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260章 河清抗洪(一)全文阅读

第260章 河清抗洪(一)

第260章 河清抗洪(一)

李孝离开长安以一个多月时间,但此时他还没到达扬州。本来计划的很好,他的算计是从长安到洛阳,查一下洛阳的情况,然后从那里登上船,通过大运河一路南下,先到达扬州,从那里过长江,到建康。查清陈慧到底死没死,然后从江南向北返回,沿长江逆流而上到鄂州,从那里上岸再通过陆地道路返回长安。

这一次南巡有多重目的,一来他从武则天手中恢复大唐,朝廷的影响力很难到达江南,此时南方根本就没开发,是北方人口中的烟瘴之地。

可李孝清楚,中国真正富裕的地方在南面了。是南宋过江以后才带动了江南的经济发展,此时中国的经济在北方,政治中心也在北方,人口集中在中原地区,土地虽多,但人口也多。亩产量的低下,灾害频发,以致天下动荡,历次天下大乱都是北方发生的,江南很少。

如果能沟通南北经济,加大漕运数量,可以缓解北方的经济状况。可是他的计划刚一到洛阳就被迫改变。

李孝此时不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大周皇帝武媚娘正式昭告天下退位驾临洛阳,让洛阳刺史宋景一阵担心。当初高宗和武皇后就不断的从长安往返于洛阳之间,造成无数次经济损失。

如今立国不足几个月的李孝突然驾临洛阳。当李孝的车驾出现在洛阳城门的时候,宋景带着洛阳的大小官员在迎接。

李孝的脸色并不好看,让宋景很担心。他是大周官员,也不是最早归降的,但李孝给了他充分的信任,成为洛阳刺史。

让宋景奇怪的是李孝的圣旨,把洛阳下降了好几个档次。作为陪都的洛阳是和京兆府同级的,如果按后世的说法,洛阳是直辖市,比一般的州高级,但李孝在日前传旨,洛阳降级为普通的州。

宋景当然没权反对,只能加大洛阳的管理。让他欣慰的是李孝并没有什么错误的决定,对于前大周官员也没有什么处罚,只有那些朝中的官员被狠狠的收拾了一批。

可也没处理多少人,让天下大快人心的是在长安大街上,公开处斩了几个人,这是震惊天下的事。第一个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薛怀义,罪名是借佛家寺庙之名,聚敛钱财,欺压百姓,奸淫女子,火烧明堂,按大唐律斩首示众。

再就是张家兄弟,本来他们并没有什么罪名,但大理寺宣布二人是朝廷官员,贪赃枉法买官卖官,按律处斩,家产抄没。这两件案子的判决很多人都明白,那些不过是说词,其实因为什么谁都心里清楚。李孝这么一手做的很高明,没有提女皇任何问题。

再一个引人注意的是武承嗣,武三思,不是斩立决,而是终身监禁,那就是他们将在牢狱中渡过一辈子。

长安西面咸阳县里建成一座最大的建筑,名称是大唐陇右道监狱,关押劳改的犯人,这次判决有上千人被送了进去。

没有一个流放的人,这是大唐新皇帝李孝的一大特点。他昭告天下,五大主刑取消了三种,苔刑,仗刑和流刑废除,只留下徒刑和死刑。那就是只要不是死刑,就在监狱中服刑。干什么呢?当然是干活。

很多征发徭役的活都是用这些犯人来干的。李孝到洛阳的时候,就在黄河岸边看到不少穿着囚衣的人在修筑黄河大堤。这也是一种进步,打屁股,抽后背这样的处罚有什么用?一阵疼痛过后也就算了,严重了还可能致残,增加社会负担。

如此多好,可只有那些真正犯法的人才明白,日子并不好过。徒刑不像以前只是关着你,如今是要干活的。很多官员都是没出过力的贵族上等人,如今他们一样拿着铁锹,镐头,抬着筐,在干那些他们眼里是贱民才干的活。特别是那些官员,一生读书哪干过活,相反还不如百姓呢。

很多进监狱的人,没多长时间就痛哭流涕的表示,再也不犯法了。可后悔有什么用?干活吧!对于那些警察的打骂,李孝并没深究。这时候讲人权那是说梦话,后世都保证不了,何况这时候。

如果真那样,环境优美,说服教育,保证人权,那就不是惩罚犯罪,是助长犯罪了。吃得好,穿的干净,又学习娱乐,还是说服教育,那是服刑吗?骗鬼的说法谁会相信。

李孝早有打算,其实他更希望周兴来管理监狱,可惜情报组失误让他被杀,只能是遗憾。

洛阳治理的不错,宋景不愧是开元名臣,很有能力。他不知道李孝为什么不高兴,也变得小心翼翼。

李孝进入洛阳皇宫,这里不用建行宫,洛阳皇宫并不比长安的差多少,直接在贞观殿里接见了宋景。明堂烧毁之后还没等重新修建,武则天就被逼退位,因此洛阳有些破败。宋景以为李孝因为这个,上前施礼:“皇上,臣正在修建黄河大堤,防夏汛水灾,实在抽调不出力量修缮皇宫。”

李孝说道:“宋景你可知罪?”

宋景一愣,随后说道:“臣不知。”

李孝心里点一下头,宋景并没有不问什么就请罪,说道:“朕的圣旨你没接到吗?”

宋景说道:“臣已接到。”

李孝一拍桌子:“既然知道为什么还犯?是不是抗旨不尊?”

宋景有些糊涂了,圣旨他是接到,但自己并没抗旨啊?有些不服气的说:“臣尽心尽力,并无过错,请皇上明示,是臣的错愿受责罚。”

李孝说道:“我传旨,我巡视各地,不许官员迎接,你是怎么做的,还说没有抗旨。”

这下宋景明白了,他是接到长安传来的圣旨,皇帝此次出巡,各地官府一律不许迎接,各司其职工作。这种事也就说说。一愣之后,跪倒:“臣的过错,请皇上责罚。”

李孝说道:“那好,既然知错,那就接受处罚吧,下令洛阳城里的所有官员,不耽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把洛阳皇宫完全拆毁。”

“什么?”洛阳通判赵得臣当时吃惊:“皇上,洛阳宫耗资千万,拆毁了太可惜,再说拆毁了皇上来了怎么住呢?”

李孝笑笑:“赵爱卿倒是很会过日子。我问一下,黄河修筑你有材料吗?洛阳有钱吗?”

赵得臣摇头:“没有,不能加税,皇上又不许征发徭役。”

李孝说道:“那好,作为官员要学会想办法,不能征发徭役,也要学会想办法。修黄河是造福天下百姓的事,那周围的百姓就人人有责,他们愿不愿意为自己出力呢?你们做过宣传吗?是否动员过百姓参与?当官的只是坐在衙门里,百姓会来帮忙吗?”

这一下连宋景也张大嘴,对啊?他们怎么没想到这点,连忙上前施礼:“多谢皇上指点,臣马上去办。”

李孝点头:“很好,洛阳宫已没有用处,朕就算再来,洛阳有驿站就可以休息,不行还有军营。洛阳宫保留一部分好的地方,大型建筑拆毁,材料用于修筑河堤。把保留的地方对外开放,供洛阳百姓休息游玩,知道当年太宗是怎么对芙蓉园的吗?”

宋景率先跪倒:“皇上圣明,是天下百姓之福,臣等一定不负圣恩。”

李孝偷着乐,洛阳宫麟德殿被变成万象神宫后,又烧毁了。此时洛阳皇宫已没什么,还有些破败,想修好得耗资无数。自己哪有钱,工部和财政局已报告黄河水患急需钱,可自己哪有。那就拆毁洛阳宫用于修河道,既能解决财政困难,又能做一件好事。

把这里变为百姓的游乐园,也不过是顺带着,还能捞到好名声。如此一来,让百姓出义务工修河也就顺理成章。百姓什么都不知道,但这些官员那是一片颂扬,让李孝心里有些得意。他要消除武则天和李治的影响,当然不会留下洛阳皇宫。

接下来的几天里天气开始阴沉,细雨不断。因天气原因,李孝留下想等天气好一些再上路,坐船向南走,过淮河去扬州,再说天气也很热。

他正在贞观殿里批阅从长安转来奏章,刘平进来:“皇上,宋大人求见。”

李孝说道:“宣”。

宋景从外面进来,因为下雨身上有些湿,给李孝施礼说道:“皇上,曲家大坝出现险情,上游暴雨,水雨增大,臣要赶往曲家大坝,特来辞行。”

李孝吃了一惊,黄河决口那可是太可怕了,虽然他没亲身经历过,但电视片没少看,连忙问道:“不是有河道管理的官员吗?”

宋景叹口气:“因为修建洛阳宫和万象神宫,大坝已多年未修,只是维持,这次水量太大,臣不得不前往大坝协调,因为关系到几个州的事情。”

李孝说道:“那好,朕也去看看。”

“千万不要,皇上,那太危险了”宋景连忙说道。

李孝说道:“危险,这是朕的江山,百姓是朕的臣民,作为皇上怎么能怕危险,你先去,朕随后就到。”

宋景实在不敢耽误,一旦大坝决开,淹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州县,所以也没太多说。河清县曲家大坝是黄河的一个转弯处,水流下冲,对沙石大坝造成不小的冲击,如果从此决口那么洛阳也危险。

宋景离开,李孝对刘平说道:“传,张秉言和温兆伦前来,咱们起驾前往清河。”

刘平当然管不着皇上去哪,看看外面天气:“皇上还下雨呢?”

李孝瞪他一眼,吓得刘平赶紧跑出去。

张秉言说道:“皇上是不是等雨小一些再走,道路泥泞马车恐怕很难走。”

李孝说道:“准备蓑衣换骑马,不用车辆。”张秉言不知道皇上上清河干什么,为什么这么急,连忙答应。

李孝不能不担心,自己刚刚当上皇帝,就赶上这样的水灾,本来就没钱,一旦黄河决口那自己怎么办?他很想去看看,所以带着自己的大队人马,把宫女留下,太监也留下,只是带着张秉言的御林军和温兆伦的特战队和大内侍卫一同骑马赶清河县城。

一路上雨越下越大,李孝全都淋湿了。他抬头看着天空:“老天爷,给点面子,别下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