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乱世晋隋 > 第六十五章 英雄气短全文阅读

第六十五章 英雄气短

(最近貌似扎堆死人…唉!)

相比于前两位君主的平安离世,张玄靓则完全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随着张瓘成为前凉权臣,其阴险暴虐的一面亦渐渐暴露,祖宗留下的章法被他统统丢进火炉,在处理政务时,仅凭自己的喜好来判断。

这就触动了另一个利益集团:宋混。上文提到过,宋混诛张祚,立张玄靓,功在张瓘之上。但宋混为人耿直,为了顾全大局,他极不愿意与张瓘过招,不料,宋混的隐忍反被张瓘当成了软弱可欺。到最后,张瓘甚至想除掉宋混,然后废张玄靓自立。

有了这个意图,张瓘开始在姑臧集结兵马,短短数天,数万人涌向姑臧,姑臧小城顿时热闹非凡,只是,这份喧闹无非是战场厮杀的前奏罢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宋混兄弟就算是傻子,也该知道自己成了人家案板上的肥肉。宋混立即召集府中的侍卫,总算凑够了四十多号人。这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趁张瓘不注意,宋混溜出了城。

宋混来到城南,开始策反张瓘的军队(宋混只是辅国将军,没有直接指挥戍边部队的权力),为了增加策反的筹码,宋混搬出了太后的懿旨:“臣受太后之托,特来召集大家诛杀逆臣张瓘,想为国立功的随我来!”

士兵们听到要诛杀张瓘,顿时来了精神;又听说是太后的命令,于是,挽起袖子纷纷表示愿意加入,不多时,宋混身边聚集了两千多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政治目的达到了,本来,城外的将领们对城内的情况一无所知,宋混一通忽悠让他们疑惑了,到底哪个才是逆贼啊?万一押错宝就赔大了!

于是,他们采取了比较稳妥的观望态度,几万大军从当事人瞬间变身观众。趁此机会,宋混率领两千多人直奔城内。张瓘手头没多少人,但无论他怎么喊,城外部队就是不进城,

宋混的士兵很快包围了张瓘府第,张瓘和兄弟张琚被捕,不久后被灭族。

宋混得以执掌大权,此人对张氏忠心耿耿,处理政务也很有一套,凉州获得了极为短暂的安宁,但好景不长,宋混身染重疾,凉州上空的阴云又开始聚集。张骏遗孀马氏非常着急,就带着小孙子去府中探视,希望宋混把后事托付给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宋混说道:“臣随先王征战多年,深受先王似海恩情,不料而今日暮西山,若太后不嫌弃,就让臣弟宋澄接替臣的职位吧!宋家当尽心辅佐皇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太后点点头,流着泪答应了宋混的请求。

宋澄虽然没有乃兄之才,但处理政务倒也清明,但不久即遭人妒忌,其中就有右司马张邕,张邕是张瓘的弟弟(怎么留下了这么个祸患!),与宋家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以宋澄“专擅朝政”为名,起兵征讨。

宋澄虽然身为领军将军,但对打仗不太感冒,很快为张邕所杀。张邕比宋混狠得多,宋混还留了根独苗,张邕则吸取前者教训,将宋家斩草除根(讽刺啊!)。宋澄死后,大权落在了皇叔张天锡手中。

马太后急火攻心,不久便去世了,张玄靓尊庶母郭氏为太妃。凉州的政局更加混乱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剧烈震撼着前凉的根基。这些矛盾主要由两派主导:以郭氏为首的后派;其次是以张天锡为首的实权派。

两派不断发生摩擦,逐渐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首先动手的是郭氏,她和大臣张钦相互勾结,密谋铲除张天锡,不料风声走漏,郭氏等人反而被杀。随着最后支持者的死去,张玄靓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不久后,张玄靓被暗杀,张天锡自立为王,时年十八。前凉前后为期十年的动乱宣告结束。这是一场横扫全凉州的大动乱,张祚、张曜灵、张玄靓三位凉主被杀,无数股肱之臣死于非命,对国力的消耗更是无法计算,前凉不可避免的衰落下去。

但凉州的命数还有整整十年。待十年后再说罢!

公元367年,由于常年的为国操劳,慕容恪处在了灯枯油尽的边缘,但是,燕国的锦绣江山还离不开他,慕容恪已经成为了一面旗帜,一种象征,只要他活着,前秦和东晋就不敢染指燕国土地。但现在,大旗即将倒下。

慕容恪对国内形势了若指掌,也正因为如此,他对身后事深感担忧:慕容暐无实权;而拥有实权的慕容评为人多疑,不堪大任;羊鹜终究是外人,也不可能给与他皇族权力。于是,慕容恪向皇帝举荐了一个人:慕容霸。并反复嘱托慕容暐,一定要重用此人,燕国江山全系于此人身上了!

说完这一切,慕容恪猝然长逝,年仅四十七岁。

慕容恪生于公元321年,就在同一年,祖父慕容廆被东晋政府任命为辽东公,燕国踏上了近半个世纪的强国路;十八岁那年,石虎发兵三十万进攻棘城,燕军苦守半月,最终撤军,慕容恪以两千士卒,痛击十余万敌军,并斩首三万;同年十二月,慕容恪率七千骑兵,于三藏口击败麻秋三万众,斩首两万一;341年,慕容皝发兵高丽,胜利后以慕容恪为渡辽将军,威慑高丽;三年后,慕容恪扫平宇文部,随后与冉魏在中原展开大战,将冉闵斩杀。

……

慕容恪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无一败绩,再加上慕容俊的信任,逐渐使燕国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能与东晋比肩的大帝国。

当之无愧的十六国第一名将!

明代《广名将传》如此记载:

燕慕容恪,深沈有略。皝授以兵,从征参酌。使镇辽东,寇不敢作。嗣隽亲之,立功不薄。隽死暐孤,复以后托。有谋中原,桓曰大错。慕容恪存,忧方如昨。慕舆根诛,内外错愕。恪独安之,使人把捉。罢朝而归,养亲为乐。临死荐贤,报恩急着。忠孝若斯,才应兼学。

慕容恪一死,前秦和东晋马上调集军队,打算进攻燕国。在这种背景下,桓温开始了此生第三次亦是最后一次北伐。北伐之前,桓温还要解决一下内患,确切地说,是一场小小的内乱。

内乱的始作俑者是司马勋,司马勋从关中退回来后,把军队驻守在梁州(司马勋每次作战失利,都把部队拉到这里整顿),桓温忙于战事,一直没工夫搭理他。梁州经过司马勋的数年经营,兵强马壮,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时间一长,司马勋割据自立之心渐生。但由于周抚坐镇益州,司马勋一直不敢轻举妄动。但这一年,周抚去世了。

周抚去世的第二天,司马勋自称梁、益二州州牧,加成都王,举兵反叛。司马勋经剑阁古道入川,不久即包围成都,坐镇成都的是周抚之子,周楚。周楚一面坚守城池,一面向桓温求救。

桓温于是派鹰扬将军朱序支援成都,次年,击败并生擒司马勋,后者被押送至荆州,不久被杀,川蜀之乱遂平。

这场战争规模不大,但涌现出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将领:朱序。正是此人,在多年后的秦晋淝水之战中,以一种很奇特的方式立下不世战功。

接下来是桓温第三次,亦是东晋最后一次北伐,北伐的目标是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