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修真小说 > 暴秦 > 第四百七十七回 疑兵计义渠渡河全文阅读

第四百七十七回 疑兵计义渠渡河

第四百七十七回疑兵计义渠渡河笑声刚住,一个白发老者说道:“这兵荒马乱的,人家逃跑都来不及,墨子先生为何却来到了这里?”

墨子说明来意,问道:“年轻人都到哪里去了?”

“年轻人都逃到附近的嵯峨山里避难去了。”说着话,早有一个健壮的老人对墨子说道:“先生稍等,待我去把他们全部都召过来!”说罢,那老人跨上一头健驴匆匆而去了。

时间不长,果然有数百人跟着那老者来到赵庄。

那些年轻人见到墨子更是亲切,早有几个人围在墨子身旁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的说:“先生你这些天到哪里去了,害得我们都没有主心骨了!”有的说:“你不在我们可担心你了!”墨子含笑一一致意,抬起手来,拍了两下手,高声说道:“大家安静一下,我有话要给大家说!”

见墨子有话要说,大家顿时安静下来。

墨子说道:“你们的国家又被灭亡了,大家怎么办?”

有人说道:“我们不是有军队么?”

“若是你们的军队没有了粮食,没法打仗了怎么办呢?”

“我们捐粮呗!”

“要是军队缺少士兵怎么办呢?”

“那我们都去杀敌!”

“好!大家分头去筹备粮草!再召集年轻人,随同我前去杀敌好么?”

“先生不是秦国人,尚能为秦国出力,我们身为秦国人,岂能不为国效力?”

众人如此慷慨,倒是大出墨子的意料,墨子取出蹇于的告示给大家念了,听说捐粮以后还有三年的免税,秦人更加积极踊跃。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积极串联,十里八村,凡是能联系到的,人们有粮的捐粮,无粮的出人,无不倾其所有,全力相助。

转眼之间,五万担粮食已经筹足,且组成了一支五千多人的临时队伍。

墨子按照五万秦军每人两个的量,叫村民们将粮食加工成十万个锅盖大小的饼。其余粮食,叫村民们收好,待秦军战胜义渠国回来时食用。

众人拾柴火焰高,乡民们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十万个大饼便加工完成。眼看天色将晚,墨子命五千多乡民,每人背上二十个,一一分散开来,静悄悄地地向经河南岸,秦军所在的方向而去。

蹇于见墨子想得如此周到,秦军竟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筹集如此多的粮食和如此多的人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心道:“幸亏他是在相助秦国,若是和我国为敌,此人可真是一位劲敌!”心中忌惮,嘴上却是连连道谢道:“真是多谢先生了!有先生相助,我大秦战胜义渠国有望矣!”说着话,邀请墨子来到大帐,商议破敌之计。

放下这边不提,但说义渠国这边。那霍封仗着地形之利,带领义渠军来到秦军的屯粮处,烧了秦军的军粮。本以为秦军失去军粮,会就此退去,没想到秦军这边却是毫无动静。

义渠王茅垣大感惊讶,问霍封道:“莫非秦国除了北仲山还有其他的藏粮之处么?”

霍封道:“按理说不可能的,这蹇于用兵向来出其不意,神出鬼没,人所难及。说不定这是他的疑兵之计也未可知。我们不如在等一等再说!”

茅垣上过蹇于的当,自然知道蹇于的厉害,于是说道:“秦军粮草既尽,就算他大罗神仙在世也不能不吃饭吧?他们若是能够长久地在此地呆下去,那就说明他们还有其他粮草,若是有后撤的迹象,就说明他们却是没有粮食可吃了。我们再等他们一时半刻也不打紧!”

两下按兵不动,眼见太阳西下。三更时分,秦军这边突然垒起战鼓来。那战鼓声震耳欲聋,好似撕破天际,向对岸的义渠国这边传了过来。义渠王茅垣慌忙披挂上马,号召义渠国将士披挂迎敌。义渠国将士披挂整齐,来到泾河北岸,举目向对岸望去。是日恰是九月初三,天上只有一道细细的月牙,混混蒙蒙的,视野不能及远。但见泾河里面并无船只,秦军大营里黑漆漆的,一点亮光也无。只有那鼓声震耳欲聋地喧响着。那情形,确实是十分诡异。

义渠王茅垣惊异不定,喃喃自语道:“若是秦军强行渡河,岂能河里没有船只?若是秦军只是为了训练,为何却不见灯火照亮?”

方在惊异之间,转眼间一更天过去了。那霍封紧皱眉头,一言不发。突然猛地一拍额头,大声说道:“坏了,我们上了秦军的大当了!若末将所料不错,秦军必然已经撤军了!”

义渠王茅垣讶然问道:“将军何出此言?”

“那蹇于用兵向来出人预料,他若是发动进攻,必然会悄无声息。如今锣鼓喧天,恰恰是他想撤离的征兆啊!”

义渠王茅垣点头道:“将军言之有理,不如将军先带一部分人马前去侦察一番如何?”

霍封道一声“得令”领了五千人马,乘着船只,渡河去了。

时间不长,但见对面霍封大声喊道:“秦军果然已经逃跑了,大王快些渡河过来,去追击秦军吧!”

义渠王茅垣慌忙喝令义渠军大部渡过泾河前去追击秦军。

义渠军往南追击了十来里地,却未见到秦军的影子,正在失望的时候,突然一声号角响起,从路旁的茅草里冲出一队秦军,对着义渠军一阵砍杀。义渠军经过一阵惊慌,迅速组织反击,那秦军却委实不堪一击,被义渠军一阵反扑,丢下几十具尸体,仓皇逃命去了!

茅垣哈哈大笑道:“好你个狡猾的老狐狸,故意派这么几个不济事的秦军来吓唬我们,想让我们知难而退,哈哈!本王偏不上你的当!快些给我追赶,我们离秦军大队已经不远了!”

大军又追出二十多里,依稀可见秦军丢下的锅碗瓢盆等一应器具。

茅垣哈哈大笑道:“秦军丢盔卸甲,可见其逃跑的狼狈!大家给我加把劲儿,我们很快就要赶上他们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