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268章 皇上家也没余粮全文阅读

第268章 皇上家也没余粮

第268章 皇上家也没余粮

长安太极殿里,李孝的大朝会,作为最大的朝会,能来的人基本全来了,还是不如任何一个时期皇帝的小朝会人多,在太极殿这样的大殿上显得有些冷清。

太极殿可以容纳三四百人,在京城的官员够得上品阶的全来,所以显得有气势,也更能体现出皇帝的权威。但李孝不同,上朝来参加朝会的人已经有了新的规定。

四品以上的参加小朝会,四品官员也只有正四品上才用参加,其他的人员不用参加。这样一来削去了很大一部分人,毕竟官阶越低的人员越多。再一个原因就是,李孝的朝会不用王爷参加,那是爵位,并非官职,此时大唐有爵位的没几个,就算有也不担任什么职务。

无论什么爵位,都是一种身份和地位,与职权没有关系。借着这次复国,李孝抓到机会,把那些李氏宗亲,以背叛大唐投降武则天为名,全部收回王爵封地,只是在京城赐一座府邸,其他的按品阶领取俸禄,再也就没什么特权。

同时把皇家支付俸禄的亲卫撤销,自己觉得不安全,可以花钱雇人,费用当然由自己支付,皇家不再管这些。原因很简单,身为李氏宗亲,对篡权夺位的武氏不但不反对,还认贼作父,不杀你们已然不错了。

有些实力的亲王和郡王,已被武则天杀光,剩下的都是一些比较远的关系,在这点上,李孝真得感谢那个暗中的人,如果没有他,自己哪能如此顺利?

这些人投靠武则天,已算是背叛,不治他们的罪已然千恩万谢,哪还敢提出其他要求。借着处理皇亲贵戚的机会,大唐旧臣变成大周官员的一律取消了爵位。合格得清官只是保留官职和品阶,这已让所有的人万分感激。

毕竟那些被查处的官员,此时已蹲在监狱中抬石头挑土干活呢。他们还能体面的保留官职,算是不错了。所以李孝这次的削爵行动,没引起任何波动。

随着时间变化,李孝的动作越来越大,宣布只有三品人员参加小朝会,四品正才参加大朝会,其他有爵位的亲王,郡王,国公,不担任职务的一律不用上朝。

其实等于把他们排除在权利中枢以外,虽然让他们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李孝并非针对他们,而是一视同仁,除了一个太子李光俊,有时上朝以外,其他人一概没有机会。

就是太子上朝也是参加小朝会,大朝会一概不参加。李孝的话,他还小,是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参加朝会干什么?一脚把儿子踢进学校学习去了。

如此一来,参加朝会的人大为减少,太极殿也就显得有些空旷。不过这样有个好处,李孝和大臣们说什么,大家都能听清。

李孝回来临时举行大朝会,当然是有事情商量研究,所以够上品阶的人全来了。

为了留出白天处理政务的时间,大臣们早晨四点多钟就得起来,五点钟开始朝会。

当这些大臣进入侯朝房的时候,他们愣住了,平时这里没有桌子,没有凳子,来的人都是站着等待时间。但今天这里不但有了桌子和凳子,竟然在一边有了饭台,上面是包子和稀粥,还有小菜,每人一份。刘平看到杨凡他们进来,说道:“皇上有旨,各位大人早朝辛苦,以后早晨由皇上准备早点,可以吃完再上朝。”

林炎和所有人感动的抱拳冲北面施礼:“谢皇上恩典”

他们的皇上总能弄一些新鲜事出来。其实大家住在长安各个里坊,有远有近,早晨三点多钟就得起来,梳洗打扮完,哪有时间吃东西,就得往皇城赶,没有事情还好说,如果事情多,那就得饿到中午。

皇上这样一弄,可是很好的事。政务研究到什么时候也不怕了。那些原来大周的官员,都感激涕零。这是几百年时间没有的事,全都感谢皇恩浩荡。

刘平看这些人的表现接着高声说道:“各位大人不用道谢,皇上说了,你们为大唐江山出力,身为皇帝关心你们是应该的,只有身体好才能更好的工作,只要尽心尽力,就算感谢皇上了。”

还有什么说的,能被留用大多是有才能,人品好的官员,再说大部分人是李孝从甘州带来,那就是一个感激啊!如果不好好干,都对不起皇上的稀粥包子。

刘平好像就是要让这些大臣感动哭一样,接着说道:“今天早餐是皇后亲自监督做的,为此皇后天没亮就起来了,希望各位大臣能明白皇后的苦心。”

当然了,又是一大堆感激的话,大唐贤后可和文德皇后比肩,这些溢美之词全加到皇后的身上。

看他们不再说话,全开始吃东西,刘平没走,见有人吃完了,就高声说道:“各位大人,还有一条,皇上说,帝王家也没有余粮,所以早餐是收费的,并不是白吃,皇上也没钱供好几百人吃饭。”

“啊?”所有的大臣全都瞪大眼睛,这皇上也太抠门了。这能用几个钱,竟然还收费。看他们目瞪口呆的样,刘平忍不住乐得跑回后面向皇上报告去了。

在寝宫中李孝一边穿衣服,一边听刘平眉飞色舞的讲,忍不住哈哈大笑。裴寻芳说道:“皇上,你怎么能这样开大臣的玩笑,一顿早餐用不了多少钱,后宫那么多人,节约一下也够用,臣妾辛苦点没什么。”

李孝严肃的说道:“那怎么成,朕的老婆哪能白用,怎么也得为小公主挣点零花钱,再说朕真没钱啊!”

裴寻芳也笑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星夜兼程从扬州回来的李孝好像心情特别好,竟然吩咐每天早上御膳房为大臣准备早餐,还决定从俸禄里扣钱。见李孝那得意的样子,也很舒心的笑了。

服侍李孝上朝,当李孝登上大殿的时候,所有人一起躬身施礼:“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孝摆摆手:“众卿免礼平身。”这些大臣就是如此减少,也有一百多人,没办法,一个国家机构三省十部,加上各个局,三司两院,加到一起也一百多人。

李孝对站在前面的黄栎说道:“黄爱卿,朕的早餐如何?”

黄栎连忙躬身施礼:“感谢皇上恩典,臣心悦诚服。”

李孝说道:“那朕收钱是不是也合理呢?”

“是,臣等吃了饭,皇上付出了粮食,付钱是应该的。”黄栎是严肃的人,恭敬的回答。

李孝又问道:“诸位爱卿没意见吧?”这些人敢说有意见吗?全都表示感谢。李孝说道:“那很好,你们既然明白吃饭是要付钱的,那我先说第一件事,你们早晨来参加朝会有谁身上带钱了?”

众人不明白为什么皇上这么问,上朝来谁还带钱来,再说铜钱那么重,带着也不方便,大多摇头。杨凡也摇头上前一步,问道:“铜钱携带不方便,又重,臣等都没带,是不是皇上想收现钱呢,那明天补上。”

李孝严肃的说道:“确实,铜钱携带确实不便,如果数量大,每个大臣还要带一匹绢上朝或者背个口袋,想想是不是很可笑?”

大家一想也真的很可笑,但不明白西北,东北,战局那么危险,皇上只用了不到十天就返回长安,不研究出兵的问题,怎么研究起钱来?也就都不说话。

李孝说道:“众爱卿,一定很奇怪,朕不研究军国大事,却说这些吧?”

下面这些人不自觉得点头。李孝脸色放严肃:“各位,大唐不是没兵不是没将,但为什么不能阻止周围的国家进攻?”

晋文斌上前一步,说道:“我们的兵力太少,全国才不足三十万军队,却要负责三面,上万里边界,实在兵力不够,所以臣提议请皇上恢复府兵制,征召军队用于战场。”

李孝点点头:“扩编军队容易,但武器,盔甲,粮饷呢?”

站在一边的兵部尚书丁解元十分了解李孝,见皇上这么问,一定是有原因的,上前一步问道:“皇上,晋参谋长已然说了是恢复府兵制,那么粮饷和武器盔甲由府兵自己准备。“

李孝摇头:“天下刚刚稳定,百姓还很穷,我此次南巡,发现很多地方吃饭都成问题,再把青壮年调走参加对敌作战,他们哪有钱来出兵?”

这一来很多官员都不在说话,大唐确实并不富裕,国库中根本没多少钱,每年上缴利税也就九百多万贯,可是上千万平方公里,几千万人口,那九百多万贯哪够用,每年只是赈灾就快花出一半。

李孝看看韩休说道:“韩尚书,你说朕还有多少钱?”

财政部尚书韩休微微躬身说道:“回皇上,此时财政部是刚刚收上来的夏税,三百五万万贯。”

李孝又问黄栎:“我让三省预算全年消费是多少?”

黄栎说道:“如果不出现什么大的灾害,全年大概得用一千二百万贯。”

韩休当时就急了:“黄大人,秋税再大的数量也只能收上来不足六百万贯,还是没有灾害的情况下,我上哪去弄那三百万贯给你?”

他这一说,其他各部也都插嘴,特别是户部尚书张九龄,他是和宋景同期考上来的,没想到皇上一下就把自己提升到尚书三品的位置,让他发誓一定干好:“韩大人,户部所有的费用一分也不能少,那以是最低限度,否则完不成皇上的交代。”

朝会跑题了,本来是研究出兵解营州之围,怎么变成研究钱上了?丁解元说道:“皇上,营州、夏州危险,臣必须调兵北上,如果边防失守,有再多的钱也没用,臣需要粮饷。”

兵部一参与,再加上户部,其他几个部的尚书也七嘴八舌。升为教育部尚书的孔贤德七十多岁了:“皇上,你说的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已答应贤妃娘娘学校不能不建,所以我的钱也不能少。”不大一会,朝堂乱套了,韩休吓得躲到一边。这些是中书省说了算,所有人都盯上了黄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