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修真小说 > 暴秦 > 第二百四十八回 伐五鹿文公得福地全文阅读

第二百四十八回 伐五鹿文公得福地

第二百四十八回伐五鹿文公得福地因此,这五鹿之地,既是晋文公的潦倒之地,也是他的福地!这等地方,他岂能不趁机得之?

放下晋国军队进攻五鹿不提,再说楚国这边,楚成王听说晋国伐卫,大吃一惊,思虑半晌,心道:“我为了拿下这睢阳城,损失了将近十万兵力,又等了足足快有半年的时间,如今,眼见着睢阳城已是我囊中之物,我岂能为了一个小小的五鹿便丧失了这拿下睢阳的大好机会?”想到此地,遂决定不去救援卫国,继续围困睢阳,一定要吧睢阳拿下!

奈何睢阳城里公孙固自从得到晋国联合秦、齐二国救宋的消息后,投降之心顿去,坚守城池之意志大增,发动城中百姓捐粮捐物,共赴国难,城中富户纷纷拿出余粮,支援军队,救济贫民,还有不少人主动拆下自己家的房梁、墙砖,当做滚木礌石,无粮之人纷纷投入军队,充做兵勇,投入战斗,一时间竟然又撑持了下来!

这边,卫国的告急文书却是如雪片一般地飞向楚国!

五鹿已被晋军攻克!

楚丘已被晋军攻克!

卫成公被活捉,无奈投降晋国!

晋国大军已向曹国国都陶丘的方向行进过去了!

楚成王大怒:“好你个忘恩负义的晋文公,简直欺我太甚!你要调虎离山,我偏不上你的当!”遂下令楚军大举攻城,一定要在晋国到达曹国之前把睢阳城拿下!

见楚国再次发飙,公孙固哈哈大笑道:“晋国的调虎离山之计生效了,这楚成王钥匙站最后的反扑了!大家再加把劲,只要能抵挡得住他这最后一扑,胜利就是我们的了!”

宋国军民同心,合力抗楚。

转眼间又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

这日,楚军像狼群一般密密麻麻地对着睢阳城猛攻了一天,眼见太阳西下,楚军这才停止了攻击。

宋军士均已累得筋疲力尽,公孙固食不果腹,苦苦撑持了半个多月,也是劳累之极!吃罢晚饭,正在昏昏欲睡之时,却听小军来报:“报告大将军!大喜事到了!”

公孙固问道:“何喜之有?”

那小军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城下楚军已经全部撤走了!”

公孙固大喜之下,立即忘记了劳累,顿时精神焕发。高声笑道:“本将军所料果然不错,那楚军果然是只剩下最后一扑了!看来晋国的调虎离山之计已经生效,楚国必是撤出军队去救曹国了!”说罢传令城中兵勇,一起出城,追击楚军,夺些粮草,以解燃眉之急。

宋军精神抖擞,出得城来,果见楚军大部已经撤走,只留下粮草辎重扔在城下,显见是撤退的甚急,来不及带走,遂扔在了睢阳城下!

宋军空腹已久,一见到粮草,顿时两眼放光,一下子疯抢了起来!

正在抢得热闹,却听鼓声响起,不知从哪里冒出数不清的楚军!

那楚军如野狼一般嚎叫着,狂风一般地卷向宋军!宋军沾着死,碰着亡,一时间被杀的血流成河!

紧接着,早有大队楚军冲杀进城去了!

睢阳城失守!

宋成公顾不得收拾行装,在近卫军的保卫之下,冲出城去了。

公孙固长叹一声道:“还是上了楚军的当了!”只得带领宋国残兵败将向晋国所在的陶丘的方向逃去了。

那诸位可能感到奇怪了,这楚国不是逃走了么?

原来这只是楚成王所用的瞒天过海之计!

话说这楚成王听说晋国又向曹国的方向进军而去,不由得心急如焚,心道:“这曹卫二国乃是我楚国的同盟国,如今卫国已经降晋,如果我再不救曹国,曹国必会相仿卫国,到得那时,我宋国未能拿到,反而失去了曹卫二国,岂不是得不偿失?”但眼看到嘴的食物,却又白白放弃,他又岂能甘心?正在茫然无计之时,子玉奏道:“大王勿虑!晋国讨伐曹卫二国,以图调虎离山的计谋宋国也知道了,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假作加强进攻,在他忙于防守之时,突然离去,他必会认为我们为救曹国而逃走,看我们逃走,他必会追击,我们趁他出城的时候,全歼宋军,把睢阳城占领了,岂不是好?”

楚成王大喜,果然占领了睢阳城!

楚成王占领了睢阳城,遂挥师北上,解救曹、卫二国之危,却听探马来报:“报告大王,大事不好!曹国已被晋军攻克!”

我们再回到晋国大营,说一说晋国伐曹的故事。

且说这晋文公灭卫后,卫成公投降晋国,晋文公并未难为与他,而是使他仍做卫国之君,卫成公自是十分感激,千恩万谢。拿出本国五万大军助晋伐楚。晋文公未损一兵一卒,却有凭空得到五万大军,自是大喜过望!大军并不停歇,立即进军曹国。还未到曹国,文公早令人放出风去,说要报当年受辱之仇,把曹国军民的祖坟挖出来挫骨扬灰!这个消息令宋国军民大惊失色,不知所措。一般的打仗都是对付活人的,晋文公这次却要对付死人!这怎么办?

晋军到后,果然顷刻间把曹国国都陶(即现在的定陶)围了个水泄不通。围上曹国国都后,晋军并没有立即大举攻城,而是开始了施工,这工程就是挖祖坟,挖曹国人的祖坟!

此一举,令曹国人心大受挫折!连祖宗的祖坟都保护不了了,还做什么人!

曹国军队的士兵大为愤怒,坚持要出城迎战,杀退晋军,为祖先报仇!但曹国国君不同意了,他知道,这只是晋国的诱敌之计!自然不会让他的军队妄自送死!曹国人转而想:“其实这都是国君自己惹的祸,谁让他当时对不起人家晋国国君了呢!谁让他当初让人家如此丢人了呢!”

隐约间,他们在对晋君愤怒的同时,又对自己的国君曹共公有了些许怨怒。尤其是在曹国国君曹共公坚持闭门不出,不管百姓们为了自己的祖坟被挖,而伤心痛哭、民怨四起的时候,这种怨怒达到了顶点!曹国国都陶城内一片痛哭之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