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重回民国 > 第二章直奉之战:第三节 三方围堵战略(三全文阅读

第二章直奉之战:第三节 三方围堵战略(三

第二天,徐树铮带着遗憾回到天津会面段祺瑞,二天后有坐船到上海,在浙江就任浙沪联军总司令,拉开了江浙之战。

国民党这面,张群被张学良邀请去奉天,而戴季陶南下进入山西,以老同盟会身份游阎锡山看在同盟会份上,参加反直同盟。廖仲恺则与孙晋留在热河,这次他带着黄埔军校的任务来的。.hahawx.net

“仲恺兄,我记得您是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委呀,应该很忙,何时有闲暇功夫到此?”在晋苑书房内,孙晋开玩笑问道。

廖仲恺端起一杯波尔多红酒,顾不得优雅,仰头就是一口,然后砸吧砸吧嘴巴:“好久没尝到过这么有品位正宗的法国红酒了,记得还是年轻时候,在美国老师家里尝过。”

语气中充满着苍凉而又不甘。孙晋干脆吩咐秘书高树祥从别墅酒窖内拿出几瓶法国红酒,让廖仲恺喝个够。

几杯红酒下肚,廖仲恺面色微红,神情略显低沉而又迷茫。向孙晋讲述了改组国民党即召开【一大】之后状况,让孙晋傻眼了---平行世界历史可不是这样?

改组后国民党确立‘新三民主义’和‘建国纲要’,应许**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用孙中山的话:将**融入在国民党大潮中。谁知四月中旬,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邓泽如、张继正式提出弹劾**案,引起了**强烈不满和苏俄顾问叱责,顾问更是当着邓泽如、张继扬言,若国民党中央执委不作出处罚,将上报莫斯科并威胁暂停经济援助。

要不是孙中山先生个人威望及其力主,弹劾**案被国民党中央正式驳回。在会上孙中山严厉斥责国民党部分党员:反对**就是反对民生主义。**第三届第二次中央执行委员会议,要求党员避免与国民党党员发生冲突。随后苏俄继续承诺,每年向国民党援助金额或者物资约二百万卢布,折合120万银元。

不过这件事深深地刺伤了国民党大部分党员感情,整个国民党暗流涌动,国共两党之间初见合作后裂痕。

国共高层坚持两党合作信心,可两党之间政治理念必须会造成冲突。这不,黄埔军校已成立了,学员包括了国共党员,学员之间成了由**主导‘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国民党学员主导‘孙文主义学会’。

孙文主义学会成立后,经常与**员同学发生为主义之争论,矛盾不断升级,其最为突出的是在广州中山大学内互欧事件,彼此都受了伤。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孙文主义学会在黄埔军校形成了两个对立的组织,在师生中两种思想和势力的内部斗争越演越烈。

宣侠父,本是黄埔一期学员中极其普通一员,其身份是**。然就是这个相貌普通宣侠父做出了一件令两党发生巨大冲突的事件。

蒋介石想加强党务控制,以黄埔军校校长和国民党特别党部的名义下文,规定黄埔军校内国民党和**的党组长每周都要直接向校长报告党内活动及工作情况,白了就是体现出‘以党治国以党治军’思想。这一下犟脾气的党组长宣侠父不干了,他固执认为是枪指挥党,这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是要以党治国,以党治军!于是宣侠父就直接写报告给黄埔军校特别党部。

由于蒋介石在党部属于绝对少数,看了宣侠父的报告后勃然大怒,脸气的象猪肝,娘希匹也骂了半篓子。骂完了蒋校长还亲自下命令让这个浙江同乡,要认清形势,道理也讲了不老少,还威胁利诱了一番。偏偏这个宣侠父是个魏延式的脑后面长有反骨的(蒋校长怎么开始就没有看出来?)。

蒋介石破坏以党治军的制度而抗命不从,被蒋介石开除出黄埔。三天后还愤然离开了军校,临行前留诗两句:‘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到了北京,去找李大钊,愣是把未来的蒋委员长亮在了场上。

其实这是军校内部思想认知差异,没涉及到两党之争。谁知此事被‘孙文主义学会’知晓后,贺衷寒在军校党特别支部上抢先发言:宣侠父为何这样指责作为军校特别委员的蒋校长,这是**有意抢夺军校领导权,将黄埔军校变成‘苏俄伏龙之军事学院’。

这一言论激起千尺浪,一下子将国民党内部那种不满情绪迸发出来,国民党中央执委住孙中山压力,率先支持蒋介石开除宣侠父的决定,并要求**作出明。**立即反击:宣侠父因不满蒋校长违背总理训示而出走,并未受党组织指使。

官司达到了孙中山和苏俄顾问那里去了,结果孙中山与苏俄顾问作出了不同回答:孙支持蒋介石开除宣侠父决定;而苏俄顾问则反对。顾问和**意识到了孙中山心中不满,两党高层出现了裂痕!

而此时,英国汇丰银行广东分行买办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组织反动武装商团军,自任总长,策划商团军叛乱,妄图推翻革命政权。孙中山准备再次北伐;陈加快通过汇丰银行走私预订军火的进程;商团与革命政府的矛盾日益尖锐。

1924年8月10日,运载共计9841支枪、337万多发子弹的走私军火的货轮抵达广州,被广州大元帅府全部扣押。陈于8月12日宣布罢市,要挟孙中山发还军火。他还与陈炯明勾结,准备进攻广州。为了给陈廉伯打气,英国驻广州总领事翟比南通告革命政府:如遇中国当局向城市开火时,英海军即以全力对待之。对此,孙中山发表《为广州商团事件对外宣言》,并致电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提出严重抗议。

14日,孙中山下令蒋介石指挥平定商团叛乱,各部悉数归蒋指挥。孙发电文给蒋‘立即起义杀敌绝无反顾’。当夜,黄埔建校以来的第一仗正式打响。蒋介石率领黄埔学生及各军将商团分割包围,并施以火攻。日出时,革命政府军队攻占西关商团总部,商团军溃败。黄埔弟子军初显威力。16日,商团正式乞和,政府下令通缉陈廉伯等人。缴获的武器,被用于武装黄埔教导团。

平叛商团使得军校士气大振,谁都明白了军校重要性。不过,广州商税并未落到大元帅府手中,而是被一直旁观的滇系杨希闵、粤系许崇智身上。

不久蒋介石在征得孙中山默许之后,决定将黄埔军校出征部队改名为中国国民党党立陆军军官学校,以排斥**人在校内的地位。

苏俄顾问和**随即向国民党中执委提出反对议案,被中执委否决了。而此时本该苏俄支付第四期援助金额并未到账,黄埔军校一下子揭不开锅了,学员和教员经常是清汤稀饭,有上顿没下的。急得广东省省长兼军校政委廖仲恺向把持广东税收的桂系军阀杨希闵、粤系许崇智讨要资金,遭到了无理的拒绝。

没法子,廖仲恺又找到了苏俄顾问,期望苏俄尽早将第四期援助金早拨出,也碰了一鼻子发,气得廖仲恺找到了孙中山。孙亲自与顾问协商,询问为何?顾问一句话出了关键:国民党偏离当初与共产国际达成‘联俄容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莫斯科要求顾问做好评估,第四期援助金见到顾问评估报告才能下拨。

铁青着脸孙中山回到大元帅府,被人要挟滋味实在是难受。宋庆龄听闻后,想起什么,北方那个人民公社基金会不是给了我们两百万银元么!上次先生治病做手术用药共花了十万块,还剩下一百七八十万呢!

一语惊醒了梦中人,孙中山立刻将廖仲恺叫来,拿出一百多万大洋交给他。廖仲恺开始也吓一跳,随后清醒过来,表示这笔资金不能公诸于世,否则像许崇智、杨希闵等人趁机讨要军饷。

孙中山也觉得廖得有理,一百多万大洋可以支撑军校一年了,两人一合计就以接受到了海外国民党人一笔捐助款对外宣传。解决了暂时资金问题,两人聊起了苏俄要挟及这笔款项捐赠人孙晋。

几天后,孙中山突然在中央执委会上发表了谈话:**不适合中国,中国绝不定搞**。苏俄顾问及时找到孙中山谈话,质问孙中山不应该在如此重要场合发表这么不利于两党合作的言论,可被孙赶出大元帅府。随后共产国际及莫斯科发来了电报:暂缓明年援助金支出并期望国民党中执委回归‘三大政策’上来;意思很明显---援助金与‘三大政策’挂钩。

‘联俄容共’是孙中山亲自制定政策,如今出现国共内讧,确实不利于革命形势发展。不过,苏俄以金援相要挟之姿态引起孙文及国民党高层警觉,担忧苏俄及其共产国际绑架国民党。

可环顾四周,除了苏俄、国产国际这支‘国际阶级兄弟’之外,没人搭理国民党,更别进行经济支援了。是否与苏俄交恶成了摆在国民党高层最大问题。

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没有跨党派的中央委员会,专门讨论和评估‘苏俄、共产国际、**和国民党关系’,左右两派争吵不休,谁也没服谁!本来么,联俄容共,应许**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就是孙文凭借着个人威望确立起来了,这项政策并未获得全党认同,至少右派强烈反对;而右派成员恰恰是原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老党员---保持国民党的纯洁性,不能让**‘污染’了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