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修真小说 > 暴秦 > 第四百五十七回 为争地晋国起嫌隙全文阅读

第四百五十七回 为争地晋国起嫌隙

第四百五十七回为争地晋国起嫌隙又过了半年时间,三人见那智宣子再无动静,再次来到智府,要求确定武城的归属。

那智宣子见到三人又来讨那武城,遂哭丧着脸对三人说道:“三位上卿上次走后,我便亲自去找了那小畜生一趟,奈何那小畜生咬死了说你三人已经把那武城送给他了,还言之凿凿地说:‘三位伯父都送给我了,你怎么这么小气?还要给小辈来争东西?’你看这小子说的气人不气人?这小子想地都想疯了,真是不像话!看来这小子是不想退出来了,我又不好真的杀了他,要不三位暂且再等上一段时间,待我再给他做做工作再说,你们放心!我说话算数,就算他不给你们,我也会想办法再给你们弄上几座城池的!”

三人无奈,只得再次不情愿地回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三人再次想找那智宣子讨债的时候,却听说那智宣子已经死了!

智宣子死后,智瑶继承智宣子的上卿之位,并世袭了其封地。

智宣子大丧之日,三人前去吊唁。

去智地之前,三人商定,这次无论如何得把那武城的归属说个明白了,哪怕是四人共管也好,总之得有一个说法。

三人来到智地,先是在智宣子的灵堂前祭拜已毕,见智宣子的四个儿子智霄、智瑶、智国、智开披麻戴孝,跪在灵堂之前,哀哀哭泣,果然十分悲戚。

见智氏四兄弟都在,魏襄子、韩康子便鼓动那赵简子前去,向他们要地。

赵简子倚老卖老,是个直肠子的人,哪里考虑到今天前来要账实在不是时候,于是便径直走了过去,对着四人说道:“四位贤侄请借一步说话。”

智霄、智瑶、智国、智开四人随他三人来到灵堂外,那赵简子这才向智氏四兄弟说明了来意。

未等智宵、智国、智开三人开口,那智瑶却勃然变色道:“我父亲大丧之日未过,三位伯伯却前来要账,真是好不通情理!且不说我父亲没说这武城属于三位伯父,便是就是你们的,你们也得等我父亲大丧过后再说吧?你们趁我家有事,前来要账,这种行为和敲诈勒索,趁人之危有何分别,三位伯父若是真来给我父亲吊唁的,就休要再提起什么武城的事,若是前来搅局的,我们兄弟也不是好欺负的!”说罢,拂袖而去,把三人晾在了那里!

三人再要说话,却见智氏府上早有数十个身穿甲胄之人围了过来,冲着三人怒目而视!

三人哪里还敢说上半句?只得灰溜溜地回去。

三人未能要回自己该得的土地,反而还被那智瑶羞辱了一番,赵简子气性颇大,回去以后,又气又羞,竟然就此气死了!

赵简子被气死以后,其子赵毋恤继承了他的上卿之位。

这一切,都是智瑶的计谋。

智瑶,封号智伯,又称智囊子。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生年不详,卒于晋哀公四年(前45年)。智氏为晋大夫逝遨之后,本姓荀,因荀首食邑于知(通智),遂以邑为氏。智氏世为晋大夫,智伯系荀首五世孙,父智中,称宣子。

智宣子有三个儿子,智霄、智瑶、智国。智宣子在世时,喜爱智瑶,而不喜智宵,智国。随即决定在自己死后把继承人的位子传位给智瑶。

这智瑶长的一表人才,精于骑射,通晓各项技能,能言善辩,坚决果断。端得是一个人中俊杰。这智瑶有如此多的优点,选他为继承人为本无可厚非,但不成想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此人是智宣子的本家智果。这智果不知和智宣子的儿子智宵、智国啥关系,他力挺选他两位的其中之一为继承人。

他说:“智瑶虽然有许多过人的优点,但是他有一项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胸襟狭窄、刻薄寡恩,而就这一项缺点足以盖过他的所以优点,如果你一定要选智瑶做继承人的话,那我们家族就会灭亡了”

智宣子嗤之以鼻,坚持选了智瑶作为继承人。

智氏偕同韩、赵、魏三家共同讨伐秦国,得秦武城之地。一地如何能够四人来分?智宣子左思右想,始终未找到好的分配办法,大感忧心。

智瑶见父亲来回踱步,忧心忡忡,便上前问道:“父亲何事烦心?”

智宣子便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子说了。

智瑶听罢哈哈大笑道:“我道是什么难办的事儿呢,不就是一座城池么,这还不简单?”

“你有好办法分配?”

“分什么分?我们自己占了就是了!”

“那可不行!万一他们要是脑起来,一起对付我们怎么办?”

“父亲为何怎么就如此老实呢!您就别管了,你把一切都推到我头上来就是了,我保证叫他们没有办法!”

那智宣子按照他所说的一推二拖得办法,果然骗过了三人。等到智宣子死后,那智伯干脆耍起赖来!他这一耍赖,万没想到的是竟然把个赵简子给活活气死了!

韩赵魏三家,不但没有要回武城,还平白无故地受到了一顿侮辱,但仔细想想,确实也是自己做得不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趁人家大丧的时候前去要账。三人地没要成,反让一干大臣议论纷纷,齐声指责三人太过功利,一点也不在乎同僚的情谊!三人失了土地,又落了一身埋怨,从此以后,再也没脸给智氏要回土地了,岂能不气?从此以后,三家便和智氏结下了深深地仇怨!

智伯眼见韩、赵、魏三家开始仇视自己,害怕三家联合起来对付自己。他思忖片刻,眉头一皱又生一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