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落第书生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侠名远播全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四章 侠名远播

第二天,惊天巨贼“采花大盗”伏诛的消息一经传播后,迅速在阜阳府刮起了一道旋风,一时间,整个阜阳府的老百姓,上到官宦人家,下到贩夫走卒,都在议论纷纷。

武林人士对此大感兴趣,在江湖上大肆传播,几近妇孺皆知!

大家在酒肆、茶馆中大肆议论“断狼义士”的侠举义行,更有能言善道之人绘声绘色的描述当夜义士们一举擒杀淫贼的壮举,说的细致到,义士们使哪门哪派的绝学招式,从哪个角度,哪个方位,哪个穴道,伤了淫贼哪个筋脉,都说的一清二楚,唾沫横飞,好像动手的就是自己一样!

而听者频频点头,目露嘉许之色,对叙述者的描绘甚是赞同,更有激动者,富于联想者,幻想者,大声拍手叫好!叙述者因此更是兴致大增,描绘的更加起劲!

当然,对采花大盗的死讯最感兴趣的,最关心的,最高兴的,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们,而是那些有钱人、富人,或者是那些自以为是有钱人、富人的人。

采花大盗的死,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天大的喜讯!

试想,哪个富人家里没有个三妻四妾,九童八女来着?

只要有,又有谁不怕采花大盗的光临?

一句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既然,有一个贼把大家的闺女小姐都惦记上了,那只好大家一起害怕了!

如今贼死了,大家漫漫一月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终于到了头!

欢呼声,雀跃声,都赶不上锣鼓喧天鞭炮声!整个阜阳府的老百姓像过年一样,甚至比过年还要来的热闹一些。

大家都在歌颂“断狼义士”的侠举义举,为老百姓造了福,解了难。虽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三位侠士的姓名,但还是有很多善良的有钱户领着闺女小姐,一起到城外观音庙烧香祈福,祝愿三位侠士身体安康,多福多寿!

徜徉在冬日暖阳里的张谦、赵胡、杨洪亮三人,看着大家欢快的面容,轻松的表情,喜乐的欢庆方式,不禁万分陶醉!第一次尝到了助人为乐,行侠仗义,给自己带来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

在观音庙里,三人见到仆人佣人们簇拥着小姐夫人,络绎不绝的来到庙中,烧香拜佛,祝愿祈福,不禁感叹,世人向善者极多!

只要你帮了他们,他们是不会忘记你的。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会牢牢记住你的,哪怕是不知道你的名字,不知道你的样子!

这就是中国善良的老百姓们感恩戴德的方式,一种专属于他们的方式,一种千年万年不变的感恩方式!

当然,善良的人不少,冷漠的人也有。

那些自以为采花大盗不会找上门来的人,在听到“巨盗”被杀的消息后,对那些欢庆的人们嗤之以鼻!

有那么严重吗?

不就是一个采花大盗吗?

自己夜里防紧点,不就得了!******,搞得跟过年一样,一个个都是神经病!脑子有毛病!进水了!

这是典型的心里冷漠的人,那种典型的心里特征。

这种人,在中国五千历史里一直都有,不管哪个时代,包括现在!

人情冷漠,对于哪个时代都是要命的!不严格控制住它的发展事态,到最后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危害,都是致命的!

言归正传!

从观音庙里出来,赵胡笑道:“大哥,你在湖底跟那采花大盗到底过了几招啊?”

张谦仔细想了想,摇头道:“没几招。”

“那,那贼人武功很低了?”

“不是很低。”

“那……”

杨洪亮上去拎住赵胡的耳朵,急道:“老三,你咋那么多‘那,那,那’!你有完没完?啊?”

赵胡“哎呦”一声,捂住耳朵,痛叫道:“别!别!别!二哥,轻点!我耳朵快要被你拧掉了!”

张谦轻笑道:“老二,松开老三的耳朵!不怪他,是我没有解释清楚。”

杨洪亮满心疑惑的看着张谦,缓缓松开了赵胡的耳朵。

赵胡一边“哎哎呦呦”的揉着耳朵,一边一副“以后小心你的”的表情看着杨洪亮!

从昨天夜里湖底一战回来,张谦一直郁郁寡欢,一直没有丝毫杀敌后的兴奋和高兴,闭口不谈任何湖底一战的只言片语,只是简单的告诉了赵、杨二人,淫贼已死,其他的,就什么也不说了!不管赵胡怎么问就是不说!搞得赵胡、杨洪亮二人心里十分纳闷!

大哥这是在怎么?

既然已经杀了采花大盗为何闷闷不乐?

难道是嫌赏银不够多?不会吧?

还好,那淫贼已死,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二人也没有想太多,以为是大哥不喜欢杀人,杀人后心情不愉快所致。

这样想之后,二人也就心里释然,不再满心疑惑,洗洗后,就各自睡了。

现在一经赵胡谈话提起,引出了疑问,连一向思想简单的杨洪亮也是满心疑窦,不知原因为何。

既然大哥不说,又如何好问呢?

好兄弟就是这样。

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对好兄弟冲满了信任,即便是心里有疑问,只要对方不想说,自己也不问!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好兄弟!

张谦知道满心疑问的人,往往心里最是难受。他不想让自己两位至情至性的义弟无端受这种疑云满腹的难受滋味。

于是,他满含落寞的把那晚湖底一战的详细情况,缓缓告诉了赵、杨二人,尤其把他和采花大盗王明洋的那段对话细致的一句不漏的告诉了他们二人。

赵、杨二人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当听到张谦的脖子被那淫贼死死抓住时,整个心不禁高高的提了起来,最后,听说因为佛门宝玉的护持,终于转危为安时,暗呼一声,好险啊!当时,大哥若是因此丧命,自己如何对得起他!自己怎么这么笨呢?竟然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以后有机会,一定多多学学,把游泳的功夫学牢靠喽!

二人看着张谦从袖间取出的那晶莹剔透,式样古朴,充满灵气的的佛门玉佩,不禁爱不释手,久久不忍还给张谦。

待听到,原来那淫贼竟然是大哥的老乡时,二人一阵感叹,这天下太小了,异地相遇者,老乡也!

最后,张谦叙述自己如何考虑的,如何动手的,结尾又是如何杀了那淫贼的。

赵胡、杨洪亮二人一阵感叹,唏嘘不已啊!

凭那淫贼的身手和手段,以及作案的机敏,手法的技巧,必非愚笨之人!如果,能走上正道,他日必不难在江湖上放一异彩!

一切,都明了后,赵、杨二人再也不满心疑惑了,对大哥的心情不好,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虽然,他二人还是觉得大哥有些过了,何必为了一恶贯满盈的淫贼的死而闹得满心不愉快呢?但是,毕竟三人所处时日不短,也了解大哥的善良性情,菩萨心肠,多少还是能体会到大哥此时此刻的那份内心的感受。

三人一边聊,一边散步着返回城里,走了约半个时辰,回到了打尖的客栈。随后,三人在自己所租的独院里,小酌一会儿后,张谦即返回商武盟总坛,开始继续职司。

自此,赵胡、杨洪亮二人继续留在客栈居住,静候大哥的安排,二人虽然闲得无聊,但日子也算过的清闲。

按说,也奇怪!

你想啊,杀了惊世淫贼是多大的功劳啊?!外加五千两银子的赏银,受百姓爱戴!王老爷子偏偏没有昧着良心据为己有,而是如实的向官府呈报,为实让人感佩。

(官府在多方查找义士们姓名、身份和行踪,许久无果后,心安理得的取消了赏银的发放,理由是期限已到,担心宵小之徒冒领)

看来数十年的宦海生涯、无数的阴谋诡计、机关算计、尔虞我诈并没有磨灭他的良心和良知,还有那么一些正人君子、读书人的风范。

也可能是出于对“断狼义士”拯救自己女儿于危难,挽救了女儿的清白义举的感激,感动吧!

也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