩大和学生人数的随意增多,甚至于在学历等问题上掺杂使假,教育的社会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乃至于在某些方面成为社会危害。

比如,王莽辅政和代汉以后,就大规模扩充太学。

王莽当然是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人,是最贪婪的人,他后期又成为历代帝王中罕见的无能的人,同时还是一个极为凶残的人。

如果谁身上集中了这几点,他要躺那儿别动,可能没什么危害。或者说他只是个平民,有危害也大不了哪儿去。

如果谁身上有这几点而他手中还握有公共权力,那危害就大了去了。

如果这个人手握最高权力,那就太可怕了。

王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关于他怎样抢来一哥大位的,我们已经说了。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和登上一哥大位之后,他干了很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儿。

他由于太虚伪,打死也不愿承认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他由于太贪婪,攫天下利为己有,刮地三尺、剥皮敲骨入私囊;他由于太无能,搞得全国广大干部群众关系极为紧张,饿死很多人,国政一塌糊涂,连西汉元、成、哀帝爷儿几个一边玩儿一边工作也比他干得好;他由于太凶残,手握政治利斧看谁不顺眼就砍谁,结果自己也被砍了。

我们既然这样说,是有足够的证据的,必要时可以出示。

比如,王莽为了笼络广大读书人,迅速扩大太学招生规模,乍看好像是重视教育,其实是搞面子工程,违背教育规律,同时也违背干部人才成长规律。

无论如何,太学扩招,使刘秀从一个回乡知识青年有了到国家最高学府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让王莽本人始料未及的是,太学扩招同时也使不少太学生不能象武帝时期那样学得好即可做官。在这种政治生态龌龊、潜规则盛行的条件下,他们出身寒微,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学了几年后不能及时就业,不得不回家去。

他们中的一部分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最早觉醒者,成为打碎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积极力量。

早在公元4年,正在辅政的王莽为了最终称帝,拼命拉拢读书人,其中重要的一手就是这太学扩招。

他扩建学生宿舍,增设经学学科,增加教师编制,把每个教师所带学生的名额扩大到360人,使太学生的学额迅速扩大到万人。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即使在科技发达、教学条件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一个教师即使要带好几十个学生也是个重活儿。

在那个没有投影仪和麦克风的时代,一个教师要带数百名学生,必需经常地忽悠大家。

王莽还命令各地把擅长各种学问、甚至方技的人,公费送到京城太学。

他还在各郡县设立太学分校。

这里,我稍微多说几句当时的官学制度,等一下刘秀同学入学后再谈谈他的太学生活。这样,大家就会进一步深入了解刘秀这几年的学习生活。

不然,大家可能以为他就是上京城埋头读书去了,其实非也。

我国古代的官学制度到汉武帝时才正式建立,到刘秀出生前两年(公元3年)才初步形成系统。

当时的官学分为5级:中央一级有太学,地方按行政级别分为学、校、庠、序4级。其中,太学是国立大学,教授儒家五经(后扩大为六经)。学、校由郡国县邑举办,属于中学层次,专学一经。庠、序由乡开办,属于小学性质。

这么5级的区分,除太学为国家最高学府,地位尊崇外,地方各级学校等级的划分并不明显,相互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它们与太学也没有隶属关系。

但是,只有学校出来的学生才有资格升入太学。这有点类似于过去只有高中毕业才能考大学。

当时,也没有专门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分管领导,朝廷由太常管教育,他同时还掌管宗庙礼仪事务。

地方学校一律由各级行政长官兼管,设有郡史(官名)、乡三老等职务,他们除了管教育,还兼管文化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

王莽掌权后,并没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在没有通盘考虑和部署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工作的情况下,迅速大规模扩充太学,我们只能说他另有想法。

起初,广大读书人真的以为王莽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对他很是感激。

但是,由于太学生太多,做官的职位和机会十分有限,绝大多数人毕业后的出路很成问题。

刘秀来到太学,师从庐江人许子威学习《尚书》。

这时的太学,老师的教学效果已远不如以前。

太学的老师称博士,意思是博学多能。

博士不是职称,而是一种官职,其岗位职责除了教书,还要制礼、藏书、议政(包括备朝廷顾问)。

博士忙啊。

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老师并非呆在象牙塔里,讲起课来便于理论联系实际。

这时的太学,学生的来源也很复杂,人数太多,年龄、学识、家庭社会关系差别很大。

这时的太学,管理是很灵活的,表现在很多方面。

其实不灵活也没办法,学校的学生规模急剧膨胀,根本来不及建立、也无法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连老师都不够用,何谈其他。

反正王莽和朝廷并不在意什么教学质量,把读书人拢在一起玩儿罢了。

这种灵活的管理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由于老师太少、学生太多,学校必须这样:

一是讲大课;二是由高材生或高年级学生替老师讲课;三是允许学生用更多的精力自学,以及向校外专家求教。

这种灵活的管理表现在学生管理上,就是宽进宽出。

这时候的入学条件比武帝时松多了,进校后,学制也没有固定的年限。

只要没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你想学到胡子白都行。

定期考试,通过的可以做官,也可以不给你官做。

也就是说,不是你学得好就一定能做官,要做官还要有其他因素。

你要是学到一定时候出去做官或者干其它事儿,啥时候抽时间回来再学几天也行。

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包括两汉时期的高等教育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我因为工作关系曾经注意过,确实很有意思。

为了不过多耽误大家的时间,也不耽误刘秀同学好好表现,我们就不再细说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不得不灵活、或者说“被灵活'的管理,并不利于寻章索句、引经据典的教学和研究,反而歪打正着,有利于那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