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大明 > 第一百零九回:肖莫愁兄妹(下)全文阅读

第一百零九回:肖莫愁兄妹(下)

王大夫摸了摸胡子淡淡的回道:“但凭吩咐,不过这诊金嘛,那就要另计了……”

遇上这种只认银子的医生杨波还能说什么,心里却是愤愤不平。杨波不知道乞儿的妹妹怎么了,他只知道自己的荷包又要倒霉了。

在乞儿的指点下,杨波几人来到这位于城北偏僻的一件破庙,估计是长期无人修缮已经坍塌了大半,还有半间孤零零的屹立在那里。刚进到这间破烂的城隍庙,杨波就被一阵臭气包围了。

地板上一堆乌黑发霉的稻草堆上躺着一个人,在昏暗的光线下也看不清样子。整个人如同虾米一般卷曲在那里,大热天还裹着一件满是破洞的棉袄。

乞儿早就扑了上去,轻轻的抚摸着那人的背部说道:“妹妹,哥哥回来了,还请了大夫来看你……”

那个死活不知的妹妹似乎听到了呼喊声,动弹了一下,半天才气若游丝的回了句“哥哥…”

杨波见王大夫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在门口徘徊,便对铁牛说道:“去找块门板,把她抬到外面来好让大夫诊断”

几个人一起动手抬起门板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吃了一惊,这个乞儿的妹妹身子轻得几乎没有什么重量,也不知道这两兄妹饿了多久了。走到门外的时候杨波才依稀看到她的面容,一头稻草般的头发挡住了蜡黄的脸,无数蠕动的虱子在发间爬动,看得杨波毛骨悚然,乌黑油腻的棉袄也不知道多久没洗了,散发着一股酸味,瘦小的身子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

尽管杨波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但是现在看到依然是无法坦然。就在这时,杨波突然发现乞儿的妹妹那破烂的裤子间有几丝血迹!

由于是淡淡的红色,把木板上的稻草染红了一片。杨波不动声色的瞄了一眼,脸上仍然一副淡淡的表情,那乞儿的目光也在死死盯着血迹,嘴角已经咬出了血丝。

杨波心里哼了一声,却没有多说什么。

王大夫神色有些厌恶却算是敬业,当下就在门口拨开她额头的乱发看了看,又伸出两只手指轻轻搭在她手腕处闭目不语。

“如何?”杨波关切的问道“不妨,算不得什么大事,也就是饿狠了造成气血两虚,先弄些米汤稀粥吊吊命,再细加调养也就是了,不过……”那个大夫抬头看了看杨波,却没说下去,只是把目光望在这个病人的两腿间。

杨波暗暗点头,显然王大夫也发现了不妥,他站起身从怀里掏出一些带过来的点心递给乞儿,又转身说道“铁牛,你去附近人家讨些水来,先化些吃食让她顶顶饿”铁牛听后拔腿飞奔而去。

王大夫站起身,拉了拉杨波的袖子朝外面努了努嘴……

两人朝外面走了几步王大夫这才轻轻开了口:“难得你宅心仁厚,小老儿心下是极为钦佩的。不过恕在下直言,这女子有些感染,小老儿却不便插手,最好找个稳婆过来帮忙清理一下,以免……”

杨波点了点头,这个大夫还是有些眼光和本事的,至少他还知道清理伤口以免感染,但问题是他才来这里半天时间,去哪里找稳婆?

王大夫见杨波沉吟不语便笑了笑说道:“小老儿倒是有几个相熟的稳婆。嗯,有个左近的李大娘为人不错,做这行也是有些名气的,公子只需打发她五百文,包管一切都办得妥帖”

杨波算了算,现在的物价来说五百文的工钱实在不贵,也就点头同意了,当下掏出银子与王大夫结算了诊金,至于调理的方子与乞儿一样,也不需要另外再开,又取了约莫一钱银子算是出诊的酬谢,王大夫接过欢喜地的去了。

很快,铁牛就回了来,让杨波意外的是铁牛抱了两个瓦罐回来,原来讨水的那户人家正好有些早上剩下的残粥,铁牛就索性算钱连瓦罐都一起买回来了,铁牛的办事能力顿时让杨波刮目相看,这也是个花钱豪迈的主儿……

乞儿小心的抱着瓦罐喂着妹妹,杨波和铁牛在一边默默看着,两人相对无言。

这样的苦日子他们也经历过,有几个晚上只要一合上眼什么烧鸡啊,烤鸡啊就在他眼前不停的晃动,杨波甚至还落下了后遗症,只要是稍微吃得饱点或者是饿的狠了,胃就疼得厉害。

饿病却是好治,灌了几口稀粥,乞儿妹妹已经恢复了一些神气,她坐了起来半靠在哥哥的身边,大口大口的灌着。腹部破烂的棉袄不停的起伏着,她似乎生怕一下子没抓住瓦罐会飞走一般。

就在这时,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脑袋在门外的矮墙边探头探脑,见到这个场面他似乎有些害怕,在杨波探询的目光中他只是怯生生的说了一句:“是哪位少爷要找俺婆婆帮忙?婆婆让俺带你们去……”原来是李大娘让她孙子来带路来了。

杨波劈手夺过乞儿妹妹手里的瓦罐说道“走吧,先不要让她吃太多,剩下的你也吃点,铁牛?来!”

杨波和铁牛一前一后的抬着门板,乞儿跟在边上,怀里还抱着瓦罐舍不得扔。李大娘的家离这里不远,转了两三个弯就到了,这是这个时代常见的二进带个小院子的小楼,楼下铺面,楼上住人。

李大娘早早的就在门口相候了,待进到院子里,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中年人在灶台边添材烧水,看来王大夫已经过来叮嘱过他们做好准备了,李大娘很健谈,据她说替人接生已经几十年,在李大娘的指点下,杨波和铁牛把人抬到一个单间,里面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大浴桶,木桶已经装了大半桶的热汤水,搞得整个房间里热气腾腾的。

趁着李大娘忙碌的时候,杨波背着手站在院子的一可棵树下沉思,就在这时突然听到背后扑通一声,紧接着响起了扑扑的磕头声。

杨波叹了口气,淡淡的说道:“怎么会这样?”

乞儿没有回答杨波的话,一边磕头一边哭泣。

“闭嘴!哭什么”杨波厉声斥责,远处几个人都被吓了一跳,他们有些不解的朝这边张望着。

杨波忍着怒火转过身,压着声音说道:“想死啊?你先起来,过来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都给我讲清楚。”

乞儿跪在树下一边哀哀的哭着,一边把事情的经过慢慢的说了。原来乞儿名叫肖莫愁,妹妹肖玉兰,山东青州人氏,父亲肖乾元也曾官拜青州府通判一职。好容易有点起色,却因为九千岁魏忠贤的一句话,很快就一纸判决下来----家产罚没,全家戍边。

抄家之时他兄妹二人恰巧外出不在,见事情不妙肖莫愁便带着妹妹逃了出来,虽然暂时逃过了戍边一劫,但他兄妹从小锦衣玉食,哪里想到有朝一日落到这个地步?

兄妹二人没什么谋生手段,只能一路乞讨着望南而去,也不知路上吃了多少苦楚,两人没有路引又惧怕官府追缉,时刻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幸好上天眷顾,兄妹二人也算是幸运的逃到了这里。

江浙地区相对要富庶些,两人在这里饱一顿饥一顿也将就着对付了下来,原本他们还打算就在这里落下脚,没想到这段时间周边省份频频天灾人祸,大批的饥民源源不断的涌了过来,更要命的是由于大量流民的到来让本县人的排外情绪更加高涨,他们现在根本乞讨不到食物。

前两天妹妹肖玉兰已经饿得起不了身了,为了救妹妹,肖莫愁一狠心把妹妹独自留在城隍庙里自己外出乞讨,没想到今日中午乞食回来,妹妹已经饥饿肮脏的感染……

肖莫愁说道伤心处又是跪在杨波面前不停的磕头,满脸的鼻涕眼泪糊满了黄土。

幸好,李大娘的声音适时出现终于让杨波清醒了过来。李大娘大声招呼着她的儿子,也就是那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一起把水桶抬到院子里倒掉,乌黑的水面上飘浮着一层触目惊心的虱子。

杨波点了点头,朝肖莫愁努了努嘴:“有劳大娘了,待会让他也去洗漱一下,要是大娘这里有合适的衣物就给她换上,一发算钱给你……”

李大娘闻言顿时眉开眼笑“乡下人也就是些粗布直皂,当不得公子费钱……不过巧的是我有个孙女与她年纪相仿,有些衣物倒也合身的”其实李大娘哪有什么孙女?无非是找几件自己的旧衣服糊弄过去罢了。

杨波见李大娘市侩,索性摸出一锭碎银约莫三四钱重递了过去:“还有一事要劳烦大娘,我家弟妹都是好几日不得食了,大娘可否熬些米汤,稀点更好?”

饿过头的人最好就是要少吃多餐,何况刚才洗了个热水澡更是耗费了大量的体力,现在他们急需要补充营养,李大娘推辞不过,拿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为了感谢杨波的大方,她临时决定朝米汤里面加点红糖和肉丝进去。至于鸡蛋就算了,还是留给小孙子吃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