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修真小说 > 暴秦 > 第四百二十八回 初登位悼公逞威全文阅读

第四百二十八回 初登位悼公逞威

第四百二十八回初登位悼公逞威惠公听罢哈哈笑着说道:“臣儿的孝心,为父能够理解。但你可知道?君主虽自称天子,却也是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既然是人,便会犯错,不可能什么东西都知道。秦国地广数千里,民众几百万,以我一人之力去治理他们,是不可能的。因此便有了君治臣,而臣治民的体制。以此体制,君于民之间,还隔着臣,无法直接接触,这便决定了,臣是连接君和民的纽带。按照你所学的儒生思想,仁者爱人也,民为上,君为轻。这便是说,作为君主是要爱护百姓的。那么,作为君主,应当如何爱民呢?只能通过群臣!臣者,所以上传而下达之人也!我若是让他们畅所欲言,他们便会让他们下辖的民众,畅所欲言,实际上便是让民畅所欲言!我若是堵他们之口,他们必会堵民众之口,实际上便是堵民之口!民意如水,实不可堵。久堵必溃,溃而伤人!疏之,虽有小恙,却可保长治久安!”

悼公说道:“儿臣常听人说,治言之道,在于宽严相济,堵疏结合,使君威存,民无咎。可见,这言论还是可以治理的。”

惠公听罢,沉默片刻,认真地说道:“我儿之言,虽不无道理。但你可知道?此话说易行难,实不易做到!君之治言,全凭自己喜好,喜者便希望多说,不喜欢的,便希望少说。但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不喜欢的,百姓如何知道?百官如何知道?防到最后,还不是只剩下阿谀奉承?阿谀奉承,虽能使人开心,但却足以惑人心智,使你变成能听到人说话的聋子,能看到景物的瞎子!说到底,这恰如其分的防言,便如在黄河上挖一道口子,把一个水坑灌满一般的不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所谓的治理言论,实际上是治理的使人不能言论!大臣们在朝堂之上,激动之时,所说的一些话,却是令寡人十分尴尬,甚或下不来台,这些事,寡人岂能不知?又哪能不怒?但你没有发现么?他们所说的那些话都是真话!这种真话,有几个君主能够听到?听真话者,能知人心,知人心者,才能对症下药,保证自己少犯错误!因此,寡人认为,既然利大于弊,防不如不防,治不如不治!舍寡人脸面,能得国家之安定,万民之安乐,岂不很值?”

悼公见父亲滔滔不绝地说出这番大道理来,却也驳他不得,只得讪讪地去了。心中却在发誓:“我做君主之时,定让群臣对我服服帖帖,绝不能像父亲这般窝囊!”

惠公在位之时,子蒲官至大庶长,位同相国,掌握秦国的军政大权。

这人掌权掌的久了,自是会养成飞扬跋扈的习气。秦惠公在时,摄于惠公的威望,子蒲尚且不敢放肆。等惠公驾崩以后,他的胆子便又大了起来。平日上朝之时,子蒲少不得持着自己秦国国君伯祖公的身份,对那秦悼公颐指气使。

秦悼公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哪里受过任何人的气?见他对自己指指点点,丝毫不拿自己当做国君,便打心眼里讨厌起这个飞扬跋扈的老头儿来。

前几次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也不去提它。

这日朝上,秦悼公初次临朝,自是来得甚早。一大早便便穿戴整齐,昂首挺胸,板着脸膛,端着步子,来到朝堂之上。

堂下百官,知道国君初次临朝,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道理,自然是一个个穿戴整齐,早早来到,文东武西,站立两旁,一派严肃,等待新君临朝。

秦悼公来到龙案旁,往下一看,但见百官俱到,唯独少了这大庶长子蒲,不由得眉头一皱。

百官见秦悼公到来,齐声说道:“参见君上!”

秦悼公摆了摆手,道:“免礼平身!”

随即自己坐在了自己的龙椅之上。

见群臣仍站立如旧,还道众臣畏惧自己的威严不敢坐下,遂笑着对各位大臣说道:“大家各自坐下吧!”

话一出口,见众人仍无动静,一个个站立的稳如泰山,似乎集体变成了聋子!

秦悼公心中惊讶,以为自己声音太小,众臣不曾听见,正要再次重复一句时,却见内侍官匆匆行来,俯下身来,对着秦悼公耳语道:“君上有所不知,先君惠公尊重大庶长子蒲,特令大臣等大庶长来了才能坐下,未见大庶长,他们岂敢坐下?”

秦悼公听罢,心中恼怒,强自按下怒火,耐着性子说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井然有序,乃一国立国之本。大庶长功劳再高,也是臣子,岂有君等着臣之理?你告诉他们,自寡人始,改了这个规矩!”

那内侍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头说道:“主上不可!先君之所以尊重大庶长,是因为大庶长本该为君却未能即位,且大庶长功劳高盖世,实乃我大秦的顶柱之臣,比不得别人!惠公敬重大庶长,这才保得秦国的安宁,主公轻改祖制,恐怕会给秦国带来灾祸啊!”

秦悼公勃然大怒道:“好你个家奴,竟敢抗旨不尊!他作为大庶长,本该做好百官的表率。如今是他不守臣子规矩,却轻视寡人,在寡人初次临朝之时,擅自迟到!你不但不去指责于他,反倒责怪寡人改变族制,是何道理?简直是无法无天,没有王法了!来人啊,给我推出去斩了!”

少时,行刑官把那内侍官人头带上。

百官面面相觑,一个个面如土色,浑身战栗,一个接着一个地坐了下来。

百官刚刚坐定,那子蒲便急急火火地走了进来。

抬头见秦悼公面沉似水,双眼向天。秦悼公龙案之上摆着一个托盘,托盘里面摆着一个人头!仔细一看,却是那内侍官的。往下一看,见文物百官一个个坐在那里,面如土色,浑身发抖。

不由得心中一怔!

旁边子虎悄悄地扯了扯他的衣袖,低声对他说道:“主上今日初次临朝,大庶长就迟到了,主上龙颜大怒,为了你的事,已把那内侍官斩了!你还不上前解释一下!”

那子蒲位高权重,功高盖世,惠公在位之时,连惠公都对他礼让三分。还刻意吩咐百官,大庶长上朝之时,百官起立迎接,如国君礼。故此,他虽不是君王,在秦国所享受的尊崇简直和惠公一般无异。早已养成了飞扬跋扈、颐指气使的习惯。

今日一见这秦悼公为了自己的区区迟到这般的小事,便小题大做,杀了内侍官,显然是杀鸡儆猴,故意做给自己看的,不由得心中大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