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新三国终结者 > 第一百一十八章 置身事外?全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八章 置身事外?

“回禀大帅,依属下之见,皇位于大帅来说,势在必得,志在必得!理由有三:一是先皇临终前禅让,受命于天,天下皆知!二是大帅已平息冀州叛乱,完成了先皇的意愿;三是大帅无路可退,大帅手握重兵,功高盖主。一旦大皇子继位,大将军和大臣们不会放过大帅,大帅反叛,将性命堪忧!”贾诩面色严峻。

“右司马说得在理,请大帅率领末将们赶往洛阳,把外戚和中常侍一网打尽,还天下于宁静。”

“黄将军言之有理,但如今还不是时候,大帅匆忙进京,各方势力受到威胁,抱成一团,反而对大帅不利!依属下之见,大帅奏禀朝廷,冀州叛乱已平息,在此等候朝廷的反应再定夺。”

刘靖赞成荀攸的意见,这时候领兵进京,除了杀戮或被杀,没有别的选择,结果可能和董卓当年差不多,给董卓、袁绍、曹操、袁术、孙坚和刘备等找到割据的借口,除了董卓的实力不如当年,剩下的几个已占据一地或手握重兵,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历史上这时候已自杀的刘综会坐山观虎斗,自己一世的英明毁于一旦不说,有可能退守桂阳郡。

等待会有好结果吗?那些大臣们虽然不喜欢刘宏,但不会反对拥立一个皇子,重塑大汉昔日的光辉,内心深处并不喜欢一个强势的皇上。

“三位大人言之有理,虽然到如今遗诏还没出现,但属下耳闻目睹,大帅受命于天,登基理所当然,请大帅千万不能念同宗之情而退让,不然大帅和手下性命不保,大汉也将四分五裂!依属下之见,如今考虑的重点不是大帅当不当皇上的事,叛逆刘综虽已退出冀州,但手握重兵,手下能人众多,假以时日,必成大帅强有力的对手!大帅决不能给叛逆机会,让他们羽毛丰满!”审配对刘综和王芬恨得咬牙切齿。

审配的大局观不在荀攸之下。

年后,刘靖和各路大军围攻安平,冀州陷入一片战火,王芬认为都是审配告密的缘故,奏请刘综把审配的妻儿老小全部斩杀,家产全部没收,后事还是他以前的同事兼亲戚、大司农兼冀州牧耿武操办的(审国的女儿嫁给了耿武堂叔的儿子),审配和大哥审国前几天到信都去了一趟,祭拜了亲人,从刘备手里拿回了房产和田地,交给审国打理,触景生情,审配早早的回到了廮陶。

“前司马高见!大帅不仅不进京,还要远离京城,追击叛逆刘综,不给太尉和大将军调走兵马的借口,大将军杀了刘馥,已和中常侍们分道扬镳,士人们也不会再让大将军独揽大权,大帅就让士人、外戚和中常侍争得你死我活,置身事外。属下观冀州牧(袁绍)、安平太守(刘备)和冀州校尉(公孙瓒)都不是等闲之辈,一旦天下大乱,他们必是大汉的祸害,大帅的敌人!在小皇子这件事上,左将军(皇甫嵩)和右将军(朱儁)不告知大帅,说明他们对大帅也心存顾忌!大帅如今统领三州军马,把他们都带往幽州,不给叛逆喘息之机,不救全歼,把叛逆往辽东方向驱赶!也趁势消弱各路人马的实力!”

不愧是毒士!

刘靖自认为,大局观不在他们之下,但战术方面不得不佩服这些三国的战术家。

刘靖顿时茅塞顿开,雨过天晴。

一份份奏章和军令八百里快骑送了出去。

留下长史孙膑硕、前司马审配和校尉黄光荣的飞豹营驻守廮陶,接收和运输粮草辎重(廮陶已成为中转站)。

袁绍率冀州牧府迁往信都城,刘靖不想车骑将军府暴露在他的眼皮底下,加上和廮陶的百姓有感情,把大营留在了廮陶城内,崔太守求之不得(担心漳水河畔的十万俘虏)。让袁绍和刘备在一个屋檐下去共事,出生世族的袁绍怎会瞧得起卖草席的刘备?

刘靖对处理俘虏早已得心应手,如今的心腹部下七成是俘虏转化的!他带走周旌(重伤未愈,只能坐车跟随),把军司马以上将领送进城内军营关押,俘虏营由各军侯负责,连坐制!逃跑一人,杀九人!

黄光荣和吴志昌手下的一万精锐不是吃素的,周围闲置的土地多的是,孙膑硕和审配不会让俘虏们光吃饭,闲着惹是生非。

刘靖也不会容许袁绍和刘备从俘虏中招募士卒,等刘综和张燕被消灭后,这些俘虏就是他的兵员。在乱世,当兵打仗就是为了混口饱饭吃,何况他还给士卒发双倍军饷。

刘靖把高览留了下来,待在他的身边太浪费了,他带着一屯义从负责孙膑硕和审配的安全(两人也是剑术高手)。

刘靖当然不会忘记向朝廷奏请十亿的平叛军费,十几万大军和十万俘虏消耗惊人,不要白不要!如今,太尉马日磾和大将军何进焦头烂额(蒯明语),只要刘靖不要皇位,要什么给什么!

冀州叛乱被平息后,当地的粮价跌了三成(蒯明也在洛阳市面上抛售了一百万石谷物筹措军费,打压粮价)!

-----

四月上。

涿县(涿郡郡治)。

“张军司马,本帅听说涿县是你的故乡?”刘靖面带笑容,向张飞明知故问,想给他留下关心部下,没有官架子的好印象,张飞这种人是吃软不吃硬。

张飞性格豪爽,和许褚、颜良差不多,刘靖的御人之术不见得比刘备差,要不是他们已经桃园三结义,他会以情感人,同吃同睡,把张飞这员虎将收归麾下。

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

“回禀大帅,正是!末将家的房子就在东城大街,现如今被叛逆们糟蹋得一塌糊涂,狗日的,老子抓到他们定会千刀万剐!”二十三岁的张飞脸上还留有稚气,和猛张飞的霸道形象相差甚远。

幽州常年战乱不断,民风彪悍,刘综采纳了襄楷的安民政策,进入幽州境内后,严禁扰民!但涿郡百姓并不买账,见到义军来到,坚壁清野,纷纷躲起来,关闭城门。

大军得不到急需的粮草,断后的张燕和于禁一怒之下,攻破涿县城,杀死守军和城中大小官员,抢掠大户和商户家中的财物,张飞的家族在城中算是中等偏上人家,也被抢掠一空!张飞随刘备为官后,带走了母亲(他如今还没结婚),房产和田地送给了亲戚。

安平郡是叛逆刘综的老窝,百姓同情他,残兵暗探不会少,刘备一个人忙不过来,安平都尉关羽被留了下来,让军司马张飞带着一千人跟在新任冀州校尉高干的后面,随刘靖赶往幽州平叛,涿县是张飞和刘备的故乡。

一路上,耳熟能详的赵融、冯芳、鲍鸿、淳于琼、公孙瓒、曹洪、曹仁、潘凤、严纲、田楷、阎柔、鲜于银、鲜于辅和宗宝跟着刘靖的身后,还有没听说名字的乐安都尉孔钧、渤海都尉李洪和上谷乌桓大人难楼的长子风日等。

刘靖一天见到的“熟人”比以前一年见到的还多!

众将领一脸的恭敬,令刘靖感慨万分,一个当代教师领导一大群心目中的三国豪杰。

刘虞、皇甫嵩和朱儁已奉旨进京。

刘虞带走了田畴,冀州兵马由公孙瓒统领。

左将军府由长史梁衍、司马皇甫郦负责;右将军府由长史邓飚、司马朱彤负责。

冀州兵马由校尉高干、司马逢纪负责,统率巨鹿都尉廖鸣、渤海都尉李洪、魏郡都尉李平、赵郡都尉刘鸣、常山都尉张洪、中山都尉潘凤和安平军司马张飞。

平原太守邹靖派出平原都尉李狻,带着二千人马,平原境内也有不少残兵和黄巾余孽。

护乌桓校尉刘袧受到刘综和张纯两面夹击,带着四千多人躲进了卢龙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