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但远军之萍水相逢 > 8、9全文阅读

8

黎文果真给黎明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在信中,他告诉了黎明自己的近况,而且也特别讲到了韩静,讲到了韩静想看黎明写的小说的事。他希望黎明能给他寄一本小说来。不过,信写好了,他却没有及时拿到邮局去寄出。

车间实行三班倒,每一个班直接工作八小时。有时是白班,有时是夜班。即便是同一个班的工人,也是依次轮换着的。因此,他和韩静,和涂龙,也是有时在一块儿上班,有时又不在一块儿上班。

趁白天休息,他终于鼓起勇气去了一趟邮局,然而,在邮局的门前,他依然还是止住了脚步。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黎明的身影,脑海里老是飘浮起涂龙在轮船上讲话时的神情,于是,他的自尊心仿佛又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猝然间,便将自己通往亲情的门俨俨地关闭了。他不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易地展示给别人看,他总是固执地认为大哥大姐和黎明对他的关心与关怀都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同情,是一种强者对弱者居高临下的施舍,而他,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下,偏偏又是不肯接受别人的同情和施舍的。

他将写好的信揣进怀里,然后转身去附近的商场逛了逛。他看中了一只降价处理的皮箱,想到要盛衣服和别的物品,便买下了。回到房间,将屋子收拾整理后,打开皮箱,把衣服和未交出的信放了进去。担心信被韩静看见了要催他去交,想了想,又特地用衣服压住了。

独自吃过午饭,小睡了片刻,便起床来重新生燃炉火,准备做晚饭。韩静上早班,该傍晚下班,他想早点把晚饭弄好,吃了后好去看一看涂龙。自从搬出去后,涂龙就很少和他见面了。偶尔在一起上班,涂龙也好像故意要躲他似的,总是避免着和他过多地交谈。再说,过两天就是他22岁的生日了,他也想顺便请涂龙过来吃一顿饭。

烧的是蜂窝煤,还不太习惯,加上巷道深处,通风较差,因此,不仅热得他满头大汗,而且也熏得他时不时的喘不过气来。

炉火生好后,一边熬粥,一边摸出身上的钱清点。他想,要是钱有多余的话,一定要去买一台电风扇回来。房间里闷热得很,没有电风扇,就像坐蒸茏似的难受。韩静有一台电风扇,虽说韩静叫他伙着用,可他真能去伙着用么?此外,他还想买一辆自行车,新的买不起就买旧的。打工的差不多都有自行车,管它是新是旧,骑着,上下班方便。要是有自行车,他就可以带着韩静骑车上下班了,也用不着大老远的跑路。不过,仔细清点后,他才发觉钱真的不够花。只有三四百元了,他必须省着才能用到月底,哪能再去添置什么电风扇和自行车呀!

韩静下班回来,黎文已经将晚饭做好了。

韩静看过黎文买的皮箱,说:“其实没必要去买皮箱,盛东西嘛,皮箱和木箱不是一样吗!出门,能省的钱一定要省!”

黎文不服气,争辩道:“是降价的,还没有木箱贵!”

不过,韩静的提醒却深深地触动了黎文不甘贫穷的敏感神经。因此,吃完饭,他就对韩静说:“从下个星期起,我想多上一个班,一天上两个班,挣两份工钱,到时候也好买台电风扇!”

韩静盯着黎文:“我不是说过吗,我那台电风扇咱俩伙着用,干嘛又犯傻了,要去单买一台?”

“不,自个儿的自个儿使用起来方便。再说,打工嘛,多干一份活就多挣一份工钱,力气使了会有的,闲着不也同样过了。”

“你以为多干一份活是那么轻巧和容易的事?厂里有规定,一人一个劳务证,只准干一份活。要是允许的话,打工的可能全都上两个班了。反正是出门挣钱,谁不想多挣点钱回家呀!”韩静回答道。

“我有办法!”

“啥办法?”

“办两个务工证。两个名字,一个真名一个假名。”

“谁给你办?”

“劳务处的谭哥。我打听过了,只要每月给他买一条好烟他就能帮忙办。”

“一条好烟值多少钱,一个工又能挣多少钱?你算过没有,累死累活一个月下来,你岂不是在白干吗?”

“怎么会是在白干呢?一个工一个月的工钱是六百,一条烟顶多花去一两百,我还可以剩四五百。四五百呀,老家的父老乡亲日晒雨淋的要种多少的田地才能赚到四五百块钱!”

韩静感觉出黎文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了,她知道黎文有时爱感情用事和爱激动,为了避免产生不愉快,便将话题岔开。她说:“好了,不谈打工的事,你自己看着办吧!记得你说过明天是你的生日吧,难道你不打算请涂龙过来一块儿吃顿饭吗?”

黎文缓和了一下语气,笑道:“正考虑呢!明天我上早班,没时间的,要请也只有晚上!”

“我明天白天休息,只要你定了要请他,那我就在家里替你弄饭菜吧!搬走了,就很少见着人影了,也不知这段时间里他到底在干些啥?”韩静说着,将碗筷收捡了,拿到门外的水槽里去冲洗。

黎文也起身,取过扫把,打扫房间。

9

黎文上班去了,韩静休息。上午洗了两大盆衣服,下午韩静便忙着做晚饭。

蜂窝煤炉子,加上几只铝盆,要做出可口的饭菜,其不易是可想而知的。不过,韩静在家里的时候做惯了饭菜,倒也不是显得十分的手忙脚乱。

韩静有一个较好的家庭环境,就像她告诉黎文的那样,一家四口,父亲在长江航道一艘轮船上工作,母亲年轻力壮,哥哥比她大两岁。只不过他还没有告诉黎文的是一家人对她都疼爱备至,除了煮饭,干点家务杂活外,其它的事情一概不用她管。父母要她专心读书,甚至为她设计了一条美好的道路:初中毕业上高中,高中毕业上大学,然后在大城市安家。她果然沿着这条道路行走了,只是到了高中毕业的时候出了意外,平时成绩怪好的,居然高考时仅1分之差落选了。母亲和哥哥都责备她,说她不中用。哥哥的责备更是冷酷无情,简直使她承受不了。哥哥说她不劳而获,是条可怜巴巴的寄生虫,读书若干年,用了家里不少钱,就是考不上学校。她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她不想再依靠父母依靠家庭生活。平时从书本上读到的和从同学那儿听到的有关自食其力和出门闯荡的思想鼓动着她,她毅然的出走了。她到了这个城市,靠艰苦的劳动养活自己。她有许多的委屈,至少她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她却从来不告诉别人,她和黎文相处在一块,黎文对她的详细情况严格说来也是知之甚少。

其实,韩静是很想回家去的,她很想回到母亲和哥哥的身边。她知道父母和哥哥是如何的在为她担心,如何的在四处想法寻找她回去。可是,从小养成的强烈的自尊心和倔犟的性格在和她作怪。她想回去,自尊心偏不让她回去,她想写信告诉父母自己的近况,而倔犟的性格又偏将她手中的笔抓住,使她写不出一个字来。

刚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她痛苦得厉害,几乎要跳海自杀,后来慢慢的适应了;再后来,有了黎文,生活就好像又多了一些阳光。虽然仍时不时的感到孤独和寂寞,但每当孤独和寂寞来缠绕她的时候,黎文总是会用快乐的语言来开导她,使她感觉到出门在外,并非就真的没有幸福。

太阳下山了,血红的余辉染红了半边天空。晚风习习,带着大海的气息,逐渐地充实了偏僻的巷道,充实了寂静的房间。当她把饭菜摆上木板做的饭桌的时候,黎文和涂龙一路风声一路嘻笑的来了。

涂龙刚跨上石阶,便和韩静开起了玩笑:“嫂子,可把你累坏了,需要兄弟帮忙吗?”

韩静瞪了涂龙一眼。她不喜欢和人乱开玩笑,不过,今天是黎文的生日,涂龙又是黎文的老乡、好朋友,她不便使涂龙难堪。因此,非常勉强地露出了笑容,回答说:“不准乱喊,来是作客的,屋子里坐吧!”

她将泡好的一杯茶端到了木板上。

“哎呀,嫂子真好,不但人漂亮,心也善良,居然还给我们泡了茶。落难在外,难得有滋有味的喝杯茶呀。谢谢了!”涂龙依旧说笑着,将茶杯捧在了手中。

韩静一把夺过茶杯,责备道:“你再乱喊,看我不轰你出去!姐姐不晓得叫,开口一声嫂子,闭口一声嫂子,才搬走几天呀,咋学得油腔滑调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

黎文见韩静真生气了,赶紧拍了拍涂龙的肩膀,制止他,然后帮助韩静收拾碗筷。一边收拾一边朝韩静观望。

韩静余怒未消,满脸的不高兴。

于是,黎文陪着笑,低声对韩静说:“别计较,好吗,难得聚在一块!”

韩静埋着头,良久,才将头抬起来,显然,她的眼里涌动着委屈的泪水。她没想到涂龙会那么的不尊重她的人格。不过,瞬间,在脸上依然溅放出了笑容和淡淡的红晕。她将两瓶啤酒递给黎文,说:“去陪涂龙喝酒吧,他是你老乡!”

黎文犹豫着,接过酒瓶,坐到了木板桌前。

韩静出门独自去弄菜。

老乡相聚,分外亲切,你一杯我一杯开怀畅饮,不知不觉中,两瓶啤酒下肚,彼此都有了几分醉意。

涂龙说:“哥,你真幸福,同我一道跑出来,如今却有了知己,而我呢,仍是孤单单的一个人,好不寂寞呀!”

“当初叫你不搬走,你要搬走,寂寞的话就搬回来住吧!我和你韩静姐住在一块,反倒没有说话处。你回来了,我们一同上下班,又一同回家,岂不仍旧闹热?”

“我回来干啥,走远点就是想让你俩清静些。兄弟一场,难道这点规矩都不懂吗?”涂龙说着,又起身去取了一瓶啤酒来打开。

等到韩静弄完饭菜进屋来,他俩已经喝得有些多了,于是,韩静把剩余的酒瓶子捡到了一边。她说:“看你们那馋劲,茶还没上来完就喝醉了。不能再喝,否则我要生气的!”

有了先前的教训,涂龙不敢再随便说笑,只管愣着双眼瞧黎文。

黎文明知韩静没有了好心情,哪里还敢在韩静面前再说半个不字,因此,喃喃地附和着说:“好吧,不喝了!”然后起身摇摇晃晃的倒在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