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修真小说 > 暴秦 > 第三百六十九回 助郑国大秦惹祸端全文阅读

第三百六十九回 助郑国大秦惹祸端

第三百六十九回助郑国大秦惹祸端景公见再无人异议,便接着说道:“此事体大,不可轻率行事,此次伐晋,老庶长子车慢行为帅,杜武将军为先锋,给你们精兵十万,你二人需小心行事,赶走晋国,速去速回!”

老庶长子车慢行和杜武见秦景公点名,应声而出,齐声道了一声诺!

这杜武,乃是杜回之子,此人也就在个二十三四岁年纪,生得面黑无须,肩宽腰细,身高一米九零左右,两膀一晃有千斤之力,其勇不次于乃父杜回。子车慢行听得秦景公令他随行,心中大喜,心道:“有此人在,胜过数十员战将!”

二人领令而行,向郑国国都新郑方向进发。二人带领人马夹风带沙,狂飙突进,如闪电般的杀向晋军。

此次晋军仍是韩厥为帅,荀偃、赵武为左右军。晋军围困新郑数日,正在苦苦攻城,哪里料到秦国会来插上一手?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一下子大乱!城中郑军见秦国来救,也从城中出来助阵,两下夹击,晋军溃不成军,留下数千尸体纷纷逃得不见了踪影!韩厥、荀偃、赵武三人见晋军兵败如山倒,连杀几人兀自无法阻止住溃败之势,只得各自挥舞兵刃,杀开一条血路,随着大队人马逃奔晋国去了。

子车慢行杀退晋军,救了新郑,带领人马得胜而归。

这郑国长期居于晋楚两大强国之间,为求自保,左右逢源,已成墙头之草,见晋国退兵,便又向晋国示好,哪里还顾得上秦国的搭救之恩?晋、郑重修旧好,二国暂时无事。秦景公得知此事,一笑置之,也不理他。

没承想,那史颗所料不错,秦国这次助郑伐晋,果然给秦国惹下了天大的麻烦!

秦晋栎之战后,晋悼公对被秦国战败之事耿耿于怀,心知但凭晋国之力无法战败强悍的秦国。于是遍告诸侯:“曹国坐拥神秘武器,危害国际安全,宋国讨伐曹国,乃是为全人类而战。郑国不明是非,受人蛊惑,助曹伐宋本就不对,这才引起了晋国助宋伐郑之事!晋国助宋伐郑,本是为了维护国际安全。秦国身为蛮夷之国,本应为国守边,却擅离职守,狂妄自大,不分是非,不明事理,枉顾正义,强行伐晋,实是和中原各国为敌!秦国荒蛮无知,不尊仁义之道,任其发展,足以威胁国际安全!今日我晋国替天行道,代表国际社会声讨秦国。今特宣告各国,惟怜晋国替大周扫除暴虐、除暴安良之苦心,务必要齐心协力,讨伐秦国之傲慢无理,诸国且奉晋国号令,凡不尊号令者皆是和国际作对,和晋国为敌!”

东边的齐国,自齐景公即位后,早就有了争霸中原的想法,眼见晋国缴文一到,正中下怀,心道:“不从晋国,晋国必将怒火发在我们身上,再说我齐国乃是中原大国,如此大事岂能不参与?晋国强大虽对齐国不利,但晋国毕竟是自己人,和我们同一制度,同一信仰,墙内之争即使残酷,总也比被那暴烈的秦国征服要好得多吧!因此,相比起来秦不可留,而晋国却是可以暂时让它存在的。晋悼公啊晋悼公,我就忍了这口气吧,暂且教你做个召集人,一旦打败秦国,我既助你伐秦,来日我国称霸,你晋国还能有异议么?”鲁国历来以中原文化的代言人自居,眼见晋国以国际社会的名义召集诸国讨伐逆秦,自然也积极响应。其他各国,均是小国,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唯知奉大国的号令行事,管他晋伐秦还是秦伐晋,谁强就跟着谁呗,自然是不敢有任何异议!

唯独那郑国,刚刚受过秦国的大恩,岂能立即翻脸不认人?但又不好立即拒绝,那郑简公只好假装病倒,回复晋国:“晋国伐秦,既是替天行道,郑国作为小国岂敢有何异议?只是因为鄙国国君突然病倒,无人主持政事,故而无法奉晋国的号令,真真是遗憾得很云云!”晋悼公知道郑简公的心思,心道:“他不去便不去吧,只要是他们不相助秦国也就是了!已有这么多国家参与,也不多出这么一个国家去,至于晋郑两国的事,以后再说吧!”

眼见国际联军即将组成,晋悼公修书一封,送给楚国,书中说道:“晋楚二国原先因为相互误解,有些矛盾,但总体上来看,二国之间在大多数时间里还是和平的。如今秦国无端伐晋,悖逆天理,欺我晋国太甚。我们想组成国际联军联合伐秦,希望楚国能保持中立,不要助秦,与国际社会为敌。晋国从今以后,愿和楚国交好。如若助秦,以国际联军之力,即使楚秦联合,也未必能敌。我们是真心地想和楚国交好,才事先予以提醒,希望楚王能体谅我狗的苦心!”又准备了一份厚礼,贿赂那楚国令尹子重。

楚共王此时重病在身,哪里管得了政事,还不是那子重一手把握?子重既然得到了晋国的贿赂自然愿意为晋国办事!况且依照当今的形势,也不该帮助秦国,无端把战火引到自己家里,于是慨然应允,答应在秦晋之间保持中立。

说话之间,两年时间过去了。公元前560年,晋国卿大夫荀罃、士鲂相继逝世。晋悼公在绵上涉猎并检阅部队,重组三军,将新军暂时并用于下军之中。以中行偃(即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赵武将上军,韩起佐之;栾黡将下军,魏绛佐之。晋国六卿们在晋悼公的暗示下,相互礼让。士匄本可执政,却让与中行偃,赵武以新军将之位,韩起、栾黡、魏绛谦让,直接升至上军将之职。晋悼公的任贤使晋国更为强盛,诸侯更为和睦。八卿裁为六卿如下:

中军将

荀偃

中军佐

士匄上军将

赵武

上军佐

韩起下军将

栾黡

下军佐

魏绛这年秋天,楚共王患病,不久离世,其子楚康王熊昭继位。吴国趁机攻打楚国,为养由基大败于庸浦。(未完待续)