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17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全文阅读

第17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17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王刚有些兴奋的来到宁远许王府,李孝的王府并不在松州,他让人通报说求见许王妃。

裴寻芳遵守了李孝的安排,没有什么特殊的事,她是不参与宁远政务的。如今管理委员会以增加到七个人,林炎和晋文斌加了进来,因为宁远已不单是地方管理工作,其中参杂了军队。

晋文斌当然不用说了,林炎这次能一举平定玉树,让宁远军大获全胜,消灭七万多吐蕃军队,只是战俘就两万多,为宁远增加了两万多劳动力,让管理委员会大为高兴,解决了很大问题。

李孝的战术一旦控制一个地区,最先开始行动的就是道路,管理委员会立即决定,修建从宁远通往石州的道路,同时派出人在通天河上修建桥梁,道路直达玉树。

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控制玉树地区,把那里划成玉州,同时设立多州,又扩大两个州五个县的地方。两万多吐蕃战俘成为修路的工程人员,但人少,用的地方多,用于修路的只有不足一万人,其他人被分到各工厂和农庄。虽然是冬天,但并没影响地方建设,只是速度慢一些。

如此情况下,基本不用裴寻芳参与什么,只有一些政策性的事才来请示她。今天松州刺史王刚求见,裴寻芳很奇怪,因为虽然明面上松州是单独的地区,也比其他州高级一些,但宁远内部都知道,松州以和其他州一并归入宁远管理委员会旗下。

王刚突然越过管理委员会来找自己为什么?她出来见王刚,一脸的警惕问道:“王大人什么事?”

王刚上前施礼:“恭喜王妃,贺喜王妃,刚刚传来消息,王爷被加官进爵。”

裴寻芳一愣:“什么加官进爵?”

王刚接到这样的通报当然高兴,他不得以归降李孝,总是有一些担心,万一和太后公开对抗,自己不是也随时危险。松州宁远军是很强,但徐敬业造反,武太后一次就是三十万大军,连一个月都没挡住就覆灭了,许王又能坚持多长时间。

如今他听说把许王封这么大官,那一定是李孝和太后和解,得到重用。他哪能不高兴,前来道贺并通知消息。听王刚说完,裴寻芳冷静下来,不对,为什么突然加大这么重的封赏?她的头脑可不是王刚那么简单,否则大家也就不会说王刚是草包了。

想了想说道:“很好,多谢王大人支持,许王高升也不会埋没你们的功劳,都会有奖赏的。”

“谢王妃,那你什么时候进京?”王刚高兴的说道。

裴寻芳笑笑:“那是朝廷邸报,并没有接到圣旨,等有消息再说,安心工作吧。”

“是,是”王刚也觉得自己太着急了,不好意思的笑着施礼告退。裴寻芳很奇怪,既然朝廷邸报已到达松州,为什么杜忠他们没有消息,为什么朝廷圣旨没有到达呢?想了一想说道:“来人,通知管理委员会的人前来王府,同时让杜忠来见我。”

时间不长,杨凡、黄栎他们几乎同时到达王府,大殿上这些人很规矩的坐着,有杨凡他们这样的人,那是不可能乱了规矩的。如果是李孝他们还真不那么严肃,但裴寻芳却不同,如果不是李孝有交代,她是不会让这些人坐着的,那成什么规矩?但李孝说过不需要那些,春秋时周礼也是君臣坐而论道,并不是站着谈话。

特别是面对王妃,所以都很严肃。裴寻芳发现前来的不只是管理委员会的七个人,竟然还有各个局的局长,奇怪的说道:“杨先生,怎么全来了?发生了什么?”

杨凡说道:“情报组传来消息,洛阳方面有重大变化,因为事关重大,管理委员会正在开会,听王妃召见就一同前来,向你禀报。”

裴寻芳还没等问是什么变化,身边的侍女递过来一份报告:“王妃杜组长报告,很急。”

裴寻芳接过来看了一遍,放下说道:“杨先生说的就是这份报告吧?”

杨凡点点头,他很奇怪,王妃知道这个消息怎么会不奇怪呢?他哪知道王刚邀功早跑来报告了,裴寻芳正研究不明白的时候,看到杜忠的详细报告,当时就明白了为什么,她还奇怪什么?轻声问道:“杨先生,林先生,那你们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杨凡是李孝这些文臣中最老的资格,也是最高的职务左常委,也就说道:“根据我们分析,武太后是想把王爷和宁远分开,把王爷永远留在洛阳,再把王妃和王子接入洛阳,那王爷只能受她摆布。一旦反抗就会随时被杀,这是明升暗降的手法。位列三省,出任高官,更容易犯错误,一旦有罪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杀王爷。”

裴寻芳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也一片平和,但她头脑是够用的,一心效仿文德皇后,当然也没少读书。原来就是才女,所以看完杜忠的报告也就明白。听杨凡这么说,就问道:“其他人什么意见?”

林炎是后来的,他不想抢着说话,黄栎说道:“臣等也这么认为,应该通知王爷设法离开洛阳,返回宁远,只要王爷回来就一切好办。”

林炎担心,他并不了解裴寻芳,也就说道:“臣认为无论如何你不能去长安,一旦你和世子去了长安,王爷恐怕更加受制。”

裴寻芳点点头:“我明白,朝廷圣旨还没有到,他们到了也可以拖一段时间,各位马上派人前往洛阳通知,想办法让王爷返回来。”

林炎摇头说道:“王妃不用如此,臣认为许王不会不明白,他一定已离开洛阳,如果臣猜得没错,王爷应该是回来的路上。”

裴寻芳想一下,觉得也有可能,李孝没那么笨吧?但他会不会还想着和武太后合作呢?那样就可能不离开洛阳。担心的说道:“我担心王爷还是抱着原来的想法,所以要快通知他。”

裴寻芳一说杨凡他们也开始担心了,刚开始这些人就不同意李孝去洛阳,担心武太后翻脸下杀手,可李孝执意要去,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相信武太后不会杀他。

如今事情已明了,万一李孝还那么认为呢?杨凡说道:“臣马上去找杜忠,让他想办法通知徐文,保护王爷离开洛阳。”一直不说话的晋文斌说道:“王妃,一旦王爷强行离开,那也是抗旨不尊,朝廷可能发兵,臣认为应该进行备战。”

他这一说,所有人都明白过来,给这么高的职位,如果再不听,私自进京,又私自离京,太后和皇上能干吗?必然进攻宁远。林炎说道:“臣认为应该把王府从宁远迁进甘州,这里离大唐边界太近,一旦开战就很危险。王府迁往甘州王爷也同意的,那里以修建完成,正好可以迁移过去。”

他这一说,作为文人的几个委员都认为有道理,松州和宁远就和大唐的陇南、汉中、广元、益州接壤,又在南面临近雅州、洪州实在是太危险了。

见裴寻芳犹豫,一直不说话的晓慧说道:“王妃,王爷会同意的,你得为世子和小郡主考虑,宁远无城,不能坚守,太危险了。”

这么一说,裴寻芳也不能反对,她可以不考虑自己,但不能不为儿子考虑。再说陈玉生了女儿李佩,不能不为她们考虑。反正以前李孝也说过,甘州是宁远控制区的中心,那里环境也好,可以把中心设在那里,所以杨凡他们责成工业局在甘州建许王府。如今早已建成,但李孝前往洛阳也就停下来。确实,无论李孝回来还是不回来,裴寻芳她不去,就是抗旨不尊。一旦皇上、太后下手解除宁远军将领的职权,不听就是造反,所以要做好战争准备。

点头说道:“那好吧,把中心点迁移到甘州,晋参谋长通知丁司令,宁远军进入备战状态,但尽力不要和朝廷军队发生冲突,许王还在洛阳。”

晋文斌连忙立正:“臣明白,我会和丁司令商议的。”

裴寻芳觉得自己安排的没什么错误,也就让杨凡他们回去,各自开始安排。宁远的一切最大优势就是行动快,一声令下的事贯彻的很好。

特别是军队方面,根据李孝走时安排的,丁解元成为宁远军代理司令,把所有的军队变成了一个奇怪的编制。

当李孝把他的整编方案下达的时候,所有的人全都愣住了,这是一个完善的军队编制方案。许王的头脑到底怎么长的,这么精确的军队编制也能想出来。

李孝下发的军队整编方案哪是他发明的,那不过是后世带来的,完全是现代化军队编制。李孝总觉得古代的编制比较乱,一个营一个名称,一个小队也一个名称,一点也不统一,兵种也没有划分。这时虽然没有那么多兵种,但指挥的时候还是十分混乱。

他一开始采取总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的编制,引用了数字编号,很好记也方便指挥,所以宁远军战旗少,不用那么多战旗。但随着军队数量增加,显然不能再以队为编制,所以他离开前下达了军队重新整编的命令和新的整编方案。宁远军名称不变,最大的军队常规编制是师,下辖团、营、连、排、班。

李孝取消旅一级的编制,把军队规模缩小了不少,也采用了最简洁的办法,一个班十个人。采用四四编制,那就是一个师为一万人多一点,加上其他后勤兵种和骑兵,一个师的作战兵员一万两千人。宁远军编成两个师,共计两万四千人,把剩下来的兵力编成了地方警卫部队独立旅,在级别上和师平级。

所以宁远是两个整编师,一个独立旅,军队总数达到三万人。一冬天时间,丁解元和韩城还有晋文斌完成了军队整编。接到晋文斌的命令,丁解元命令第一师驻守金沙江沿岸和玉树地区,第二师迅速东进进入松州和宁远地区布防,独立旅进入泸州坚守泸定河防守雅州方向。

在军队下令调动的同时,宁远的一切机构开始向甘州迁移,行动迅速利索。就在裴寻芳她们加快准备的时候,接到命令的丘神绩指挥他的五千军队快马加鞭赶往陇南,只要过了陇南,前面九寨就是李孝的松州地界。他们这是朝廷钦差的军队,一路上穿州过府速度很快。

丘神绩明白,什么迎接,就是强行带走,要赶在李孝回来前到达。相信李孝不在,宁远群龙无首,他们敢起兵对抗吗?那可是公然叛逆。

宁远地区的官员都是朝廷派遣的,李孝如果在还可以,如今他不在,丁解元、晋文斌他们敢造反吗?所以自己大军一到,就会把许王妃和他儿子一起带到洛阳。其他人嘛,敢反抗就杀,安上一个造反的罪名,谁能承担得起。

他在巴州对付李贤的时候,连军队都没去,只是一些侍卫御林军,李贤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乖乖的喝下毒酒,李孝还不是一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