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大明海波平 > 第三十八章书生李喆全文阅读

第三十八章书生李喆

根据情报,这些岛屿上的海贼全部都是吴平的附庸势力,尤其是林道乾、曾一本这两股势力比较强大,他们各自都有着数百人马,之前也是倭寇犯界时候的急先锋和引路人。

戚英只能够被迫放弃之前,直接进攻怒蛟岛的想法,而是要想办法剪除吴平的羽翼,把周围的这些海贼先给剿灭。

不过在春节之后,除了剿灭海贼,还有事情需要他去关心,那就是马上就要春耕了。

春耕开始之前,必须要有人进行组织,黄彦带着一个秀才找到了戚英。

“黄大哥,这位是……”

本来以为只是黄彦一个人前来,看到还来了一个生面孔,戚英自然要弄清楚黄彦此行的目的。

“少帅,听说春耕要开始,我带了这位李喆李先生特意前来找您。”黄彦笑嘻嘻的说道。

戚英对着书生看了一眼,年纪约莫二十来岁,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人瘦弱但是有精神,眼神诚恳,看着像是那种比较务实的文人。

“李先生是吧!赶快请坐,不知道两位前来,所为何事?”

“少帅,我想毛遂自荐。”坐在黄彦下手的李喆主动开口。

“毛遂自荐……”

李喆是黄彦之前抓到的秀才,出身贫寒,本来没有条件读书,但是却靠着在私塾外偷学,考取了秀才,也算是有了功名,却因为没有门路,一直不得志。

早先被黄彦给掠上了山寨,当了军师,管理山寨内政事务,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戚英的麾下。

“李先生,你有什么想法,只管说,我洗耳恭听。”戚英笑着问道。

一路上从未听说黄彦麾下有这样的人,他也一直没有出谋划策,现在他主动开口,当然要看看他的本事。

“春节已过多日,不日便将春耕,若少帅准备将这里当做是往后一段时间的大本营,在下认为可以。”

“哦!何以见得?”

这李喆一开口,戚英就来了兴趣。

“小生知晓少帅此次出海,必是为了扫平沿海一带的海贼……”

说到这里李喆故意停顿了一下,想要看看戚英的反应。

李喆只是在戚英现有力量的分析下,得到了以上的结论,在其他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大致猜出自己是被有意派出来的扫平沿海,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只不过戚英可不仅仅是要扫平海贼,之后力量强大了,还要进攻倭国。

面对李喆期待的眼神,他勉强的点了下头,以目前自己的实力,能够做到他所说的就不错了。

李喆舒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猜对了,他这才接着说道:“少帅,但是海贼势力很是强大,以目前的我方人马,还不足以撼动,只能够慢慢的蚕食,这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岛上目前有两千人左右,这些人之后就是少帅的根基,只要休养生息下去,我们能够从中得到精兵,也能够得到稳定的食物来源。

这个岛看起来非常的大,来之后我就看过,岛上的土壤利于耕种,而且植被茂盛,水源充沛,确实是一个比较适合种植的岛屿。

但是少帅,这个岛作为基业也只是前期的事情,因为这个岛最多也就是容纳两、三千人而已,如果再多就无法容纳了。”

李喆说的一点都不错,花鸟岛极限也就是养活两、三千人,这座岛所在的乘泗列岛,现在的人口也就是八万人,花鸟岛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大岛。

“所以呢?”

“以目前的情况,短期内花鸟岛是可以做为后方基地和大本营的,但是我们有必须有更长远的打算,比如进攻一座更大的,海贼或者是倭寇控制的岛屿,比如怒蛟岛。”李喆看向戚英说道。

“怒蛟岛是吗,我确实是想要进攻怒蛟岛,不过现在时机并不成熟,至少我们要拥有一定的实力才可以。”戚英又点了下头。

看来李喆已经料到他要对怒蛟岛动手了。

“少帅,但是如果以这个地方作为据点,并且图谋怒蛟岛,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无非就是兵员和粮草。”李喆继续说道。

“先生有何指教?”

“粮草相对比较容易解决,刚刚说过这里的土地肥沃,只需要规划好,一年的时间必能够给少帅贡献出能够让千人军队用度一年之粮草。”

“能够供千人军队用度一年的粮草,李先生,你没有开玩笑吧,你知道这是多大的一个数字吗?”

黄彦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个之前被自己掳来的书生,之前只是逼迫他做事,也未见有什么出奇的地方,现在看来,似乎他还是个大才。

“少帅,黄将军,在下并没有开玩笑,首先来说这里一共有两千百姓,有足够的适合耕作的荒地,我们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产出,只需要扩大种植作物的范围。”

“但是劳动力就那么多,似乎……”戚英对他说的似乎有一点质疑。

“劳动力不足?”李喆笑了起来。

“是的,劳动力不足是农业生产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在我们大明,一个三口之家可以耕种好几亩的耕地,是因为除了他们自己的劳动之外,往往有着耕牛的辅助,耕牛就是强劳动力。

如果说在这个岛上也能够有着足够的劳动力,不只是人口,还有牲口的话,那么一定可以将耕地面积扩大很多,这才是我说能够供应千人军队粮草的原因。”

“那我们应该如何来扩大这个劳动力的规模呢?”戚英问道。

“在在下看来,一共有两个途径可以解决,第一个就是增加人口,如果说短期之内想要增加人口的话,就只能够从别的地方迁移人口过来,这个地方靠近大明,东南和山东沿海一带,有非常多的流民百姓,暗地吸收一些流民,全部迁到这个岛上来,不就可以迅速的提高这个岛上的人口了吗。

吸纳一些流民过来,第一是给这些可怜人一条生路,另外也可以减小朝廷治理他们的压力,第三也是增加了我们的人口基础,这是一个一举三得的好处,而且大明有人口两万万人之多,应该也不差这么几千、十万人。

只是怕到时候我们接纳的流民多了,没有地方对他们进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