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宋末寻真 > 第三十一章 祭拜全文阅读

第三十一章 祭拜

自改革之后,王振所能掌握的寿、宿、泗、濠、滁五州及淮西镇大部分县乡镇地区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逐一实行,轰轰烈烈的起义军,也渐渐安定下来,转为地下工作,韬光养晦,积累人马。原本到处残破的地方也渐渐开始修复,虽然不如往日光景,却也能让难民入住。

这日,王振、苏烈、雷毅、朱铜四人正在宿州军营里喝着酒,谈论训练方法。外面刘叙吵吵嚷嚷、一边叫骂的走了进来。

“刘叙兄弟,怎么了?谁得罪你了?总不是和勇民闹矛盾了吧?”王振笑着说道。

刘叙叫道:“他妈的!我和勇民率人寻遍这江淮所有地方,总共只找出六十多名铁匠来,而且大多数还是许久不打铁了的。”

苏烈问道:“怎么这么少?那咱们打造兵器、农具怎么办?时间抓紧啊!”

刘叙坐下饮了一杯酒,说道:“还不是蒙古鞑子,蒙古大军四处抓捕铁匠,令铁匠去蒙古军中效力。大部分铁匠都去了,只有少数年纪大已经退隐,不再打铁的;和那些不愿为蒙古效力而不打铁了的铁匠还在,能召集这六十多个,已经是很费力了,到处打听,勇民兄弟现在还在忙呢!我是吃不住了,先回来歇息歇息。”

朱铜问道:“蒙古人抓铁匠做什么?”

王振眉头一皱,说道:“蒙古军向来兵器足备,弓弩更是从来不缺,还能做什么?蒙古大军这时候要征集铁匠,自是要打造兵器了。既然要添造兵器,那定是要作战了。只是不知道要对谁动手,说不定是要南攻大宋江山。”

苏烈一听叫道:“什么?岂有此理,那咱们也要早做准备,蒙古大军要是南侵,咱们也好呼应一番,尽一份力。”朱铜、雷毅也拍案而起,纷纷应喝。

王振等三人都是江南人,刘叙三人也是在淮南出生,此时听得家乡可能又要遭受战火,都戚然有忧。众人都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了,知道乱世之中人命微贱,自己若是不努力,难免遭人屠杀,都已是经过沙场之人,对蒙古可能要南侵,心中虽然有惊惧之心,但愤怒、保家卫国之心却胜过惊惧。

王振见得几人又激动起来,叹了口气,起身喝道:“事得一件一件办,路得一步一步走,着急有什么用?咱们不发展好当下,怎生抵御蒙古大军,不是自寻死路,添乱吗?”

众人哑然,刘叙叹道:“话是这么说,但忧国忧民之心,咱们都有,毕竟牵连到自己家乡、亲人、朋友不是?哥哥你也莫要生气,你们几个也不要着急,厚积而薄发,到时候等实力强大了,哪里还怕蒙古大军?对吧!嘻嘻。”

苏烈几人都觉得有理,知道自己刚才太过着急激动,眼下王振正为整顿军队、改革政策等而烦恼,也就不在像刚才那样激动。

“刘叙,阵亡重伤的将士名单弄好了吗?安葬公墓可建成了?还有抚恤金发放的如何?”王振自小深受王烈教育,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知道对待部下,该严肃时要严肃,可该仁义是更要仁义;人家给自己卖命,好歹也得让他们放心,起码得要个善终的下场。纵然有不幸马革裹尸的,其家人也一定要照顾到的。王振双手按了按太阳穴,微微皱着眉头,问道。

“回哥哥的话,我们起事不过几个月,各地响应开始规模虽大,但经过咱们改变,如今也已不再进行大规模明面活动,即便算上刚刚归属我们的起义军,损失也不大,到今日为止,仅有两千零一十八人阵亡!重伤一千零一人,按哥哥吩咐,按伤亡人头来算,一位将士阵亡,家属每家白银十五两;重伤失去劳作能力每家三十两,入住的地方都已经安排妥当,抚恤几年也已经全部发放。另外,安葬公墓前几天刚刚建成。”刘叙一听这个,自然不敢怠慢,自己也很重视这一点,认真的答道。

“这么多?”王振一惊,说道:“我哪里还有一千多两闲钱,尽数给发了吧!阵亡将士一人抚恤金涨到二十两,轻伤的也给抚恤一两;兄弟们,明天是端午了吧!屈原殉国的日子,咱们明天去祭拜那些阵亡的将士!如何?”

苏烈、雷毅几人一听点了点头,也站了起来,苏烈说道:“去!肯定要去,俺早想说了,只是这几日忙着背那些法律法规,一时忘了,俺这就去准备好拜祭物品和慰问物品。”苏烈性情豪爽直率,对士兵们向来是当成弟兄看待的,第一个响应。

次日,王振、苏烈、刘叙、雷毅、朱铜,还有李勇民,带着各自的亲卫军总共五百余骑前往野牛县,用来安葬阵亡将士的公墓就建在野牛县郊外。这座公墓刚刚建成不过几天,王振等人到那时,见到不少阵亡将士的家眷正在祭拜自己的亲人。

“勇民,你且派人去将这些慰问品,着人挨家挨户送去给那些死去将士的家眷,还有那些重伤的将士家眷;他们大多数本是难民,如今也大多是在务农,如今却少了劳力,重伤者甚至还添了累赘,即便有几十两抚恤金,生活也难免发苦!走,去拜祭那些死去的将士们!”王振到了墓地,原本还忧愁的心情也开始沉重。

王振带着一干人,一言不发的来到公墓,翻身下马,走过那些家眷身边,看着四块巨大的大理石墓碑树立在诺大的公墓中央,四周种满了遮阴的树木,墓碑前满满尽是花圈、祭品。这四块墓碑上刻满了阵亡的两千零一十八人的名字,那些家眷,也正跪在墓碑旁哭泣。

王振走到最前面,双膝一弯,重重的低头跪下。

“上祭品!”刘协跟在王振身后,连忙叫道,随后也跟着跪下,苏烈等人跟着下跪祭拜。其余军士连忙将带来的祭品,上前整齐摆上。

在王振等人身后的家眷,见得王振等人跪拜祭奠他们的亲人,又惊又愣,停止了哭泣,呆呆的看着王振等人,原本沉重的空气中却加入了一丝莫名其妙。

王振倒下一碗酒,自饮一碗,叫道:“将士们!我王振带几个兄弟来看你们了!虽然有许多人我并不相识,但如今蒙古强大,这原本故乡沦落为异族土地,大家也沦为亡国奴,鞑子凶恨,肆意屠杀咱们汉人兄弟,你们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奋起反抗,也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就凭这个,王振敬你们一杯。”

苏烈、刘叙等人跟着敬了一碗酒,沉默不语。王振所言没错!这些阵亡的将士都是好样的,在异族强横凶残的统治下,大多数人已经丧胆,甘愿做奴才,做汉奸;但是他们这些都是反抗蒙古兵,光荣的死在战场上,没有一个懦弱之人。

王振等人的到来惊动了野牛县所有人,不一时,县里很多人都已跑了出来,围在公墓旁边,看着王振等人在前面祭拜死去的将士,都沉默了。

王振敬到第三碗酒,仰天大吼,叫道:“将士们,你们一路走好!咱们纵然不相识,但你们愿意在这关头保家卫国,反抗凶残的鞑子,都是好汉子,王振定当照顾好你们的家眷,尽管放心吧!”

王振说着,心情越发沉重,不禁想念其山寨,家乡,在思念亲人的同时不禁联想到蒙古南侵,不知道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乱世,不知何时结束?王振的思绪逐渐飞到了远方!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将士们,兄弟们,你们不会白死,我华夏传承数千年,都是因为有你们这些愿意反抗的血性汉子,才使得我们从未被外族所奴役!即便是往日强汉盛唐,也少不得你们这样的男儿!唉!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说实话,我也不想打仗啊!在家多痛快!可是没办法,人家欺负到头上来了,你不反抗不行了……你们放心,我定不会让你们的血白流,你们的愿望,我也知道个大概,都是想抗击侵略者,换得一个朗朗乾坤的太平日子,我王振自当尽力,还人间一个太平安定的世界,力御外辱,重整朝纲,振兴家国!弟兄们,一路走好!”

苏烈、刘叙等几个硬汉,眼睛也开始湿润;一众跟随的军士还有那些围观的百姓,哪个没有过痛苦的经历?此时联想到自己,双眼红了,痛哭起来;那些阵亡将士的家眷,更是嚎啕大哭,一个个跪在王振等人背后,一句话不说,却声泪俱下。

此时夏风拂面,知了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了,天空不知何事转暗了下来,开始落下点滴雨点。王振听得四面哭声雷动,心中波澜起伏,有些堵的慌,他实在不确认自己能把队伍带到几时,能不能坚持到最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