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修真小说 > 暴秦 > 第四百零六回 秦无事晋国再添乱全文阅读

第四百零六回 秦无事晋国再添乱

第四百零六回秦无事晋国再添乱战鼓之上是一个个长长的白蜡杆子,靠近河边,有一个支架支撑,另一端却是伸到了淮河里,河水上方,竖着一个个风车一般的东西。水冲风车,白蜡杆子便随着那风车一上一下地扬起落下,鼓声便急促地响了起来!

子蒲、子西二人只被惊得目瞪口呆!口中连叫:“能想出此等妙计,这孙武真是神人也!”

那边吴国国君阖闾见伍子胥、孙武回国,也紧跟着率兵离开郢都,回到吴国讨伐夫概。

夫概只做了半个月的吴王,便被赶出苏州,逃到了楚国。

楚国在秦国的帮助之下,赶走吴国侵略军,重新复国。楚昭王回到郢都,见郢都已被吴军糟蹋的破败不堪,惨不忍睹,只得迁都于载地,仍成为郢,称载郢(载郢位于荆州城小北门外五公里处,在纪山之南。后称江陵,东汉晚期,被称为“纪南城”,取其在纪山之南而名之),原先的郢都便被称为鄢郢。因夫概对吴军甚为了解,掌握吴军机密,遂收留了夫概,封之堂溪(在今河南西平县),号为堂溪氏,以期使他抵抗吴军。

这夫概子孙在吴国者改姓夫余氏,为吴姓的一分支姓氏。夫余氏的部分成员辗转迁徙,到了朝鲜半岛开拓基业,人丁极为兴旺。以后发展成为朝鲜著名的豪族---百济王室。此事后话,不提。

子蒲、子虎,见楚昭王归国,遂辞别子西,带兵回国。

秦哀公在位三十六年去世。这哀公是个爱好和平,性情平和之人,他在位期间,秦国基本保持了长期的和平。

哀公去世后,太子夷公早死。夷公的儿子继位,这就是惠公。

惠公即位后,秦国仍保持和平发展的国策。

惠公元年(前500),孔子代理鲁国国相的职务。

秦惠公五年(前496),秦国近邻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欲说这晋国之乱,必须从一人说起,此人就是赵简子。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之一,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奠基人。

赵简子出生于世代为晋卿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先祖赵衰(赵成子),赵简子的祖父赵武(赵文子),便是晋景公初年“下宫之役”中,落难余生的“赵氏孤儿”。赵武成人之后在晋卿韩厥的支持和帮助下,复卿爵,攻杀陷赵氏一族于灭顶之灾的景公宠臣屠岸贾,尽灭其族,报了多年血仇。终在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重踞晋国六卿之尊“正卿”的位置,复兴赵氏。

简子少年时代,适值赵氏再兴之际。家族的兴衰和社会的影响,使他能深切地洞悉到晋国众卿争斗,互相倾轧的残酷。同时也陶冶和造就了他深沉不露,胆识过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称雄诸卿的气质和能力。大约就是在他三十岁左右的时候,袭爵位于祖上,为晋国卿。

公元前519年,简子继袭卿爵不久,恰遇周王室发生王子朝叛乱。初登王位的周敬王姬匄,被王子朝*迫流寓于外,回不了成周(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赵简子初临卿位,根基尚不牢固。他瞅准这个建功立业树立威望的时机,请命于晋顷公,率军迅速地平息了王子朝之乱,佐定周敬王于成周。

简子助周王平叛有功,受敬王“王室命卿”之许,这对晋国当时的霸主地位,无疑增添了光彩。同时,也达到他牢固根基,扩大威望的目的,为赵氏下一步加强与其他五卿角逐的实力,称雄晋国,埋下了有力的伏笔。

简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诸侯挟天子,卿大夫挟诸侯的事件,时有发生。就是当时的晋国,也正处于晋侯大权旁落,六卿尾大不掉。公侯之尊,江河日下,风雨飘摇。

简子及时地把握这个时机,利用勤周敬王有功,敬王准他为王室命卿之隙,于晋顷公十三年(前51年)冬,征收生铁四百八十斤,把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铭铸于大铁鼎上,公布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史称“铸刑鼎”。他的这一壮举,不仅使其知名于天下,而且博得晋国绝大多数新兴势力的支持,成为他登上政治舞台,最有声色,引人注目和赢得喝彩的一次精湛表演。为迅速扩大赵氏势力和影响,争取晋国正卿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简子升任晋国正卿,执掌国政。

常言道,树大招风,地位高了不小心就会招惹什么人!

是年夏,简子令邯郸赵午归还卫国进贡的五百奴隶,拟将他们迁往晋阳。赵午虽然应诺,但在执行命令时,弗简子之意,没有把奴隶归还赵氏。赵午的抗命之举,使简子大为恼怒,为挽回影响,遂拘捕赵午,囚禁于晋阳,不久又将其杀掉。

消息传人邯郸,赵午的儿子赵稷便凭据邯郸叛乱,并窜通其舅氏中行寅(晋国六卿之一),以及中行寅的姻亲范吉射(亦为晋国六卿之一),合谋集兵攻击赵简子。

赵简子自以为行的端走得正,人正不怕影子斜,未把此事放在心上,疏于防备,采邑被三家联兵攻克。

赵简子仓皇出逃退守晋阳。赵稷、中行寅、范吉射等,穷追赵氏不舍,挥师直趋晋阳城下,困城猛攻,必欲置简子于死地,以灭后患。

这才有了前文书所说,晋国六卿之乱之事!

就在简子困守晋阳的危急关头,晋国其他三卿,即知、韩、魏三氏,请命于晋侯,率兵击败首先叛乱的中行寅和范吉射,解晋阳之危,救赵简子于倒悬。

自此后赵简子深知结盟的重要性,团结宗人和知、韩、魏三卿,进一步孤立和打击范、中行二氏。

晋定公十九年(前49年),赵简子与范、中行二氏决战于铁(今河南濮阳)。这次战斗简子运筹帷幄,以少胜多,大败范、中行联军,重创其锐,灭掉其有生力量。翌年,简子又出奇兵,再败二氏于朝歌(今河南淇县)、邯郸,又伤其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