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谢郎走江湖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的疑问全文阅读

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的疑问

付过账后,王一万向众人点点头,微微一笑道:“是一桩好生意,鄙人很愉快。”

在下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吧。谢钦心说。

王一万又对唐忠道:“既是六筒的朋友,那我多说一句,祝唐公子成功。”

唐忠拱拱手道:“借你吉言,后会有期了。”

王一万笑了笑:“唐敢那小子真是多灾多难哦……那么,后会有期。”说着拱了拱手。

众人快步离开了麻将屋,唐忠打开嘀嘀,没人接单。

众人便站在路边等,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他们身上,感觉非常舒适。

唐忠看着来往的车流,有些出神,表情阴晴不定。

谢钦看出了他的异常,便开口问道:“忠兄,你怎么了?”

唐忠看了看谢钦,又看了看众人,随即说道:“有一件事我想不通。”

“什么事?”谢钦问。

唐忠道:“九毒堂太忙碌了。”

“这话怎么说?”

唐忠道:“九毒堂勾结玄杖堂向我们紫明堂下手,又要跟哥老会开战,而据焕兄的分析,他们还要在门主的寿宴上发难……他们怎么一下子弄出这么多事?”

谢钦一听就明白过来,唐忠这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九毒堂怎么一边准备打仗一边策划政变?

唐忠怀疑得很对,这当中的一桩,都需要长期的策划筹备才能实施,而且任意一桩都需要几乎整个组织的人做好准备,而九毒堂却把两件事情放到一块做,唐家骓是急疯了吗?还是说,他对自己的人力有足够的信心,能轻松玩转这两件大事?

看到谢钦皱眉沉思,唐忠颔首道:“这就是我想不通的问题。”

谢钦道:“我也想不通。”

众人也很纳闷儿。

唐忠摇摇头道:“先回去问问焕兄吧……有车了。”

不到五分钟,车来了,众人上车,返回暂住的洋楼。

坐在车上,谢钦忽然想起来哥老会那茬,便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

“谁来讲讲哥老会?”

“我来。”这是唐忠的回复。

“我讲讲哥老会以前的事。”这是祖老头的回复。

于是,便由祖老爷子讲起了哥老会的前世,唐忠再来讲它的今生。

祖老头发了一条:“哥老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秘密结社,相传成立于明末清初。它的发源地和前身已经无法考证。

“有人说哥老会起源于湖南湖北,在满清康乾盛世期间,随湖南湖北和两广、江西等地移民进入四川,也有人说它本身就起源于四川。而其前身更是众说纷纭,有说哥老会是天地会的分支……”

谢钦看了一愣。

“慢着,陈近南那个天地会?”他赶忙提问。

祖老头回复:“是的,当年台湾明郑的陈近南为了反清复明,创立天地会,其后衍生出很多分支,什么清水会、小刀会、洪门、青帮等等。”

“哦,这样。”谢钦回复。

祖老头回复:“还有的说法,早在清初,四川周边的山区里,就活跃着一种被称为“啯噜“的游民。其成员都是广、江西、陕西、广东等省外来游民,为了求生自发结成的民间秘密结社。这些人有作奸犯科的,勾结川地流氓歹徒,三五成群,持刀执刃,横行乡镇,号曰“啯噜子“。后来以讹传讹,就成了哥老会。还有清末革命党人的说法,说是当初天平天国之乱时,天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派洪门子弟潜入湘军创立的,更有人说是郑成功创立的……”

谢钦看得头都大了,回了一条:“嗯,我是看出来有多众说纷纭了。”

过了一会儿,祖老头发来一长串:“总之,哥老会是起来了,他在晚清的历史中经常出现,从革命党屡次的起义,到四川的保路运动,都有哥老会的身影。其成员非常复杂,有农民、有手艺人、有士兵、有游民、以及很多无门无派的江湖人,可以说,哥老会是一个典型的九流帮会。”

祖老头跟谢钦说起过,江湖有三教九流,在古时候,三教门派的势力很大,可以说是江湖的上层社会,他们垄断了江湖的大部分资源,并且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教流之辨”,凡是不奉佛道,不习儒术的门派,一律划到九流当中,九流又分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虽然位居下九流的都是从事不法勾当的帮派,但上中下三九流的划分也是依照三教的好恶而定的。

谢钦心想,如果哥老会的前身真是打家劫舍的贼匪团体,那可是妥妥的下九流了。

祖老头又发来一条:“巴蜀地区的哥老会,俗称‘袍哥’,也叫‘嗨袍哥’、‘嗨大爷’。“袍哥”的“袍”字,据说出于《诗经》里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袍哥“,言其身着同一袍色之兄弟也。其成员身份,又分为‘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两类,所谓“清水袍哥“,指有钱有势的官僚士绅。他们在当地地位很高,资产也雄厚,在当地的各种事宜中都能说得上话,也就是管事的。而所谓的“浑水袍哥“,则是指绿林好汉,多是江湖中人,这两伙人都是良莠不齐,清水袍哥既能为民做主,也能为害乡里,而清水袍哥也一样,既能行侠仗义,也能打家劫舍。”

“嗯。”谢钦只能如此回应,表示自己在听。

祖老头又来一条:“所谓人多力量大,这话是一点不错的,穷苦百姓聚到一起,可以对抗土豪劣绅,俗世如此,江湖亦然,江湖中人行走江湖,要么靠门派,要么靠本领,要么靠名气,要是这三样都没有,还势单力孤的话,就很容易受到欺侮,甚至一些小虾米也敢找茬。基于这个原因,很多独来独往的江湖中人,最后也选择加入了哥老会。”

“嗯。”

祖老头回应:“在哥老会势力最盛的时候,它甚至成了一个社会组织,不但有自己的堂口,还有自己的隐语,跟江湖上通用的切口完全不一样。其内部组织,划分也非常复杂,外人是很难搞清楚的,顶多知道领导人是‘舵靶子’,下有‘山主’,是小头目,‘桓候’管钱粮之类的浅显称呼,再往深里可就不知道了。”

这一会儿功夫,冒出来的信息量实在太大,谢钦感觉自己的意识都有些模糊了。

这时,唐忠加入了对话,发了一长条。

“晚清时候,哥老会还不是那样的,因为它是个反清的秘密结社,要结交江湖各路朋友从事反清活动,所以不管是组织结构,还是干部名号,江湖中人都知道一二。但是到了民国,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四川经历多次战役,跟全国一样,陷入了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局面。而江湖,也回到了赤裸裸的丛林时代。

“当时哥老会还以川地霸主自居,其领导层经常抛头露面,江湖门派根本不吃这一套,乱世有能者为王,你哥老会算老几?抱着这种低估的想法,有些门派就发动了极端的行动——刺杀哥老会的领导层。

“因为完全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哥老会猝不及防,相继死了几个山主以后,连舵靶子都被刺杀了,这一系列行动震惊了江湖,虽然后来哥老会以雷霆手段,查出来并消灭了那些门派,但他们却再也不敢像以前那么趾高气扬了。从此,哥老会的领导层行事低调,很少抛头露面,时间一久,江湖中人也就不太了解哥老会了,而它的领导层,不论是舵靶子,还是山主,在江湖上都鲜有人知,甚至连哥老会的外八堂子弟都不知道。”

“外八堂?”谢钦提问。

唐忠回答:“哥老会分为‘内八堂’和‘外八堂’,跟江湖门派的内外门差不多,不过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不是还是那个制度。”

“明白了。”谢钦回应。

唐忠又发来一条:“当时,四川的俗世在乱,江湖也在乱,为了争夺川蜀霸主的位置,几乎所有门派都卷入了这场大乱斗当中,不过,这里说的都是九流帮派,那些三教大派都自恃身份没有参与。当时俗世江湖联系密切,很多门派都扶植军阀,用一句时髦的词儿来讲,叫代理人战争。”

“那你们和哥老会的冲突,也是在这场战争……?”谢钦提问。

唐忠回答:“是的,自那次灭门危机以后,我门展开了报复,策动代理军阀端掉了几个哥老会的堂口,他们损失不小,还死了一个山主,那以后我门和哥老会多次交锋,互有胜负,但谁也奈何不了谁。”

“嗯。”

唐忠发来一长条:“这种打来打去的情况持续了几十年,一直到国内的战事结束,随着局势几度变化,哥老会又与青帮洪门交恶,遭到重大打击,各地堂口多数土崩瓦解,最后只保有四川。这时候,川地的纷争对哥老会来说,就不仅仅是争霸那么简单了,川地是起家之地,也是最后之地,决不能丢。正因为这一点,哥老会才会牵头,联合***派对付我门,因为我门是他们最大的对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