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心灵有约 > 四十一、孟良崮全文阅读

四十一、孟良崮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WWW.tsxsw.COM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爱犬两相欢。

我并不是死在共军手里的,我是死在自己人手里的。

早在孟良崮之前,我早对某些友军的“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深恶痛绝,因而又从何而来我的刚愎自用,孤军犯险?

我的焦虑还在于:我们现在打了胜仗,人家都说是应该的,若是打败了,人家一定说是我们骄傲。现在老兵伤亡很大,补充的新兵又没有时间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打顺了还能一窝蜂冲,若是败下阵来,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打了大半年的仗,陈总长原先答应过的休整始终也不兑现,再这样下去,这仗没法打了!

我顺路视察沿途情况,都是崎岖山路,见人马拥挤,宿营、补给都极困难。因多岩石,极难构筑工事,大炮不能运动,拉拉推推,变成累赘废物。逢山不能开路,遇水搭不成桥。处此绝境,将士都有怨言。我全是美械重装备,现在迫我进入山区作战,等于牵大水牛上石头山。

朝中已经有了奸党了。我心想: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给他们看吧。

大家现在打仗这么惜力,往后看吧,一年之内如果不能消灭GF,**就将死无葬身之地。我对于未来战局并没有显见的乐观,连乐观都谈不上了,何来的骄横一说?

至于“中心开花”一说,是我最后对大家的期望,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最后还是落空了。

民国36年(1947年)5月,(张灵甫)奉命率74军,进剿沂蒙山区共军,以孤军深入,后继无援,在孟良崮血战三昼夜,全军牺牲殆尽。与副军长蔡仁杰、58师师长卢醒、57师副师长明灿、团长周小宾等高级将领集体从容引枪自戕,为戡乱战役中极为壮烈之一页。

我写给妻子王玉龄的绝笔书:“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与仁杰决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

一、上山是直接原因:七十四师失败的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黄百韬和李天霞见死不救!我上孟良崮的时候什么因素都考虑过了,包括在国防部的共谍!但是就是没有想到黄百韬和李天霞竟敢见死不救!我曾以为黄百韬和李天霞担负不起见死不救的责任,但是,黄百韬和李天霞何许人也?都是喝兵血的军阀!他们绝对不会让自己被粟裕俘虏,也不会冒着丢到自己部队的危险去救七十四师!如果那样的话,他们还有兴趣去做官吗?还能捞到钱吗?我没有看到这一点,我以为自己还是抗日战争中的国民革命军呢!悲哀啊!

二:我的考虑:当时把74师拉上孟良崮,是想尽快结束战争,不惜以身试敌,结果是犯了同僚的大忌,同僚当然要置我于死地。

三、深层次原因:黄百韬、李天霞、顾祝同、汤恩伯之流根本就不想消灭陈毅、粟裕,因为陈毅、粟裕真的被消灭了,他们对蒋介石来说就没有用了,他们的官也就当到头了——兔死狗烹,这样的例子历史上还少吗?其实,大家都是明白人,就是蒋介石和我是糊涂人!华东地区无论如何都是蒋介石军费的重点投入地(离南京很近),对黄百韬、李天霞、顾祝同、汤恩伯来说,这可是油水之地呀!这仗既不能打输,也不能打赢,应该一直打下去。我没有看透,还是只冲猛打,所以说,孟良崮战役的结局是早就注定了我要失败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在水中立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