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次元小说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从跑龙套开始全文阅读

从跑龙套开始

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好看不好看的电影年产上百部,成名不成名的演员如恒河沙数,但是近二十年来,香港电影票房榜单上的头把交椅,几乎始终都是“双周一成”主演的电影轮流坐。

“一成”是成龙,“双周”中的“一周”是周润发,“另一周”则是周星驰。在香港电影史上,在香港无数的电影明星中,他们三个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巨星。

周星驰主演的经典影片数不胜数,像《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大话西游》《功夫》等,他获得的奖项、荣誉更是多得数不清,很多演员都因与他合作而成名,甚至有些演员直接就是被他捧红的。

但是,恐怕没有多少人想得到,这个如今已成为经典和传奇的大明星,在出道初期只是一个被人呼来唤去的“小龙套”,直到他踏入影视界七八年后,才出演了他的第一部影片,而且还扮演一个小角色。

人生之路往往充满了光荣与失落、梦想与挫折、奇迹与艰辛,这一点,周星驰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

周星驰196年出生于香港,由母亲抚养长大。小时候的周星驰,相貌普通,个性不突出,书读得也一般。要从那时候找出他以后成名的迹象,或许只是疯狂崇拜功夫巨星李小龙。李小龙是周星驰的偶像,他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李小龙主演的,然后就迷上了他,在接连看过几部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后,周星驰立志做一个武术家。

中学时代的周星驰,受当时武侠剧热潮的影响,萌发了做演员的愿望。1981年,中学毕业的周星驰在一家电视台做特约演员,但是并不受欢迎。198年,他拉上好朋友梁朝伟报考无线电视艺员11期训练班,那时候,梁朝伟对演戏并不感兴趣,但是,结果却很幽默——陪同玩玩的梁朝伟一举高中,满怀热情的周星驰名落孙山。最后,周星驰进了训练班的夜间部,做的是帮人买早点、洗杯子之类的事情,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演出。

直到年后,周星驰才有机会饰演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运气好的话就有几句台词,而更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台词。如今,熟悉周星驰的影迷们都知道,在轰动一时的古装武打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中,周星驰饰演了“宋兵甲”和梅超风的练功靶子,其实很难看出这是他出演的片子——他只是在画面上闪现了几秒钟,接着就被打死了。

但是,就是在饰演“宋兵甲”这个无名小角色时,周星驰显示出了他后来得以成名的一个因素。他曾向导演要求“可不可以用手挡一下,让梅超风在第二掌时再把我打死”,他这句业务上的讨论,换来了导演的一顿呵斥:“快点拍戏,不要话那么多!”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即便是饰演一个露脸几秒钟,连台词都没有的小角色,周星驰也会尽心尽力,争取演得更好。这样一个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演员,没有理由不成功。

但是,在成功到来之前,周星驰还要等好几年。他确实可以说是影途坎坷,那时候,梁朝伟早就结束了自己有名有姓的配角生涯,开始出演自己的影片了。

影视上失意的周星驰,在198年转行做儿童节目主持人,一做就是4年,他以独特的主持风格获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一篇《周星驰只适合做儿童节目主持人》的报道深深刺激了周星驰,他不甘心做一个儿童节目主持人,他把这篇报道贴在墙头,时刻提醒和勉励自己一定要演一部像样的电影。

后来,周星驰尝试写剧本,揣摩经典影片,精读理论,钻研演技。周星驰对演艺事业的梦想始终不曾放弃,即便是一直演跑龙套的角色,即便要忍受冷眼与被呼来唤去,他依然抓住每次出演的机会,拼尽全力展示最独特的自己。

1987年,他参演了第一部剧集《生命之旅》,虽然差不多还是跑龙套,但是终于有了施展演技的空间。1988年的一个晚上,周星驰遇到了万能电影公司大老板李修贤,这位著名电影制作人邀他在自己的新片《霹雳先锋》里扮演一个浪荡江湖的小弟,这应该算是周星驰演艺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周星驰在《霹雳先锋》中的表演不负众望,他是那样驾轻就熟,圆转如意,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初登银幕的新人。凭借这部影片,他拿到了金马奖最佳配角奖、金像奖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同时也得到影坛的广泛关注,于是,他开始主演电视剧《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

1990年,在演了一系列小弟小偷小痞子小坏蛋之后,周星驰接演导演刘镇伟的新片《赌圣》,扮演一个修成正果的江湖混混。周星驰终于等来了让自己尽情发挥的电影。这部影片中的角色与周星驰在形象、个性上都十分契合,他将自己多年累积的艺术探索、表演技巧、个人感悟等全部释放了出来。这部影片上映后,一举轰动全港,票房狂收41万,打破香港开埠以来票房记录,周星驰自己也首次获得金像奖影帝提名。随即,周星驰又出演了同类型电影《赌侠》,获得400万的票房,与《赌圣》一起名列全年票房榜的冠军和亚军。

周星驰在这一年迅速飙红,成为影坛大明星,连昵称也由“星仔”变成了“星爷”,二十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用“星爷”来称呼他。

经历多年最底层的挣扎,周星驰逐渐成为大众心目中的喜剧之王。他成为香港片酬最高的演员之一,他独创的“无厘头”表演风格,成为香港甚至全世界通俗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在周星驰众多的影片中,《喜剧之王》是比较明确地传达周星驰人生感悟的一部作品,小人物尹天仇尽管居不能安、食不能饱,却依旧苦苦追求他的电影梦想,一遍又一遍执著地重复着“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让我们在爆笑十秒钟的同时,感受到了震撼与心酸。

执著于扮演、诠释小人物,似乎也是周星驰在重温自己的辛酸路程。有些人说,周星驰最辛酸的经历是扮演《射雕英雄传》中的一个被人打死的小兵,但是周星驰却说不是,他还扮演过更多的比这个还小的角色,小到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剧名。那种人生最辛酸的经历、最卑微的时刻、最寂寞的时光,周星驰都曾深深体会过。

无论把目光转向国内或者国外,与周星驰一样费尽周折、历经磨难才成名的影星、歌星还有很多,例如阿杜、黄渤等等,而美国的传奇巨星史泰龙,也是经过更多的挫折和拒绝才最终成名!

史泰龙出生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的一个贫民区,出生后没几天,他就被药用镊子伤害了面部神经,从而导致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语言能力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很难发出清晰可辨的语音。

他的幼年生活相当辛酸,5岁之前他都是与保姆生活在一起,只有在周末才能和父母亲见上一面。后来,他在父母离婚后被留给了父亲,在不幸的童年之后又迎来了单亲家庭的的青春期。

史泰龙还不到15岁就已经上了1所不同的学校,因为大部分学校都开除了他。他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且还被同学认为是一个坏学生的典范。他回忆说他的校园生活就像在地狱里一样,他想做点什么来为自己赢得一点自尊与自信,可他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却将事情变得雪上加霜。

后来,他进入迈阿密大学戏剧表演系正式学习表演艺术。然而,在这里他依然没有得到他期待的,他的导师并没有去引导他、教诲他,而是努力劝说他退学——他们认为他根本不是当演员的料儿。尽管史泰龙固执地坚持学习,但还是没能从这里毕业。

在当时的史泰龙看来,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与他作对的。但他的母亲——一位据说是修炼有道的星相专家——断言史泰龙要经过7年的努力才有可能出人头地,而且要以一种史泰龙难以置信的方式——写剧本。于是,学习成绩奇差的史泰龙竟然遵从母命,写起了剧本。

他写的一大堆剧本,也曾卖出过几部。但是打击依然不断,人们总是拒绝让他试镜——因为他的眼睑下垂,因为他的声音太过低沉。好在史泰龙没有试图去改变他无法改变的东西,而是尽最大努力去修改润色他的剧本!

写剧本的同时,史泰龙也在百老汇外围剧院里找一些临时性的小角色来演,他曾出现在伍迪·艾伦的《香蕉》—片中。可是这些断断续续、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没有给他带来太大的机会,史泰龙乃何许人也,这在当时是个无解之题。

就这样折腾了几年,他结婚了,从纽约来到了加利福尼亚。

在度过了多年不顺的光阴后,他抓住了上帝给他的那一丝机会,他在一场拳击比赛中找到了创作新剧本的灵感,然后用三天时间写就了剧本《洛奇》。

这个剧本得到了一些制片人的认同,但史泰龙坚持由自己出演男主角——这使得事情变得曲折坎坷多了。鉴于史泰龙当时的名声和影响力,没有制片商敢冒这个险。

已经经历过无数打击和挫折的史泰龙当然不把这点事放在眼里,他决定一家一家地找电影公司谈判。当时,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制定了详细的拜访路线和顺序,然后带着剧本一一前去拜访。第一遍下来,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拒绝率是100%。

在这绝对算是残酷的打击面前,看看史泰龙是怎么做的吧!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后,他又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500家电影公司又一次100%地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

史泰龙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在遭到49次拒绝后,第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同意让史泰龙出演剧本中的男主角。

现在,这部叫《洛奇》的电影和这个叫史泰龙的明星成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传奇,全世界无数影迷也将一直铭记这两个名字。

关于史泰龙,人们还应该铭记一点——在他的四轮拜访中,他共遭受了1849次拒绝。

【人生感悟】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大明星,但即使是扮演再普通的小角色,也要用心把他演得最出色。饱尝世事辛酸之后,终于站在自己梦想舞台巅峰之上的周星驰和史泰龙,用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熬过人生中最卑微、最辛酸、最寂寞的时刻,才有机会使自己的人生光彩夺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