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修真小说 > 暴秦 > 第二百六十一回 访之武文公临棚户全文阅读

第二百六十一回 访之武文公临棚户

第二百六十一回访之武文公临棚户郑文公听罢哈哈大笑乐不可支,更增好奇,坚持要去看一看这个怪人!佚之狐无法,只得带他前去。

二人乘车,车辆在郑国国都新政城内蜿蜒绕行,穿大街,过小巷,颠颠簸簸,行了好大一段路程,佚之狐说声:“到了。”文公这才挑帘下车。

举目一望,见是到了城郊的一个棚户区。眼前所见,只是一片低矮的木棚,和肮脏的垃圾!木棚皆透风撒气,破败已极,摇摇欲坠,似抚之即倒!眼前污水横流,臭味扑鼻!

郑文公皱了皱眉头,掩住鼻子,心道:“这哪里是人住的地方?”

如果不是今天确是十分好奇,郑文公可能掉头就走了。在他的眼里,郑国夜夜笙歌,国富民丰,人们生活幸福无比。他哪见过这么破败的地方?更加不知道郑国竟然有如此穷苦的地方!

“这人真是怪异,他有如此大才,却不想用自己的才能混口饭吃,却宁愿让自己主宰这个地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他心想。

只见佚之狐沿着棚户中间,一条碎石屑铺就的小道往前走着,嘴里念念有词:“一、二、三、四??????”当数到五十一的时候,佚之狐停了下来。停在眼前的是一个最破旧的木棚,拿木棚歪歪斜斜,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却倔强地立在那里,似乎已经立了几十年,上百年了。棚户门口被烟熏的黑糊糊地,一扇木门,油乎乎的黑里透亮,斜斜地挂在门框上。

佚之狐并不敲门,直接推门,低一低头,来到屋里,回身关切地对郑文公说道:“他这门甚矮,主公莫要碰着了头!”

郑文公也随着他低头进来。刚一进木棚,就闻见一股刺鼻的怪味儿,那是酒味儿、汗臭味儿、脚臭味儿和物品发霉的味道夹杂在一起的味道,中人欲呕,令人闻之捂鼻!

抬眼一看,先是满眼漆黑,慢慢地等眼睛适应了黑暗,才见到屋里简陋的摆设。放眼望去,但见整个木棚即矮又小,只有一张卧榻,和两个小板凳。那卧榻说它是塌,是因为它或许具有卧榻的功能,其实也只是用几块儿土坯垫起来的就是一张木板!上面铺着草席,草席上摆着一床沾满了油腻的被子和一张矮几。矮几之上杯盘狼藉,酒壶歪倒,两个陶簋(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干干净净,连一点汤也没剩,似乎还被人用舌头舔过,珵名瓦亮,十分干净!酒壶歪倒,却也没有一滴酒洒出来,可见连酒也喝得一干二净了!

二人这才发现,地上躺着一个人!这人斜靠着卧榻躺着,正在呼呼大睡。此人身材甚长,躺在那里半躺半靠,还足足占了半个房间。

那人着一身玄色粗布衣衫,脸型瘦长,剑眉细目,鼻梁挺直,尖下巴,薄嘴唇,咳下无须,相貌英俊,风神潇散,立若孤松之独立,醉若玉山之将颓。

但那人虽然先天条件甚好,但一副尊荣却委实不敢恭维!只见他蓬头垢面,满面酒后的残渣,身旁有一堆呕吐之后的污物,那污秽之物臭味儿扑鼻,从里面依稀可以看见下酒菜是黄羊肉或羊肉之类的东西!

呼呼大睡之余,还能听到,此人边呼噜边哼哼唧唧的唱着什么东西。细听原来是:“长铗出鞘兮,出无车。长铗出鞘兮,食无鱼。我今酒醉兮,贵人来。宁此生落拓兮,不出仕。”

郑文公一听,笑了。感情这个家伙在装醉啊!细看,也不像是在装的样子。

“或许是我多疑了!”他想。

佚之狐皱了皱眉头,不敢怠慢,忙上前轻唤:“之武兄,国君到了,还不快起?”

那人似并未听见,转了转身,吧嗒吧嗒嘴,又睡了过去。

这令佚之狐十分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这郑文公倒也坦然,心想既然来了,就先等一会吧。便也施施然地站在那里等着。并抽等待的当口,环视了一下烛之武的屋子。奇怪的是,此人贫困潦倒,墙上却挂着一张古琴!

定睛细看,但见那古琴古色古香,做工精细,古拙精美之极!端的是一张好琴!郑文公素好音乐,对古琴更是颇有研究,以他的鉴赏水平,此琴当是来自远古,至少是黄帝时期,端得是价值连城,古今罕有!

这音乐迷见到古琴,便如瘾君子见到大烟一般,岂能不垂涎三尺,忍俊不禁?愣了半天,虽知未经主人同意动人家的东西不太礼貌,但这郑文公还是忍不住把那古琴拿了下来,用袍袖抚了抚上面的尘土,把那古琴摆放在矮几上,盘腿坐在卧榻之上,伸手铮铮弹了一曲。却是古曲《别鹤操》。

这《别鹤操》,乃商陵牧子所作。故事讲得是,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欲为改娶。妻闻之,中夜惊起,倚户悲啸。牧子闻之,援琴鼓之云:“痛恩爱之永离,叹别鹤以舒情。”故曰《别鹤操》。后仍为夫妇。别鹤:比喻远离的夫妻。关于《别鹤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的记载与此略有不同,大意是:商陵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命其休妻改娶。牧子悲伤作歌:“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后人为之谱曲,名《别鹤操》。

有诗为证:明月皎皎兮,霜风凄凄,摧云翼兮天之涯。

望昆丘之路兮,不可以同归。

子其弃予兮,予将畴依。

月皎皎兮风凄凄。

又有白居易《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为证:义重莫若妻,生离不如死。

誓将死同穴,其奈生无子。

商陵迫礼教,妇出不能止。

舅姑明旦辞,夫妻中夜起。

起闻双鹤别,若与人相似。

听其悲唳声,亦如不得已。

青田**月,辽城一万里。

徘徊去住云,呜咽东西水。

写之在琴曲,听者酸心髓。

况当秋月弹,先入忧人耳。

怨抑掩朱弦,沉吟停玉指。

一闻无儿叹,相念两如此。

无儿虽薄命,有妻偕老矣。

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氏。

那古琴果然音色浑厚,悠扬悦耳,那乐音更是凄清悲凉,缠绵悱恻,肝肠寸断,催人泪下,令人闻之泪下,就之欲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