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但远军之萍水相逢 > 6、7全文阅读

6

船到滨江,天已大亮。吃过早饭,黎文和涂龙便赶到滨江火车站去买火车票。他俩原是打算到深圳去的,不曾想到前往广州方向的乘客特别多,车票早已售完了。在露天广场逗留了半天,涂龙突然有了新的想法。他对黎文说:“哥,出门打工,干嘛死心眼的非要到哪儿去不可呢,依我看呀,哪个方向的车票好买,我们就到哪儿去!”

黎文觉得涂龙的话有道理,于是又到了售票处。经打听,只有福州方向的列车还有空余的车票,因此,商量一下,便买了车票拿定主意去福州。

晚上10点,火车驶离了滨江,驶离了滨江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流光溢彩的万家灯火……

两天后,他们到了福州。

踏上陌生的土地,站在火车站门前高大的榕树下,他俩既感到兴奋和激动,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惶惑和淡淡的忧虑。他俩把行李寄放在一家小旅店里,办理了住宿手续,然后,便匆匆忙忙的出去寻找劳务市场。初来乍到,劳务市场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和依靠。

福州的外来打工人员不是很多,找一份活干也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正好福州兴旺氮肥厂改制并准备扩建系列分厂,需要招聘大量的外来合同工,因此,他俩很快就和厂方签订了用工合同。

他俩被安排到装包车间,具体工作是负责将成型的氮肥封装成袋。那是氮肥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呛人的氨气,实在地说,要不是为了挣钱吃饭,是没有多少人原去干那差事的。因此,整个车间里几乎全是外来的打工仔和打工妹。

他俩刚到,就有不少的工友来向他们问这问那的打听情况,诸如从哪里来,家中还有什么人,吃住在哪里,月工资多少,和厂里当官的有啥关系等。能回答的他俩尽可能的都作了回答;不能回答的便一笑了之。其中有个打工妹叫韩静,长得清纯美丽,又十分的善解人意,深受大家敬重。韩静听说黎文和涂龙是从滨江长仁来的,又得知他俩还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便主动将她隔壁空着的一间房屋介绍给他们,要他俩租下来,和她住在一块儿。

韩静说:“我也是滨江的呢,家在岭南,我们住在一块儿彼此好有个照应呀!”

岭南和长仁一山之隔,是真正的近邻,因此,黎文高兴地说:“是吧,那咱们是老乡了。”

听说是老乡,涂龙立刻手舞足蹈起来,他说:“既是老乡,就总得找个合适的称呼呀,比如哥呀、姐呀、兄弟呀什么的,反正不能老是叫‘喂’,或者‘你’吧,那样听起来多生分呀。出门呗,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一个老乡呢,就多一张嘴,帮不了啥大忙,总之,关键时候能站出来说说话也行。你说是吗,韩静姐?”他甜甜地微笑着,望着韩静。

韩静爽快地回答道:“好啊,只是不知道你们到底是我的大哥呢还是我的小兄弟!”

“当然我是你的小兄弟了,我才18岁呀!不过嘛,哥的岁数可能比你大,你应当像我一样叫他哥!”涂龙抢先说。

“你多大了?”韩静问黎文。

黎文憨厚地笑了笑,说:“再过3个月就22岁了。”

“呵,那是大哥,我年底满20岁。好,以后我就叫你哥,叫涂龙兄弟。”韩静说着,将目光转向涂龙:“记住,你以后只准叫我姐,不准再‘喂’和‘你’了,更不准直呼‘韩静’,否则我不会答理你的!”

“放心吧,姐,我巴不得找一个漂亮的姐姐关心我呢!”涂龙油腔滑调地说着,朝韩静扮了个鬼脸。

黎文和涂龙去旅舍取回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行李,住到了韩静的隔壁。自那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格外的亲密了。轮到一个班,黎文和涂龙就总是抢着扛包的重活干,尽量让韩静只做封袋的轻活。如果不同时当班,在家休息的则把饭菜弄好,然后一块儿吃,一块儿出门玩耍。

韩静到福州大半年了,是头一年的秋天来的,对福州的情况以及风土人情较为了解,她一再告诫黎文和涂龙,千万不要去和当地人过多交往,也不要去和外来的不熟悉的打工人员过多交往。她说:“当地人大多有钱,一般是不会下苦力气挣血汗钱的,他们瞧不起外来的打工人员,你和他们搅在一块,最终吃亏的总是你自己。再说,沿海的治安秩序复杂,闹不准就搅进了什么团伙,命丢了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而外来的打工人员呢,又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背景深奥,关系复杂,除了老乡,极少有去和别人套近乎的。因为彼此不了解,所以相互间就没有了信任。外出打工,并不一定都是为了挣钱,有的是在老家犯了案,跑出来躲藏的;有的又是想多生孩子,跑出来偷生二胎或三胎的。像车间的张特殊时期,就是带着一家老小打算来再生一个小孩的。总之,不熟悉就最好不要往来,干自个儿的活,挣自个儿的钱,吃自个儿的饭!”

听了韩静的话,涂龙把舌头伸得长长的,故作惊讶道:“妈呀,早知如此我就不来了!”

黎文说:“别妈呀娘呀的,你韩静姐讲的话务必要记住,你和我一样,没出过远门,外面的水到底有多深,是一个未知数。你在老家的时候不安分,到了这儿,不能再犯老毛病了,该管住的手要管住,该管住的脚也要管住。”

涂龙听出了黎文话中的真实含意,于是叫嚷道:“哥,咋老是提过去。我长大了,有主见了。放心吧,我不会给你和韩静姐惹事添麻烦的!”

黎文说:“但愿吧!”

不过,话虽如此说,黎文对涂龙却仍是压根儿不放心的。涂龙不仅喜欢占点小便宜和顺手牵羊的搞点小偷小摸,而且也时常喜欢玩牌搞赌博。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父母都管不了,何况是黎文呢!最初相邀着出门,黎文就没有答应,是涂龙再三的保证了改好,他才同意来的。既然一块儿来了,他就得对涂龙负责。要是涂龙有个三长两短,他怎么好回老家去向涂龙的母亲做交待呀!

7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黎文和韩静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两颗孤独的心在彼此细心的呵护与体贴中,不知不觉地靠拢了。

涂龙觉察出了他俩之间微妙的变化,于是,到了盛夏,便找借口,提出了要搬到工厂旁边去和其他的打工仔一同居住。他对黎文说:“哥,韩静姐是好人,你要好好的待她。你们俩在一块,我老是碍手碍脚的总不是个办法。再说,同车间的工友差不多我也认识了,就让我去和他们一起住吧,没有一个伴我真的很寂寞!”

黎文摇着头,说:“你搬出去了我心里不踏实!”

“咋不踏实呢,那些伙伴你都认识,他们挺老实的……实话说吧,大热天,我俩挤在一张床上,怪不舒服呀!”

黎文琢磨着,心想,将涂龙留在身边,看着自己和韩静亲热的模样,的确不妥。当然,他相信大热天俩人挤在一张床上不舒服,那绝不是涂龙要搬出去的真正理由。涂龙想搬出去,只是在为他和韩静着想。思忖了许久,他非常勉强地回答说:“你暂时搬出去也行,总凡我和韩静早晚也要搬走。这儿离厂子远了一点,也较偏僻。你先过去,待那边有了多余的空房后我们再搬过来!”

涂龙带着黎文去看了要搬去住的地方,见果真在厂门口附近,虽然房屋狭窄,破旧,但房租便宜,又是和一个车间的工友住在一块,所以,黎文最终答应了。

涂龙很快将物品搬到了新的地方。

见涂龙搬走了,趁晚饭后散步的空闲,韩静责备起黎文来,她说:“你不该让他独自到那边去住。你们一块儿来,就要一块儿生活。假如你们事先告诉我的话,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黎文解释道:“那儿上下班方便,这儿是远了。上班多累呀!干完了活,腰酸背痛,还要赶那么远的路,简直是活受罪!”

“出门打工,比得在家里吗,吃不下苦受不下罪干嘛大老远的跑到沿海来呀?”

“话虽如此说,但能不吃的苦和能不受的罪就尽量的避免吧!”他停顿一下,转换了话题,问:“你父母还健康吧?”

韩静望着黎文,思索着,婉尔一笑,反问:“你呢?”

“我父母去世了。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很小,大概还不到5岁吧!”

“难怪呢,你那么内向,那么孤僻,见了你我就猜想你童年的生活一定是孤独的,没有幸福!”

黎文摇摇头:“不,你猜想错了,其实我童年的生活很幸福。我有爱我的父亲,有爱我的大哥和大姐!我还有一个二哥,习惯了,我只管他叫哥。你知道吗,我哥是大学生,也是一个作家,小说都写了不少呢!”

“是吗,你哥多大了,在哪工作?”韩静惊奇地问。

“他只比我大几岁,在我们县公安局当警察。来的时候我去看了他,想找他要一本他写的小说来读,可惜没有了,要不的话,我也能让你读一读他写的小说的!”

“那你咋不给他写封信回去?找他设法寄一本他写的小说来吧,我特别喜欢读小说了。我爸在轮船上工作,小时候经常带一些小说书回家。我呀,一读就是通宵达旦。我对作家天生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他们用心血编造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用他们对生活的热忱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鼓舞着千千万万的读者去发现和寻找平淡生活中不平淡的善和美……怎么说呢,我实在是没有能耐罢了,要是有能耐的话,那么,我也一定会写小说和做作家的!”

“累,知道吗?”

“是累,天下没有不累的活,但写作在累的同时也充满了快乐!”

黎文站下来,端详着韩静:“你这话就像是我哥说的。大哥和大姐劝他注意身体,他总是爱拿这话来唐塞。都快30岁了,居然还没成家,甚至连女朋友也还没有!”

“那是你不太了解搞写作的人。一方面,可能你哥的确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谈情说爱;另一方面,也说明他还没有遇到真正理想的伴侣。俗话说红颜好找知己难寻,你以为文人爱上一个人容易吗?”韩静在前面继续走。

黎文跟上去,低头寻思着韩静的话。心想,或许韩静讲的话是对的,自己对哥的了解真的不多。他抬起头来,问韩静:“你读的书不少吧?”

韩静浅浅一笑:“书虫!知道什么叫书虫吗?以前爱读武侠小说,后来又爱读侦破小说,最近呢,只喜欢读点情感类的散文随笔和都市言情小说了。来的时候,我们住的这排平房挤满了打工仔,后来他们嫌离厂远了,都陆续的搬走了。我呢,坚持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清静,闲着没事的时候能静下心来读一读书。我虽然是打工妹,但自认为和许许多多的打工妹是有所不同的。去年夏天高考,我只差1分就考上了。1分,决定了我的命运。否则,此时我会坐在高等学府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谁还来打工呀!”

“你干嘛不去复读?”黎文问。

“嘿嘿,我性格倔犟呗!我哥责备我粗心大意,把我说冒了火,招呼也没和父母打就独自跑出来了。我知道他们正在千方百计的想我回去再复读,可我偏不让他们知道我在哪里。选择了这条路,我就要走下去,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你和我一样,怪脾气。我也是高考落选后就不复读了。读书读厌了,再也不想读了!”

“我想读,但脸面子过不去。我是赌气走出来的,既然走出来了,能想回去就回去么?”韩静自嘲地笑道。

走完平坦的大道,又沿着一条曲折的巷道折回。路灯燃起来,葱茏的法国梧桐树下,漫步着不少的行人。越过海岸线拂面而来的晚风,带着大海特有的腥味和凉爽,撩拔着人的思绪。黎文的心底淡淡地涌起了乡愁,他说:“我是该给哥写一封信回去了。来了那么久了,信也没有一封,大哥大姐和哥都会担心的!”

韩静吁了一口气,叹息道:“在家的时候不知道亲情的珍贵,出门了,感觉就不一样了。写封信回去,记住我拜托你的事,叫你哥寄本小说来,我仔细的读一读。有机会了,也好到你们长仁,见识见识一下真正的作家!”

“你还害怕没有机会吗,春节和我一道回老家不就见识我哥了。文人,蛮清高的!”

“呸,谁想和你一道回去呀,要回去也是我自个儿回去,我才不想和你结伴同行呢!”韩静嗔怪地开玩笑道。

他俩虽然隐隐的有了爱,但却没有挑明。心照不宣的恋情往往是神秘莫测的。谁也不敢大胆的朝前跨越半步,生怕万一把事情搞糟了就难以收场。因此,言谈举止,彼此都十分注重分寸和度的把握。

黎文明白韩静是在开玩笑,也不计较,默默地,他们走完了狭长的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