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修真小说 > 暴秦 > 第二百四十六回 扬恩仇文公伐曹、卫(1)全文阅读

第二百四十六回 扬恩仇文公伐曹、卫(1)

第二百四十六回扬恩仇文公伐曹、卫(1)

狐偃道:“这件事好办,待臣前去告诉他便了!”

晋文公道:“宋国先君襄公对寡人有恩,爱卿切莫得罪于他,你就说寡人突然伤寒,先拖一拖他就是了!”说罢,写了一封书信,交给狐偃,信中大意是:“寡人接到宋国的告急文书,对楚国的行为十分气愤,一气之下,竟然突患伤寒重症。寡人受襄公相助之恩,一刻不敢忘怀,我们一定设法救宋,助宋突围,只是因身体不适,可能要迟一些了,寡人心中深感不安。成公在晋国救兵到达之前,一定不要和楚国直接交战,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待楚军锐气稍挫,和晋国一起前后夹击,则楚国之围可解。但楚国联军兵力强大,非晋国和宋国可敌,宋君可在此期间派人去向秦国、齐国等国求救,我听说齐国国君昭公姜潘虽然刚刚登基,但素来喜好奉承,好抱打不平。秦国繆公胸怀广阔,志向高远,喜好被人称为善人,曾经善待食其善马之乡民。如君找到二国以情动之,以厚礼诱之,二国必会应允,如我们能联合晋、宋、秦、齐四国,一同伐楚,则楚军可破!”

狐偃万没想到这华东竟然如此暴躁,不但对他的话连听都不听,还竟然把晋文公的书信也撕了!

晋文公听到狐偃报告,仰天长叹道:“宋国对我有恩,今日有难来求我,我却把他的使者气走了,岂不叫世人笑我忘恩负义,这可如何是好?”

先轸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主公何必太过于执着于世人的看法?我们只要是以我们的行动来证明就是了!何必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晋文公叹口气道:“也只好如此了!”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知宋国已危在旦夕,再不解救就真的有倾国之危了,晋文公遂决定立即出兵,往救宋国。兵马准备已毕,文公决定即日出兵。

可是还没等晋国出兵,天突然下起大雪来。那雪纷纷扬扬一直下了半个月有余!把晋国南行的路都给堵死了!

狐偃道:“似这等冰天雪地,楚国也没法子攻城啊,我们不如等雪化以后再去。”晋文公只好听从。

雪化之后,晋文公派探马前去打探,探马来报:“宋国已用冰把睢阳城冻成了一座冰城,楚国攻了几次都无法进得城池,只好在城外等待,现在两国一个在城里,一个在城外,还不时地举行个鞠蹴比赛,倒也相安无事!”

晋文公拍手哈哈大笑道:“这公孙固虽不是世家出身,论打仗,还只是一个奇才!这样的点子,还亏他能想得出来!”

知道宋国暂时不会再有危机,晋文公这才放下心来,耐心等待雪化之后发兵,不知不觉,这年的春节便过去了。

春暖花开,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晋文公出兵解救宋国之围。在出师前照例要召开誓师大会,鼓励鼓励士气。晋文公站在誓师高台上向下观瞧。

只见晋国的部队有二十万有余,战车五百乘,黑压压的一片,无边无际。从上往下望来,只见旗帜招展,盔明甲亮,各类兵器闪着耀眼的豪光,端的是人如虎,马如龙,军容齐整,士气高涨。两旁是欢送将士出征的老百姓,挤挤挨挨,吵吵嚷嚷,争睹晋军之军容。

文公微微的笑了。

待祭师祭祀已毕,文公举起酒樽祭拜上天,祝上天保佑晋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匡扶正义,解救宋国百姓免遭涂炭。祭拜大地,祝万物有灵,保佑晋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最后,晋文公举杯对将士们说:“宋国和我国是兄弟之邦,今日兄弟有难,我不得不帮。楚国穷兵黩武,征讨无度,已触上天之怒,今我晋国代天行罚,解救宋国危难,保佑我大周基业稳固,传统永承。我们的路线是先灭铲除楚国的羽翼卫国和曹国,再兵进睢阳解宋之围。将士们上阵后要奋勇杀敌,击退楚军,扬我晋国之国威,不得有误!”

将士们山呼:“晋国必胜!晋军必胜!主公必胜!”

誓师已毕,大军浩浩荡荡向东南方向,渡过黄河,直奔卫国重镇五鹿。

趁着晋国大军在路途上暂时无事,我们先说一下,这曹、卫二国和晋文公结仇的故事。

这曹、卫二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诸侯国。

曹国,伯爵,国君为姬姓。周文王子曹叔振铎(姬振铎)后裔。建都陶丘,辖地大致为现在的山东定陶附近。公元前487年,宋国灭曹。

卫国的来历是,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定都朝歌,后迁都楚丘。

当年晋国发生骊姬之乱,晋文公重耳逃亡齐国,被齐桓公收留,并将自己的侄女齐姜氏嫁给了重耳。然而好景不长,刚刚安顿不久,齐桓公死了,齐国大乱。众大臣深感齐国没有能力帮助重耳复国,而重耳悠然自得,毫无归国之心。狐毛等使计骗出重耳,于是踏上了周游列国之旅。先后到达曹国、卫国、郑国、宋国、楚国等国,重耳在楚国、宋国等国受到盛情款待,在曹国、卫国、郑国却受到了侮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