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皇后 > 第四十八章 南风朝兮谁家院 下全文阅读

第四十八章 南风朝兮谁家院 下

朱棣也瞅见了她手中的鱼,“你怎么独自出来?五弟呢?”

“医馆中忙不过来,他留下帮忙,我也不懂药,只能帮着跑一跑腿,送送药。”

刑子游终于插上了话,疑惑的看着徐长吟:“王爷,这位是?”

倏地,一记轻脆的声音传了来:“师兄你真笨,这位自然就是燕王妃娘娘了!”

徐长吟顺声望去,顿见那名女扮男装的年轻大夫笑嘻嘻的行将出来。

刘丹瑶对徐长吟深施一礼:“娘娘,我这位师兄是个糊涂蛋,请您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丹瑶,你竟敢没大没小!”刑子游怒目瞪去。

徐长吟轻笑,以眼神询向朱棣。

朱棣微拂袖摆,握住了她的手,带她走入院中,“他们二人是诚意伯的弟子,此番前来帮援。”

徐长吟闻言微讶,这二人竟是刘基的弟子?她不禁多瞧了眼那对正斗嘴的师兄妹。

他们走入院中,那位莫大娘则已起身,向走来的徐长吟恭谨施礼。

徐长吟方才听“壁角”时,已闻莫大娘对朱棣的称呼,其对朱棣的身份知之若详,而行止又十分得体,想必并非寻常村妇。她客气的扶起莫大娘,笑道:“老人家无需多礼。”

莫大娘目光慈和却不冒昧的打量着徐长吟,微微笑着:“多谢王妃娘娘。”

不知为何,徐长吟自莫大娘慈爱的目光中察觉出一丝欣慰,她略觉疑惑,但也未多问。朱棣将她手中肥美的鳜鱼丢给跟进来的刑子游,刑子游一脸垂涎,咽着口水:“今天有口福了。”

徐长吟来不急阻止,刑子游已将四尾鱼拧去了后院。

徐长吟是张口欲语,最终却只能无奈叹息。东西已被拿走,再收回自欠妥当。她睇眼朱棣,他倒是大方,也不问问这鱼打哪来的。

朱棣察出有异,睨她一眼,问道:“怎么?”

徐长吟咬牙低语:“这鱼是人家托我拿给章太医的。”

朱棣听罢却是一派不以为意:“章庆昭不喜食鱼,无碍。”

徐长吟对他的“强霸他人财物”有些无语,但听他如此说,又不免有些奇怪,章太医不喜鱼何必买鱼?难不成也和她一样,见那妇人一家穷苦,有意与她生意做?

朱棣向莫大娘微微颔首,莫大娘遂与刘丹瑶也往后院走了去。

待无旁人,朱棣开门见山的直言:“莫大娘是我的乳母!”

徐长吟一怔,朱棣继续说道:“父皇尚未登基之前,我一直由莫大娘照顾。后来,她离开了应天府……”朱棣的眼底掠过一抹令人难明的复杂,“七日前,我才知她居于此地。”

话尽于此,朱棣未再继续。想来,他认为对她解释的已经足够了。

徐长吟识趣不去多问,只道:“何不将莫大娘接至中都去?”

“她不愿,我也不勉强。”朱棣淡言。

徐长吟抿唇未语,半晌才道:“好在此处离中都不远,得空时也能多来探望。下回来时,便多带些能用及的东西吧!”

朱棣看向她,未露异色,却握紧了她的手。

在徐长吟的要求下,徐长吟将四尾鱼送至医馆给了章太医。但不多时,朱橚又拧着几尾鱼前来,说是一位刘氏送来的。想来就是她买鱼的那位妇人了。

晚膳在朱橚的强烈反对下,既未让刘丹瑶下厨,也未让徐长吟掌勺,而是将他那随侍药童杜桂给推进了厨房。

后院里,刑子游被安排劈柴担水,刘丹瑶则提着一只硕大的鱼走到水井旁,刷起袖子准备杀鱼,莫大娘与徐长吟在旁摘菜。

“让娘娘委屈在此做粗事,老身实在是过意不去。”莫大娘语带歉疚。

徐长吟微微一笑,“在中都逾月,却也是凡事凭己力,这些事儿何以算得甚么粗事?”

莫大娘也笑了,“王爷能娶到您,实在是福气。”

徐长吟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大娘一直住在此地?”

“老身此前住在清洛县,若非发生疫事,也不会来此,也不会遇见王爷与娘娘。”莫大娘将摘好的菜蔬兜拢,徐长吟接过来,瞅了眼水井边正杀鱼的刘丹瑶,那溅得一地的鱼血让她决定待会再去为好。

“清洛离中都不远,大娘往后有空,可去看一看王爷,他也是惦念着大娘的。”看得出,朱棣对这位照顾过自己的莫大娘是有感情的,否则也不会让刘基的弟子专程来照料她。

莫大娘面上的笑微现怅然,虽说只是一瞬即逝,然徐长吟瞧得分明。

“老身位卑,岂敢叨扰王爷?此番得蒙王爷厚待,怜悯老身孤身无依,请刘姑娘与刑少侠照料,让老身能在此安身养病,老身已是感谢无比了。”莫大娘温和的说着,又道,“娘娘与王爷在外,也请多保重。”

徐长吟知她转开话题,也不想在朱棣的问题上多说,遂也识趣的顺声说道:“中都倒有秦王与晋王照应,一切都甚为顺当。”

莫大娘含笑点首,未再出声。徐长吟也不知说何好,便问了碗盆的所在,起身去厨舍取了只盆出来,端盆至水井旁,汲了水,再将菜蔬放入水中清洗起来。

刘丹瑶在旁一边刮着鱼鳞,一边瞅着徐长吟,眼神中有好奇。她打量的目光不多时已让徐长吟察觉到,徐长吟抬眸询向她。刘丹瑶盈盈一笑,坦率的道:“我只是有些意外燕王妃娘娘会这般随和。”

徐长吟莞尔,“洗菜也算得随和?”

刘丹瑶笑着摇头:“能下厨的贵夫人不少,但像您这样的可不多。”眼前的随和女子,难道真的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暮色西下,挥洒残金。薄暮中,炊烟袅袅,农人们牵着黄牛、抗着锄头从田间而还,安静的村落热闹了起来,比之白日更有生气。

院子里,徐长吟擦净膳桌,刘丹瑶与杜桂则将香气腾腾的菜肴端来布好。不多时,便布了满满一桌,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动。徐长吟端瞧其品相,已知自个的厨艺与杜桂有着十万八千里之距。她不禁大是佩服,也有些懊恼,为何她整日下厨,且又勤于学习,这厨艺仍不见长进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