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封天陵 > 第二百零六章 我在你身边全文阅读

第二百零六章 我在你身边

白衣主上对此早有所料,并不解释,转身退到一边。段峰走到前面,高声道:“我家主人乃是大殇朝宗弟子,众位难道信不过吗?”

轰!

一语出口,仿佛水入油锅,炸出一片欢腾。

人声鼎沸、议论纷纷。

大殇朝宗弟子?!

怎么可能?!

一朝一宗四侯门,五派十家道法深。这是神州道界尽人皆知的流传,讲的是神州最有名的道法门派与世家。

只是,两句流传由来太久,其中牵涉到的的二十一个门派世家与最初相比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有的没落不负盛名,有的湮灭不知所踪。

前者的代表如天南道派,后者的代表如定陵邱家。

而排在最前的所谓“一朝”,指的是建立了大殇朝的大元真人所传承下来的赵家一脉,其实变化也很是不小。

赵家做为皇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享受神州万千供奉。其人才之鼎盛,用禅宗宗主朔荒真人当年对涂长汀一次论道时讲过的话来形容:

众星闪耀,圣者如云。

如云!

名动一时的神州**,执天下修道者牛耳,乃是亿万修道者心中神一样的存在。

究其根本,无非两个字:境界!

神州**,俱是神圣境界。

而在当年的赵家族人之中,神圣境界只如儿戏,随便一个旁系王爷拉出来,都足与**相提并论。

而若是只有外人看来已经很高深的诞星境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赵家人。

这种情形,自百年前开始改变。

太祖膝下原有九子,除却太宗与隐皇赵万长,还有七家王爷,也都是神圣境界。各据一方,与朝廷成拱卫之势,力保赵家江山大权不会旁落。

可惜,太宗继位之后,除却归隐的赵万长,其他七家王爷先后毙命,离奇身死。

先有齐王镇守边疆,与蛮荒老妖王昆吾相恨相杀,同归于尽。尸首运回朝歌城,享受国葬之礼,极尽荣耀;

接着秦王带人远征北海失陷凌云窟,空间崩塌,永不得出,落了个尸骨无存;

赵王与楚王兄弟失和,同室操戈,于塞外大打出手,双双毙命;

韩王一次校军场巡视,忽于马上大笑三声,翻身陨落;

魏王倒在宫帷之内,死得极为香艳;

燕王倒在自家藤椅上无疾而终。

七家神圣境界的王爷,于五年内先后陨落。

一时间,流言蜚语、阴谋传说口口相传,描绘得有声有色,传话人各个犹如亲见亲历。

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太宗皇帝忧心自己百年之后,诸位亲王不能忠心辅佐,所以暗中设下种种安排,将隐患提前除掉。

这个说法其实完全经不起推敲。

因为当年那七位赵姓亲王,陨落前都没有子嗣。后继无人,哪里谈得上皇权霸业?

不仅是七位亲王,便是太宗皇帝本人,当时也没有嫡传子嗣。

隐皇赵万长看破尘世,醉心道法,自然也没有子嗣后代。

似乎大元真人的血脉传到太宗这一代,出现了某种难以言表的问题。

整个家族的血脉都有问题的情况下,太宗皇帝怎么可能为了所谓的隐患除掉自己的手足?

各家亲王陨落的消息传到太宗陛下耳中,他的反应也验证了他不可能做手足相残的龌龊事。

齐王归天,太宗亲自主持国葬,极尽君臣、手足之礼;

秦王失陷凌云窟,太宗命阐宗设立招魂台,祭拜一年之久;

楚王、赵王、韩王……每一个兄弟离去,太宗额头的白发便增多一些,哀思之深令群臣动容。

他厚葬了每一个兄弟,即便在名声较差,倒毙宫帷的魏王的葬礼上,一向被认为心如铁石的太宗也哭得异常悲戚。

眼泪为兄弟而流,也许也是为了赵家而流。

兄弟先后离去,新一代迟迟不来,天要灭赵家吗?

幸好,否极泰来,时来运转。

七兄弟中最后陨落的燕王死去的第二年,太宗唯一的儿子——少帝晖出世了。

举国欢庆,喜出望外的太宗大赦天下,皇宫内庆祝的烟火整整放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烟花停了。据说是烟花爆后的粉尘不小心被襁褓内的太子吸入肺腑,让小太子得了不轻的病症。

看似简单的病症,却几乎要了小太子的命!

太宗施展神圣境界道力,再加上远道赶来的隐皇,两人同时出手,才将奄奄一息的小太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次大病损坏了少帝的道元,命虽然救了回来,却没有了赵家历代子孙特有的修道天分。

三十岁,少帝才突破观星境界;

六十岁,星落境界;

八十岁,也就是太宗与妖神同时陨落叹息谷那一年,少帝才勉强突破至诞星境界。

也是因此,少帝的继位受到了以太师闻仲为首的朝廷群臣的反对。若非武成王与黄公公等人力排众议,赵家的天下也许已经到头了。

少帝继位,却也没有子嗣传下,似乎老一代的血脉问题在他这里同样出现。

现在这个白衣人看着也就二十多岁的年纪,竟然自称大殇朝宗弟子,难道他是哪一位亲王不知名的隐秘后人?

不知名?隐秘?通俗的说就是私生子孙的意思。

众人看向白衣人的眼光显得狐疑且暧昧起来。

白衣主上瞧出众人心中所想,勃然大怒。抬手发出一团白光,明晃晃飞向天际。

众人只觉眼前一亮,刺目光芒直射入眼,不由自主地将眼睛闭上。

有人识得白衣人道法的本源,脱口惊呼道:“焚日诀!”

焚日诀,皇家专属道法。除却大元真人血脉子孙,无人能用!

这是皇族的标志。

人群中许多人都变了颜色。

跋扈如左人杰、不羁如轩辕嗣琮、多疑如季孙承俞,任性如辛嫣儿,再看向白衣主上时,多了一种敬畏神情。

世家弟子间再如何勾心斗角,又岂敢在真正的皇族子孙面前逞威?

便是鬼修一派的三名老者,也收起狐疑神色,将探出的身子悄然后撤了半步。

白衣主上技惊众人,微哼一声,环视四周,凛声道:“诸位可还有所怀疑吗?”

众人在他的目光中尽皆低头,表达着敬畏与臣服。

轩辕嗣琮悄悄贴近辛凌子,低声道:“辛大哥,你们辛家世代与皇族交好,可认识这位白衣人吗?”

辛凌子摇摇头:“我也不认识。”暗想我们辛家久在西川,你们“京城四少”都摸不清底细的人,怎么反来问我?

白衣主上见众人如此反应,心中满意,缓步踱到一边,示意段峰继续。

段峰高声道:“此处通道直达外界空间,不过沿路凶险无比。妖兽潜伏,机关重重。大家若是贸然进去,须提防遭了毒手。”

辛嫣儿眼珠转转,暗想这老头子说得神神叨叨的,莫非你之前就进去过吗?多半是故弄玄虚,另有居心!

四周参加大朝试的多数为未经过大阵仗的各派弟子,已然被刚才的天崩地裂吓破了胆,听说又有妖兽,禁不住变颜变色。

一个汉子道:“这位仙师,既然凶险,可有第二条通道可走?”

“仅此一条,再无它路!”

辛嫣儿见脚下一片汪洋般的淤泥,看不出段峰口中的通道在哪里,忍不住开口道:“你说的通道在哪里啊?”

她容貌佳绝,到什么地方都是耀眼存在,众人中多有倾慕者。几个脑筋转得快的有想法的登徒子急忙附和:

“对呀,说了半天通道在哪?”

“刚才说地底下?难道咱们还要学泥鳅?”

“你做泥鳅没什么?难道要辛家这位花一样的小姐也钻到泥里去吗?”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段峰冷眼瞧着,向白刃、常鞘使个眼色。

白刃、常鞘两个会意,同时一步踏出。三人同时结印,向着沼泽地面一扯一拉。段峰口中喝道:“通道在此!诸公退后!”

仿佛一个无形的盖子被三人揭开,原本黝黑污浊的脚下沼泽突然开出一个黑洞洞的口子,直有四五米方圆,像巨兽大口蓦然张开。

蓬!

一股夹杂着淤泥与污水的黑气自黑洞中冲天而起,激起狂飙般的罡风。

几个离的近的道派弟子被罡风席卷,脚下不稳,身不由已地后仰摔倒,连滚带爬地远远离开洞口,弄了满身满水的污泥,狼狈不堪。

辛嫣儿站得最为靠前。通道蓦然出现,她的双脚几乎就在洞口边缘,吓得花容失色。

向后连连后退,顺手抓住一个人的胳膊,叫道:“大哥!”

那人一步向前,挡在辛嫣儿身前。一手稳住辛嫣儿的身体,一只手将自己的外衣一把扯下,极速一旋,抛在空中,将扑面而来的黑风污水尽数挡住。

辛嫣儿心神稍定,忽地发现挡在自己身前的并非大哥辛凌子,高高瘦瘦,脸色黝黑,却是刚才溅了自己一身污水的那个黑面小子。

见黑面小子紧紧攥住自己的手,仿佛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不由粉面羞红,撤回手来怒道:“你这厮好生无礼!”

阳少年猝不及防,被她扯了一个趔趄,下意识捂住半边脸,好像怕辛嫣儿会一个巴掌打上去。

忽地想起自己现在面目全非,讪讪放下手道:“洞内妖气甚重,有极大凶险,等下你不要独自下去。”话语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