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千年帝国的兴亡 > 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奏(6)全文阅读

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奏(6)

一到南斯拉夫,和终结差不多大的军事还好者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大量反应前南斯拉夫游击战的电影。像《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游击飞行中队》,《桥》等等。特别是《桥》,其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见!》的中文版是终结少数会唱的歌曲之一。

然后是北约曾轰炸我驻南大使馆。借口居然是找错了目标。其实这是西方各国利用南斯拉夫多民族问题,分裂原南斯拉夫的卑劣行为。

最后则是前南斯拉夫那只,拥有欧洲人强壮身体,南美人细腻脚法的强大足球队。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分裂出来后,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就取得了第三名的惊世成绩。

南斯拉夫与苏联一样,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在于它由多个民族构成。如果没有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很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历史上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共4个国家一起在这张大餐桌上跳舞。南斯拉夫迅速沦陷,不过强悍的南斯拉夫人没有屈服,在铁托的领导下,他们躲在山区内继续抵抗。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不仅要面对德意联军的扫荡,同时还要面对与德军联手前,得到英国支援的“切特尼克”保皇党军队以及克罗地亚志愿军的攻击。即便面对种种困境,铁托依然带领着南斯拉夫人民将侵略者赶出了自己的国家。铁托成为南斯拉夫领袖之后,在他的领导下南斯拉夫各民族空前团结。不过铁托一死,这个国家便迅速分裂了。

对于熟知这段历史的任海济来。让南斯拉夫从地图上消失根本不是问题,反正在他的历史上,南斯拉夫在03年也会完全消失。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德军从南斯拉夫的游记战中抽身,同时又保证有色金属能顺利运达德国。即便你能成功扫荡游击队,占领区的南斯拉夫人又是否心甘情愿替你挖掘有色金属呢?总不可能将所有事都交由人口稀少的德国人来做吧。同时还要担心,南斯拉夫人允许英国人进入他们的国土,来抵抗入侵者。

所有的问题很明显了。

首先要确保南斯拉夫所有矿山进入最大出产量,同时这些有色金属能顺利运回德国。(《石之花》中,即便是在德国人的鞭子下南斯拉夫人在矿场也从未用心工作过)

其次不能让英国人有借口将军队由希腊开入南斯拉夫。(这到不用担心,但历史上英国人不仅向铁托的游击队派遣军官团,同时还输出大量武器。包括坦克与火炮。)

最后则不能让德军将宝贵的战斗力浪费在扫荡游击队上。(为了扫荡游击队,德国被拖在南斯拉夫的兵力至少有15万)

于是任海济便想出了一个最无耻的招数——分裂,分裂南斯拉夫各民族。在任海济的设想中,挑动南斯拉夫各民族独立。同时向他们许诺德国支持你们建国。但国土面积由你们自己用武力去夺取。德国愿意向你们提供一切所需武器,但绝不会派遣任何人进入南斯拉夫。至少在英国人派遣之前,德国不会。如果你们没有钱,可以用你们的有色金属来换。而德国则像他原本祖国在两伊战争中那样,在暗中同时向各交战方出售武器。

当然,这只是任海济最美好的想法。实际操作起来肯定还要考虑英国人的问题。但这样至少比历史上15万德军与游击队互相扯皮近4年时间来的好。

在南斯拉夫的另一边,李斯特率领的装甲部队依然以让人生畏的速度继续向南突进。用了大约2天时间,他们便越过罗马尼亚,进入了保加利亚国境。庞大的装甲部队在巴尔干半岛崎岖的山路上一路延伸。漫长的坦克装甲车队运载着步兵,带领着补给车队在南斯拉夫发生政变后的第2天,即1月25日抵达希腊边境。历史上拖延了“巴巴罗萨”计划执行近2个月的希腊战役爆发。

德军一开始进攻希腊,在亚历山大港的韦维尔与他那无法得到本土补给的北非英军便陷入了困境中。

英国陆军统帅部的意图很明显。务必要确保希腊在英国掌控之下,这样他们的飞机便能对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发动攻击。即便希腊无法固守,那也要保证克里特岛绝不能易主。一旦克里特岛易主,那马耳他,塔兰托以及克里特的三处机场将成为一个完美的铁三角。想要夺取其中任何一处机场都势难登天。同时也意味着整个地中海与北非都暴露在德机空袭之下。

所以英国人必须支援希腊。趁克里特还在自己手中的时候,趁地中海舰队剩余2艘大型水面舰只还能得到足够的空中掩护的时候,趁德国人还没完全占领希腊的时候。打破德国人的企图。

或许在英国民众眼中,这只前不久还在北非打得意大利人抱头鼠窜,差就没直接跳入地中海,游回意大利的英军部队光鲜亮丽。但其中的苦涩只有韦维尔和他的将军们知道。因为德国空军几乎完全掐断了西西里海峡,无法得到本土补给的参的陆军已是强弩之末。虽然早些时候,韦维尔就已下令,在中东地区驻防的英军向埃及移动。同时联络印度远东军支援北非战场。但恐怕在短时间内他们无法携带足够的物资及时到达。在阿盖拉地区的部队,其补给线已到达极限。如果不化更多兵力用于建立,稳固补给线的话,前线部队将寸步难行。

不过有坏消息,那当然也有好消息。

最好的消息便是大英帝国远在南太平洋的袋鼠兄弟们组织了一只庞大的补给舰队正在向苏伊士运河前进。这只运载有2个师,至少2.5万兵员与大量食物,弹药补给的舰队预计在5天后便能到达亚历山大港。虽然他们的武器落后了,虽然他们的兵员素质低下了些。但就现在的北非战局来,他们的行为无异于雪中送炭。而先前,因连续作战被调回亚历山大港休整的第7装甲师也即将休整完毕,这支有着“沙漠之鼠”之称的英国北非王牌装甲师很快就能再度投入战争。此外阿盖拉地区的意大利军队正在挖掘战壕,埋设地雷。他们的举动表明意大利人正在试图加强防御。

面对陆军统帅部的命令。韦维尔思考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优先援助希腊。韦维尔是个标准的军人。他可不像古德里安,隆美尔,任海济那样,敢将陆军统帅部的命令视若无物,敢跟整个陆军统帅部对着干。

韦维尔做出抽调北非陆军支援希腊的决定有他的考虑。虽然情报显示德国将派遣非洲军抵达北非,协助那些意大利人作战。但韦维尔与他的参谋们一致认为,德国人想要将远征部队全部运抵北非至少要等到3月上旬。然后再训练,教导他们如何在非洲沙漠地区作战还需要大约半个月时间。那德国人的攻击最早要等到3月中旬才会开始。这3个月时间,足够英军完成换防了。至于担心意大利人的攻击?拜托,与其担心这个,不如担心战俘营的空间是否还能装下那些意大利人来的实际。而希腊就不同了,德军装甲部队在法国那势如破竹的攻击,给英国人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创伤。韦维尔担心,德军装甲洪流像法国战场那样。在英军增援到达前便完全摧毁希腊。所以韦维尔与他的参谋们将增援希腊放在了第一位——至少现在他们的海军与陆军还能得到来自克里特的空军援助。

韦维尔的想法是没错,他的参谋们分析的也很正确,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他们的对手是2个完全不能用常理来衡量的疯子。

1月20日。

在任海济与隆美尔一起抵达北非后的第3天。一支意大利运输船队抵达的黎波里。3000名身穿黑色党卫军军装的年轻士兵走下运输船。他们成了继隆美尔与任海济之后,德国北非远征军中第二批抵达这个奇特又相对独立的战场士兵。

从20日开始,至24日。的黎波里的码头从未停歇过。意大利运输船队在塔兰托起飞的德军第2航空队掩护下,一批接一批到达。从船上走下的士兵由最初身穿黑色党卫军军装到身穿灰色国防军军装。大量坦克与火炮被从运输船上泄下。

在第一批人员到达的时候,任海济便亲自教“瓦露基利”的伙子们如何在沙漠地区作战与生活。如何只依靠2瓶矿泉水体积的水维持在炙热沙漠中一天的生活,如何对抗北非蚊虫的骚扰,以及如何在沙漠中保护自己。随后这群第一批伙子们再将他们所学到的教授给下一批人。

到1月25日为止,德国在的黎波里的部队数量已达到1.4万人左右。其中党卫军9400多人,国防军4600人。其中国防军的武器装备到没什么太大问题,然而“瓦露基利”那群伙子们的武器却大部分未能运达。即便有德国空军的掩护,缺少战舰支援的意大利人在运输线上依然显得有些束手束脚,而副元首直属装甲师的武器,弹药补给数量又多,远超过一个常规德国装甲师。意大利人根本来不及运输。就连加里波尔蒂也认为,在党卫军的武器与补给弹药完全运达前,德国人不可能发起攻击。

就在这种情况下,不甘心只指挥防御的“沙漠之狐”发起攻击了。

不知道各位还记得南斯拉夫那一关吗?我们的军队与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由3个方向一起攻击南斯拉夫军队。

然后就看见意大利人轰炸机在第2个回合(还是第3个回合?)暴击掉了一个机场。然后地图中央唯一一个机场就这样没了。我们的空军只能从地图边缘的机场起飞。花费更多回合数,绕更远的路去攻击南斯拉夫军队。

然后终结就大喊:意大利人果然是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

;

第七十八章暴风雨前奏(6)

第七十八章暴风雨前奏(6,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