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次元小说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用嘴画出美丽人生全文阅读

用嘴画出美丽人生

如果没有了双臂,你的生活将会怎样?如果再失去一条腿,你还有勇气活下去吗?如果又失去了一只眼睛,你将怎样去面对人生?

当然,这些不幸对你来说只是假设,然而对于台湾画家谢坤山来讲,却是他不得不承受的人生之惨。16岁那年,他因触高压电而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后来又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一只眼睛。然而,他没有躲在家里靠着轮椅和父母的照顾度过一生;他没有像很多残疾人那样蜷缩在闹市街头,靠别人的施舍度日。他用一张嘴和一颗坚强的心画画、写书、演讲,他成了全台湾家喻户晓的快乐明星,他的故事被拍成了电视剧,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也用十几种语言向全世界的人们介绍他的事迹。

现在,谢坤山除了作画,还不时应邀到学校、社区甚至监狱义务演讲,激励更多的人扬起生命的风帆。他说:“残疾从来没有妨碍我成为一个自在的人。我的衣袖或许空空如也,但我依然能够掌握幸福的生活!”

谢坤山出生于台湾岛台东县的一个贫穷家庭。从童年起,他就必须帮父母做生意、打工补贴家用。国小毕业后,贫困的家庭无法供他继续读书,他就进了工厂去打工。

1974年,谢坤山16岁,已有4年工龄了。那时的他是一个健康、阳光的小伙子,有着一副强壮的身体。然而,悲剧却悄悄地向他靠近了。有一天,在工厂干活的谢坤山意外碰触到高压电线,当场被电成了“碳人”。

医生告诉闻讯赶到医院的家人:必须立即做截肢手术。灾难骤降,昂贵的医药费像大山一样压在一家人的心上。亲朋好友都劝谢坤山的父母放弃,但母亲坚定地说:“无论如何也要救,救活了,哪怕坤山再叫我一声‘妈’,也就够了!”

医生动了一连串手术,将谢坤山的左臂从肩关节处截去,右臂从肩膀以下二十公分处截去,右腿从膝盖以下截去。谢坤山终于顽强地活下来了,妈妈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但他那一双强壮有力的手和一条腿,却永远不能再长出来了。他答应妈妈:“我无权轻生,也不会放弃。”

出院后,母亲像照料新生婴儿一般照料谢坤山,一日三餐,先喂饱他,再去吃一点残饭剩汤。为了减少母亲的操劳,也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谢坤山发明了一套能够自己进食的用具。那是一个螺旋状的中空铁环,在铁环尾端缠上活动的套子,再将一把汤匙的末稍焊弯成L型的锥状物。等到要吃饭时,他将螺旋状的铁环套在右手残存的短臂上,再把特制的汤匙插进铁环末端的套子里,这就成了他的专用的餐具。他风趣地将之命名为“坤山”牌自助餐具。他陆续发明了许多这类用具,解决自己的吃喝拉撒问题。

谢坤山虽然活了下来,但如何养他却成了一个大问题。邻居们劝他母亲:“坤山只要到夜市一蹲或到庙前一躺,定能挣到不少钱。”谢坤山却根本不愿听这些话,他说:“四肢我已经失去其三,不想连做人的尊严也失去了。”

他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路,他想当作家,但他的小学文化水平距离作家之梦遥不可及。最重要的是,失去双手的他必须要先学会写字。

没有了手,他就用嘴巴!于是,谢坤山用牙咬着笔费劲地去写自己的名字,三个字写了很长时间,弄得口水直流,写出来的字却东倒西歪,除了他谁也认不清。

尽管如此,谢坤山还是很高兴。以后的日子,他不断地练习,嘴里被铅笔戳出一个个血泡,但他决不放弃。终于,当字越写越小,越写越周正时,他大声地对自己说:“原来天底下最棘手的事,都不是用手完成的!”

手术后的最初7年里,谢坤山很少出门,这500多个日夜,他是在寂寞和孤独中度过的。

从小,谢坤山对绘画就很感兴趣,经常乱涂乱画。受伤之后,虽然灾难夺走了他完好的四肢,却也留给了他完整的时间,他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只是,已经极度贫困的家没有财力支持他学画。没有条件,谢坤山就自己想办法。他把自己的生活需求降到最低,又把哥哥偶尔给他的零钱积攒下来,买来铅笔和几张白纸,认真地画,认真地描。嘴里的笔,成了他最亲密的知己。他只管埋着头,一笔一笔地画,一步一步地走。

没有手,他就用嘴作画,先用牙齿咬住画笔,再用舌头搅动,嘴角时常渗出鲜血。嘴巴变成了自己最得力的“手”;而他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口腔从此溃疡不断,没有一天是完好的——区别只在于血泡是十多个还是五六个而已。

后来,他听说台湾著名画家吴炫三先生在美术学院开课,就千方百计找到吴炫三,要求跟老师学画。吴先生被他的诚意感动,同意他来听课。谢坤山欣喜若狂。

从此,他每天拖着几公斤重的义肢花两个多小时赶到学校,风雨无阻。

为了补上文化基础薄弱这一环,谢坤山4岁时选择了去读“国中”补习学校。谢坤山十分珍惜能再度重返课堂学习的机会,并砥励自己终日埋首在书桌与画架前。由于肢体上的不便,他要比别人多耗许多时间,为此,他要求自己每天最多睡四五个小时,并生发出一套“少睡就是多活”的哲理。

三年一晃而过,毕业那年,谢坤山与所有升高中的考生一样,走进高中联考的考场,并以优异成绩,被台北最好的中学——建中补校录取。他的绘画也有了长足进步,开始在国际上连连获奖,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1994年,他创作的《金池塘》以八万元新台币卖出;他的作品先后六次入选大型画展,1997年荣获国际特殊才艺协会视觉艺术奖。

人生如棋,车、马、炮被纷纷拿掉后,又该怎样去做?谢坤山说:“就算战到一兵一卒,我都要坚持下去。”

谢坤山的脸上每天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因为他每天都为自己寻找快乐的理由。由于没有佩戴义肢,孩子们在路上看到他时,都会对着妈妈惊呼:“妈妈快看,他没有手。”年轻的妈妈们常会一把搂住孩子说:“不要这样讲,否则人家听到会很难过。”这时,谢坤山都会转身对孩子们微笑:“小朋友,对不起啊,叔叔今天出来的时候,忘记把手带出来了。”

谢坤山的坚韧、乐观和热情打动了一位叫林也真的姑娘。年轻貌美的她选择谢坤山,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在结婚前,他们已经相识、相知、相爱了8年。这个生活优裕、备受宠爱的独生女为了和所爱的人在一起,不惜与父母彻底闹翻。1987年,他们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没有婚宴,没有排场,只有借来的洋装和一只不到1000元台币的戒指。

如今,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已经十几岁了,有人问谢坤山:“假如你有一双健全的手,你最想用它做什么?”他笑着说:“我会左手牵着太太,右手牵着两个女儿,一起走好人生的路。”

《我是谢坤山》在台湾一出版,立刻引起了轰动并成为畅销书。后来,东方出版中心推出了大陆简体字版,书上有余秋雨、史铁生、陈村、叶兆言、杨飞云等著名作家、艺术家写的推荐。平时出言谨慎的名人们给了谢坤山极高的赞美。这些赞美与其说是给谢坤山个人的,不如说是给谢坤山所代表的一种精神。

他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精神,他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他丰富、纯净、活泼的内心世界,他的开朗、幽默、机智,还有他脸上始终挂着的灿烂笑容,在今天都是一种稀缺且值得备加珍惜的东西。

谢坤山不止属于台湾、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人类。

吉尼斯世界纪录亚洲见证中心董事长戴胜益先生这样评价谢坤山:“身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亚洲见证中心负责人的我,见过的奇人异事无数,但从没有看过谢坤山这么令人‘震撼与动容’的人。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全世界最令人尊敬的人’这一项目,我会恭敬地把这面奖牌颁给他——创造人类极限的谢坤山。”

【人生感悟】

很多残疾人蹲坐于街头,蓬头垢面,摆出自己的残疾来获取别人的同情,他们似乎觉得自己注定要过这样的生活——孤独寂寞,没有尊严,乞讨为生。然而谢坤山却活出了尊严和成就,让每一个健康的人对他肃然起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